南社戏曲家洪炳文诗词佚作35首考辨

2012-03-19 21:36姚大怀
关键词:南社

姚大怀

(1.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安徽凤阳 233100;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南社戏曲家洪炳文诗词佚作35首考辨

姚大怀1,2

(1.安徽科技学院中文系,安徽凤阳 233100;2.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241)

洪炳文是温州乃至中国近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戏曲家、诗人。《洪炳文集》多方搜罗,共收其诗词作品五百余首,但有遗珠之憾。从各种文献资料中搜出的这35首佚作,写作时间与背景各异,艺术成就高下不一,可为全面了解洪炳文的思想、把握其艺术成就提供新的材料。

南社;洪炳文;诗词;佚作

洪炳文(1849 – 1918年),字博卿,号楝园,别署祈黄楼主人、花信楼主人,浙江瑞安人。辛亥年八月望日,洪炳文以63岁高龄加入南社[1],成为南社的第185位入社者[2],被公认为南社社友中“齿德俱尊”[3]的长者之一。洪炳文不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戏曲家之一,还是一位艺术成就颇高的诗人、词人。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洪炳文集》统计,洪炳文有诗词五百余首。笔者近日在研读资料时亦发现35首诗词作品,分别为《南社诗集》佚作2首,《题海槎刺史五十二岁小影》4首,挽孙诒让《水红光》词1首,《著作林》题辞1首,挽王仲舒10首,《和黄叔颂〈岁朝感怀〉原韵》5首,《题女子军十首》10首,《瓯隐园社集》佚作2首,《洪炳文集》皆未收。兹录如下,并通过交代其出处,尽量考证其写作背景,从而为全面了解洪炳文的思想、把握其艺术成就提供新的材料。

一、《南社诗集》佚作

柳 眉

隋苑春深展翠翘,纤纤不减旧时娇。青痕掩映初三月,绿意平分第二桥。淡扫最宜烟乍晓,含颦似有恨难销。双蛾爱学新时样,偷看宫人去早朝。

柳 眼

登山临水送将归,独上高楼望翠微。别后常看青冉冉,春深尚盼雪霏霏。迎眸驿路长亭近,回首萍踪往迹非。隋苑繁华空转瞬,睇人唯有燕双飞。

按:以上两首诗作辑自《南社诗集》第3册,台湾中学生书局1936年版,第164至165页。《南社诗集》共收洪炳文诗作五首,这两首诗之前,还有《湖游即景》(《洪炳文集》据《博卿先生未刻诗》全录,共四首,《南社诗集》只录其中两首)、《题陈载甫坐花醉月图》。《博卿先生未刻诗》收录光绪戊子年(1888年)至壬辰年(1892年)间诗歌作品,而《柳眉》、《柳眼》未见于《博卿先生未刻诗》,应作于戊子之前或壬辰之后。就内容而言,《柳眉》、《柳眼》以女性的蛾眉与眼眸为描写对象,暗含惆怅,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就风格而言,两首诗情感细腻,灵动优美,用词雅致,与辛亥之后以时事为抒写对象情感浓烈的作品迥异。温州市图书馆藏洪炳文《花信楼词稿》中有《城头月·柳眉》、《苏幕遮·柳眼》二词。细读之下,不难发现,《柳眉》词中亦用“纤纤”、“新月”、“双蛾”等词,与《柳眉》诗一致;《柳眼》词中更是出现了“隋苑繁华争一瞬”,与《柳眼》诗“隋苑繁华空转瞬”惊人相似。故基本可以断定,两组诗词的创作时间极为接近。《花信楼词稿》系按写作时间先后排定顺序,《柳眉》、《柳眼》分列第三与第四位,距两词较近、排在第十位的《满江红·自题〈三生石传奇〉卷首》提供了一个重要信号。据张棡《杜隐园观剧记》载: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十五,“下午,同小竹至孙宅访洪博卿先生,博卿出所填《三生石》、《留云洞》传奇二种评阅”[4]。由此推断,《满江红·自题〈三生石传奇〉卷首》应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九月十五前后,而《柳眉》、《柳眼》应当作于《博卿先生未刻诗》成稿之后、《三生石传奇》撰成之前,即介于光绪壬辰年(1892年)至丙申年(1896年)之间。

二、题海槎刺史五十二岁小影

火色鸢肩肮脏姿,出关翻恨入关迟(原注:兄以十五龄出关,又数年,在新疆伊犁金留宁军门大营襄办文案,后又督办粮台,凡三十二年。始入关,积保至直刺,发江右,权知万载县事)。春风二月香溪路(原注:江右贵溪有香溪驿),犹记冯桥送我时(原注:丁酉之春,文从江右余干访兄于贵溪浮桥,卡次盘桓,十余日,觞咏甚欢,赋诗留别,送至浮桥水次,解缆始返)。

