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胡捍卫
(安徽人口职业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组织胚胎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也是护理专业必不可缺的形态学基础,其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高职护理专业的新生。作为一门形态学科,此课程名词多、术语多,使护生觉得枯燥繁杂、难学难记。加上传统教学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缺乏对护生临床思维的培养,让护生常感到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距甚远,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再加上近年来护理专业对此课程的教学时数大幅缩减,从而使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及对课程不重视等诸多原因影响了教学质量。为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组织胚胎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年教学经验为基础,对高职护理专业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逐渐形成了“学习指导、多媒体案例教学、实验拓展”三位一体的组织胚胎学教学模式,现作简要阐述[1]。
长期以来,高职护理专业的组织胚胎学教学一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知识完整性不够,内容繁杂,专业名词多,易使护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心理。二是与实践脱节,核心知识不够突出,适用性差。三是与护理专业课联系不够紧密。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培养护生的实用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笔者通过3年的探索实践,对安徽省高职护理专业规划教材《组织胚胎学》进行了修订。在教材修订上,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为临床护理服务的整体教学观念,注重知识“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在教材内容选择上,对其进行科学增减,突出理论知识,在主要的教学内容中用小贴士的形式介绍学科相关知识,既方便了基础薄弱的护生删繁就简,又给学有余力的护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拓宽了其视野;在教材版式结构上,借鉴目前普通高中教材编写的形式,套色印刷、图文并茂,力求文字精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陈述,要更贴近社会、贴近岗位和贴近护生,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实践证明,修订后的新教材较之前的教材更匹配护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构建了简明的知识的结构,考虑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适用性、针对性较强,满足了护理专业基础的需要,能够较好地解决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且增强了护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贯彻教学改革的基本宗旨。针对组织胚胎学教学内容多、专业名词多、记忆知识多、易使护生厌倦学习的特点,我们把“填鸭式”教学方式变为以教师为主导、护生为主体,护生自学和讨论的“启发式学习方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配合教学和方便自学,我们精心编写了《组织胚胎学学习指导》(以下简称“学习指导”)教材。“学习指导”是理论教学的主要依托形式,每章均由“大纲要求”、“知识图表”、“知识链接”、“思考练习”4 部分组成。“大纲要求”与课程教学大纲相吻合,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知识图表”以表格和框架等形式列出,侧重学法指导,引导护生自主学习,掌握重点、把握难点;“知识链接”紧密联系组织胚胎学相关知识点,精选生活实例、临床病例和问题,用组织胚胎学的理论知识解释临床疾病和一些生活现象等,为多媒体案例教学做了一定的准备。“思考练习”把基本知识、重点、难点,以不同的题型进行巩固强化。
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实验教材《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以下简称“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基本技能与应用相结合。“实验指导”中的插图主要为实拍图片,并配有相关的彩图,图文并茂,便于护生更具体、形象地理解、认识和掌握人体的重要结构,培养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个实验后面都配有相关思考题和填图题,在实验报告中,将传统教学方法中要求护生画图改为让护生填图,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减轻了护生的负担[3]。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习指导”、“实验指导”为依托,多媒体平台为辅助,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的教学改革。“学习指导”将课前预习、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有机结合,为开展多媒体案例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实验指导”是理论教学的拓展,创造了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了个性化自主的学习氛围,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短的不足。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医学形态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多媒体可以用图形、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形式表达组织胚胎学的教学信息,可以传递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内容。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科的特点,对于组织学是根据二维图象构建三维结构,因此可利用模式图、光镜图、电镜图,多方位地揭示组织、器官的结构,从而联系到其功能。而对于胚胎学,由于胚胎发育过程抽象、善变、与时空关系密切,注重的是三维结构的动态演化,所以在利用一些基本的模式图、光镜图以外,应结合一些模型,特别是加入动画,动态地演示胚胎的发育过程,给护生一个形象化、立体化的概念。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基础医学,但对临床医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如果没有准确的组织学的理论基础,就难以描述临床疾病的病例变化,也无法指导医学和护理的诊断。因此,在组织胚胎学理论教学中,将基础性的枯燥知识与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合起来,不但可以让护生对未来的临床知识奠定基础,而且可以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4]。
在实验课中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抓好5个环节:(1)实验预习。护生事先阅读“实验指导”,弄清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复习所学理论知识,从而形成完整、清晰的实验概念。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在实验课上提出,由师生共同讨论,最终得出正确结论。(2)直观教学。教师示教,护生对照参考彩图,结合“实验指导”,通过显微镜观察等方式辨认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等,把抽象的理性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感性认识,从而增强教学效果。(3)案例讨论。护生围绕案例思考,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解惑答疑,以培养护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归纳总结。由护生独立完成“实验指导”的填图作业。(5)实验考核。教师及时批阅实验报告,记录护生成绩。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教学质量。
在考核方法上,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措施。原来的考核方法是,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4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改革后的成绩考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50%;第二部分,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主要根据参与案例讨论积极性、辨认组织切片能力、撰写实验报告等情况而定;第三部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包括课堂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等方面。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了护生的学习过程和护生的能力培养[5]。
总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学习指导”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有机结合,为开展多媒体案例教学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借鉴“PBL教学法”的特点,引导护生分析案例,使护生认识到本课程的实用性,从而提高了其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以“实验指导”为核心的实验教学创造了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了个性化自主的学习氛围,锻炼了护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该教学模式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护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改善了护生学习被动、知识应用能力差的现状,培养了护生自主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1]刘建春.“四位一体”教学新模式在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实践[J].中医教育,2011,30(2):32-34.
[2]胡捍卫.组织胚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3]姚玉芹.组织胚胎学实验指导[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4]赵毓芳.提高组织胚胎学教学质量 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1(5):754.
[5]张真.护理专业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5(9):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