投笔班超未建旄,等闲帕首并靴刀。笛声吹出关山曲,翘首轮台月正高(原注:兄有《轮台望月图》)。

朔雪炎风各一天,离愁无限托冰弦(原注:兄善素琴)。而今写入丹青里,仿佛章安聚首年。

花月江西一梦中,归帆迢递抵瓯东。传家治谱分明在(原注:谓先祖世父皆当治县,有政声),继起簪缨望阿戎(原注:今从子仍以知县分发江右)。

按:以上四诗辑自瑞安县修志委员会编《瑞安诗征》卷六,1946年版,第12页。洪海槎,又名海畴、海筹,字篯生,洪炳文堂兄,曾任江西万载知县。丁酉年(1897年)春,洪炳文离开侄儿洪锦标任所余干,到达贵溪洪海槎处,期间“与令署幕宾倡和饮宴无虚日”,但“流连旬有八日,匆匆惜别而回”①参见: 洪炳文.楝园杂著[M].油印本.温州: 温州图书馆, 第4页.。从原注表述方式来看,此诗应作于丁酉年之后,最早作于戊戌年(1898年),且为洪海槎52岁而作。最后一首诗注中提及从子,即洪锦标。洪锦标,字叔林,光绪乙酉年(1885年)举人、甲午年(1894年)进士、乙未年(1895年)署江西余干知县,凡三载[5]279,即最迟戊戌年(1898年)依然在任。据此推算,本组诗只可能作于该年。至于洪海槎的生年亦可推为道光丁未年(1847年)。据李秉钧记载,洪海槎生于1849年[6],他52岁时应当是1900年,那么该组诗即作于当年。但此说无其它材料佐证,且明显与洪锦标任知县时间产生矛盾,故笔者对洪海槎生于1849年一说提出质疑。光绪壬辰年(1892年),洪炳文曾作《家海筹刺史摄万载篆,颇有政声,喜而作此却寄》,交代了与洪海槎的兄弟之情。此诗与之互补,或对于进一步了解洪炳文与从兄洪海槎的生平、经历乃至瑞安洪氏家族史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三、水红光

记当时,玉海富藏书,勤三舛,丹黄笺注。记当时,朋辈念簪裙,任轩渠。华歌墨乡拆,恁今日书堂人去,残月映纱橱。但只有颐园门首立踟蹰。也啰! 算年华周甲一龄余。貌清癯,朱颜难驻。报施天道有还无?盼苍苍问天无语,可惜长埋玉树,腹里五车书。莫不是修文地下赖通儒。也啰!”

按:该词辑于孙诒让《孙诒让学记》,见于政协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瑞安文史资料》第19辑,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80页。除《水红光》词外,洪炳文还为孙诒让的逝世作了一幅挽联:“文章寿世,著作等身,学务具热心,每思天下英才,尽入校中沾化雨;叔度既亡,兴公又逝,知交多寥落,为数吾乡人物,几如天际盼晨星。”[5]280孙诒让(1848 – 1908年),字仲颂(一作仲容),号籀庼,孙衣言次子,孙锵鸣侄,在温州具有极高声望。孙诒让逝于1908年6月20日(农历五月二十二)[7],本词与挽联应作于此后不久。该词高度评价了孙诒让的才学,真挚地表达了对一代大儒的哀悼,记载了洪炳文在玉海楼(孙诒让读书治学所在)中的情形与孙诒让及其家族对他产生的影响。洪炳文虽是孙诒让玉海楼中的常客,但目前所留二人交往资料已不多,鉴于此,该词与挽联理应受到重视。

四、《著作林》题辞

此君胸自有千秋,艺苑词林一例搜。制曲新声翻笛谱,评诗韵事记筝楼。会盟滕薛谁争长?坛坫东南遍唱酬。我亦相知今恨晚,仅从摄影识荆州(原注:集中有君小像)。

按:该诗见于《著作林》第19期,第4页,署名“洪炳文楝园”。诗中“此君”系指徐官海,字哲身,别署放形客,养花轩主,浙江剡溪人。他与妾周小红的照片刊于《著作林》该期,陈栩(蝶仙)为之题辞,落款时间为“戊申(1908年)中秋”。此诗或作于此前后。虽属一般应酬寄赠之作,艺术价值不一定很高,但对探究洪炳文的交游活动及方式或不无裨益,“仅从摄影识荆州”一句也可以印证《楝园先生七秩双庆征诗文启》中的一段记载:“时人如俞病雁、陈蝶仙……,均以文字唱酬,邮筒往返无虚日。然皆未识面也。”[8]

五、挽王仲舒

束发趋庭读父书,绮年顺境有谁如?曩时花信楼前路,载酒曾停问子车(原注:往年曾从予受业)。

阑珊瘦骨已难支,正是弥留欲化时。恨煞参苓疗太晚,嗟余知病不知医(原注:病已渐愈,中气不足,服补太迟,正随邪脱,遂以不起,惜哉)。

魔蝎临宫可奈何,朝来愁向鲤庭过。黄瓜台畔空思子,此际双亲老泪多。

风折荆根花半稀,东西劳燕各分飞。埙箎此后谁赓和,梦草池塘事已非。

遗孤文褓正斓斑,黄口红颜泪雨潸。自恨此身难化石,望江桥作望夫山。

卯岁羊昙便赏音,琼琚玉佩旧情深。渭阳别后前尘杳,无限伤心是竹林(原注:生母舅为余从子,痛惜殊深)。

绿鬓翩翩妙少年,文人慧业每生天。怕看宝瑟玲珑样,廿五芳龄廿五弦。

自是云华偶现身,兰笤标格雪精神。那堪水竹居犹在,不见芳园小主人。

一曲虞歌听未终,怨雏又复损罡风。不痴尚有君家叔,定向泉台唤阿戎。

是何缘分是何因,只住人间五五春。从此逍遥仙世界,来生莫再堕红尘。

按:上述十首绝句录自洪炳文等撰《王舍人哀挽录·附刊王君仲舒哀挽录》,瑞安务本书局1910年版,第7页,温州市图书馆藏。王仲舒(1885 – 1909年),洪炳文从外孙,曾受业于洪炳文,与其兄王雪博(字小朴,又字小璞)同年去世。王仲舒去世后,洪炳文除题挽诗外,还题有挽联,并作《方外品莲》散套。此诗作于 1909年,是洪炳文为数不多挽晚辈的诗作。作者深情地回顾了王仲舒短暂不幸的人生,哀婉低回,真切动人,其艺术价值远高于他的部分应酬之作。洪炳文曾于光绪庚寅年(1890年)作《怀刘生益匡》四首,亦属挽诗,对刘益匡的英年早逝寄予深切哀悼,可与挽王仲舒参照阅读。

六、和黄叔颂《岁朝感事》诗原韵

其 一

十万朝声战士哗,无端大陆走龙蛇。亚欧尚可联同气,胡越终难同一家。元日纷传禅诏草,西风冷落上阳花。达官大屋长安道,门上延秋有暮鸦。

其 二

埋兵八面寂无哗,谁击常山一字蛇。露布喧传师退舍,锦衣凯唱士还家。皇孙不作金台客,商女休歌玉树花。降表免签臣妾字,玉颜何事妬寒鸦。

其 三

非种必锄众论哗,勿搉深虑虺为蛇。军容整肃三千士,灯火欢迎亿万家。大将爰书金锁甲,文人诗狱牡丹花(原注:谓沈归愚先生《咏紫牡丹花》)。循环自是关天道,凶吉何须卜鹊鸦。

其 四

舆情专制竞喧哗,余毒犹将比蝮蛇。仁义兴师原不战,帝王天下本为家。勇夫无事青锋剑,烈士休夸碧血花。从此朝阳应有凤,德衰何事叹随鸦。(原注:凤见推背图中)

其 五

南北分疆众论哗,斗争宛似郑门蛇。谁言天堑终难度,从此中原合一家。但得新朝颁铁券,不须故国问梅花(原注:宋瀛国公《送汪水云南归诗》有“寄语林和靖,梅花开未开”之句)。维扬乱后凋残甚,怎见垂杨有暮鸦。

按:以上五首辑自《小说月报》第三年(1912年)第1期,署名“楝园”。洪炳文长子洪锦龙署名“幼园”,亦和黄叔颂《岁朝感事》,共12首,分别在该杂志当年第2期、第3期上发表。黄叔颂(1855 – 1914年),名绍第,号缦庵,浙江瑞安人,光绪庚寅(189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湖北候补道。甲午战争期间,与兄黄绍箕曾多次列名主战并奏劾李鸿章,被誉为“后清流”。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发逊位诏书,此时南京的民国政府已成立一月有余。从题名“岁朝”(正月初一)以及其一“元日纷传禅诏草”来看,本诗应作于民国元年正月初一(1912年2月18日)之后。洪炳文通过此诗无情地嘲弄了专制残暴的清政府终于在革命浪潮中分崩离析,对新政府和全国统一寄予深切期望。截至目前,本诗是洪炳文与黄绍第之间仅有的文字交游材料,通过本诗一方面可以略窥两人的交游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后洪炳文的思想变化以及与黄绍第的差异。

七、题女子军十首

不怕沙尘损玉容,便娴步伐事冲锋。锦鸳巧布连环阵,脂虎腥腾出谷风。季玉曾经关索岭(原注:季玉为前清蔡将军毓荣之女,有《关索岭》诗),韬文能挽铁胎弓(原注:毕著字韬文,父守蓟邱,御流寇,战死。韬文年二十,夜率精锐入贼营,夺尸归葬。其诗序有“铁胎弓五石能开”句。事见沈氏归愚《国朝别裁诗注》)。中华不少奇儿女,底事长鲸扰亚东。

无数英雌事北征(原注:“英雌”二字见近人柳弃疾《题某女校慧云女士诗》),一军阃令本严明。平时曾读《芝龛记》(原注:记传明石砫女土司秦良玉统兵杀贼,朝命为宣慰使事),今日犹传白棓兵(原注:良玉军用白棓,故有白棓兵之名)。只道夫人能却敌(原注:用夫人城故事),谁言哲妇每倾城。女儿奋勇男儿怯,如此平权平不平?

短衣结束称纤腰,扶上桃花马正娇。白项鸦为戎虏将,黄囊仙是峒苗妖。平蛮制巧传兰弩,诱贼功高笑翠翘。千古侯唐两娘子,女中真见霍嫖姚。

深防女界化虫沙,剑术须求聂氏家。一夜脂妖军尽血,连营粉阵貌如花。当关处处蹲豺虎,战士人人梦虺蛇。却憾昭君无勇略,只凭马上诉琵琶。

娘子关中敌计顽,将军头断血犹殷(原注:谓山西石家庄吴禄真被刺事)。早知弱质能金甲,何必和戎仗玉颜?降表岂无莽男子,长城自坏汉江山。雄风不竞雌风竞,只在冲冠一怒间。

七尺昂藏女丈夫,无家憾未灭匈奴。赋从蛮峒招么妹,莫遣彭郎夺小姑。镜匣休开开剑匣,锦绦不绾绾兵符。论功若上凌烟阁,螓首蛾眉列画图。

酥胸琐甲映玲珑,眉样双弯一扫青(原注:前清剃发有“一扫青”之名)。警夜休教讥牝索,封侯端合号雌亭。芙蓉手绣弓衣窄,杨柳腰横剑气腥。夺得燕支好山色,摩崖纤腕为书铭。

短发毵毵白领巾,每思唾手靖胡尘。紫钗偶效乔装饰,红玉还宜桴鼓亲。石砫曾为宣慰使,木兰犹是女郎身。九龙辟却蚕丛道,只在奢香一妇人(原注:见《随园诗话》)。

叱咤风香散口脂,娉婷想见旧丰姿。甫从妆阁抛钿盒,便向沙场听鼓鼙。渡堑先教规北固(原注:时民军以取金陵为根本地,故云),沼吴何必待西施。须知女子成军日,便是人心向汉时。

蒿目时艰每感伤,城中小丑尚跳梁。追风蓬转同波妹,观战山应上美娘(原注:时民军与北军战于美娘山下)。女侠已闻拼铁血,闺流要各具钢肠。《海棠乐府》、《罗兰传》,付与娇蛙细品量。

按:该组诗辑自《中华妇女界》第1卷第6期(1915年6月25日),署名“炳文”,中华妇女界社编《中华妇女界:第3册》,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1142至1143页。该杂志第1卷第4期(1915年4月25日)刊登了洪炳文署名“悲秋”的《秋海棠传奇》(即第十首所谓《海棠乐府》),以及该杂志第1卷第5期(1915年5月25日)刊登了署名“锦龙”(洪炳文长子名)的《女子军并序》,而且“锦龙”在诗中提及其家乡“瑞安”,故而确定该组诗为洪炳文所作。洪锦龙在《女子军并序》交代了女子军的由来与功绩:“昔年辛亥冬,民军光复南都时,女子军遥为声援,英雌女杰联队而出。”[9]洪锦龙的诗作还涉及了部分女英雄的姓名,可与其父诗作参照阅读。从诗歌所涉及的背景以及洪锦龙“昔年辛亥冬”的表述来看,本组诗最早作于1912年。洪炳文在诗中忧心时局的同时,又热情地讴歌了女子军的英勇,颂扬了她们对于革命的贡献,无情地嘲弄男权社会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并呼吁广大女性以女子军和为革命献身的秋瑾、罗兰夫人为榜样,奋起抗争,真正实现男女平权,集中体现了洪炳文先进的女性意识。

八、《瓯隐园社集》佚作

无 题

槫桑遥望渺无垠,东去潮流日夜奔。万马冲波来渤澥,六鳌翻背出灵坤。江心双塔明孤屿,天际千帆拥海门。我到山亭春已暮,落花啼鸟共忘言。

满江红

试上山亭,好一览,天容海色。浑便似,置身高处,玉楼晶阙。翘首烟霄尘埃外,步虚环佩仙宫侧。有江心、双塔峙中川,千云出。 金波射,罗浮月。银涛涌,昆仑雪。叹英雄淘浪,潮声呜咽。挂采孤峰时隐现,灵昆一点争明灭。倩铜琶、唱出大江东,鸣弦绝。

按:上述诗词辑自冒广生编《瓯隐园社集》,油印本,刊年不详,第36页。其中《满江红》又见于黄世中等选编《温州古诗选注 温州历代词百首》,1998年版,第286页。冒广生(1873 – 1959年),字钝宦,号鹤亭,又号疚斋,江苏省如皋县人,黄绍第女婿。民国二年(1913年),冒广生出任温州海关监督,在温州筑瓯隐园,常在此与温州诸诗人名士聚会吟诗品画。刘绍宽《厚庄文集》陈寿宸传记载:“瓯海关监督如皋冒广生(鹤亭)最重公,尝举诗社于关署瓯隐园,公与陈祖绶(墨农)、符璋(笑拈)、朱寿标(眉山)、洪楝园、汪如渊(香泉)、钱伯吹诸老常与焉。”①参见: 温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温州文史资料: 第9辑[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 58.冒广生辑有《瓯隐园社集》,收洪炳文作品最多,其中诗歌18首,词3首,《洪炳文集》共收19首,遗漏以上两首。从瓯隐园的结社时间来看,本诗最早作于1913年,属于洪炳文晚年诗词作品中雄浑瑰丽的一类,艺术价值较高,具有一定代表性。

[1]梁淑安.南社戏剧志[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145.

[2]柳亚子.南社纪略[C]//柳无忌, 柳无非.柳亚子文集.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200.

[3]郑逸梅.南社丛谈[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101.

[4]张震轩.杜隐园观剧记: 张震轩选集之二[M].沈不沉, 辑注.香港: 香港出版社, 2005: 12-13.

[5]政协瑞安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瑞安文史资料: 第19辑[M].香港: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1997.

[6]李秉钧.孙诒让贺洪海畴婚联二幅[C]//张瑞雯.瑞安旧联今读: 上册.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 314.

[7]俞雄.孙诒让传论[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 7.

[8]许燊.楝园先生七秩双庆征诗文启[C]//洪炳文.洪炳文集.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 640.

[9]洪锦龙.女子军并序[C]//中华妇女界社.中华妇女界: 第2册.北京: 线装书局, 2007: 922

Research on 35 Lost Poetry Works of Hong Bingwen,Playwright of Nanshe Society

YAO Dahuai1,2
(1.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 China 233100; 2.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200241)

Hong Bingwen was an important playwright and poet in Wenzhou and even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Hong Bingwen’s Anthology had collected more than 500 poems, only part of Hong Bingwen’s works.35 lost works (written in different time,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contained different achievements) were collected from many kinds of materials to deeply grasp Hong Bingwen’s thought and completely study his artistic achievements.

Nanshe Society; Hong Bingwen; Poetry; Lost Work

I207.2

A

1674-3555(2012)05-0102-06

10.3875/j.issn.1674-3555.2012.05.017 本文的PDF文件可以从xuebao.wzu.edu.cn获得

(编辑:刘慧青)

2011-02-16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项目(2012SQRW099);安徽科技学院青年项目(SRC2011270);安徽科技学院预研项目(SRC2012289)

姚大怀(1978- ),男,安徽肥东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文学及戏曲

猜你喜欢
南社
南社的历史与新生
德润南社
走进南社纪念馆,在七里山塘追忆百年风云
茶山镇南社古村一隅
岭南多古韵 南社为翘楚
南社解体后的精神传承与身份认同
——以广东社友的交游为中心
南社
慷慨论交廿七年——论南社领袖陈去病与苏曼殊的交往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郑逸梅吐槽《南社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