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俊峰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增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色意识,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笔者所在学校在这种情况下,积极推行课堂的多元教学,力求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养。下面笔者就高一必修二上的几篇课文,谈谈课堂教学多元化作用的体会,权作抛砖引玉,以期方家指正。
在教授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时,每个语文老师都知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而解决这一重难点的关键是对文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句子的理解。如果纯粹从文本中去体会,对文本中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作探究,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的基础上引进朱自清自己的《一封信》和《那里走》,让学生了解作者所面临的社会现实与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心理状态。知人论世之后,再展示钱理群《关于朱自清的“不平静”》和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两篇文章,让学生对这两篇文章作分析,概括出这两篇文章的主旨:两文作者对朱自清的“不宁静”作“政治性”的解读——选择的困惑,“伦理性”的解读——摆脱角色责任。这时学生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宁静”便有了明晰的理解:道尽了作为自由知识分子的朱自清,在社会剧烈变动面前,在有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意识和种种烦恼羁绊下的“内心的矛盾与冲突”。带着这样的体会,让学生再次进入文本,寻找这种思想情感在文本中的体现,作进一步的探索,从而文中的一些看似莫名其妙的句子,如“峭楞楞如鬼一般”、“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等就有了注脚。最后,再由老师讲解朱自清这一代与中国士大夫中庸主义传统有着深刻联系的知识分子那种“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至此,课文语言上为什么总是“淡淡的”,情感无论是“喜悦”还是“哀愁”也总是“淡淡的”这一重难点便迎刃而解。
而另一篇与“荷”有关的文章,读本必修二季羡林的《清塘荷韵》,理解“荷韵”的三层意思:坚忍顽强的生命精神、恬淡闲静的生活态度及美好生活的真诚祝愿便成为课堂上要解决的重难点。这三层含义的理解有赖于对文章思路脉络的梳理、文本文句的涵泳。首先了解对文章思路脉络与一般咏荷散文的不同之处:“赏荷”写在了“赞荷”之后,别人都是先“赏”后“赞”,是不是思路的紊乱?其次,文中的一些句子、词语的含义,如第八节对周一良先生赐名“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第九节“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第十二节“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等。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仅仅依靠文本的分析体悟,显然只能“似是而非”,深入不到文章的核心处,这时教师适时向学生介绍季老早年的生活经历:遭遇“文革”的迫害,由开始的“有必死的决心”到最后毅然放下一切,直面生活的苦难,以顽强的姿态超然于那个时代之上。再让学生围绕上述的问题展开讨论,拓宽思路,学生自然就会理解,这时的“赏荷”,其实是结合自己“历尽劫波”之后的“淡然回眸”,是经历苦难后的“天凉好个秋”,是一种反思、总结,相应的文句其实是季老彻悟生命的那种淡然、安然、超然,而怀有这样态度的季老当然有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祝福。
这两篇课文的重难点突破,充分开发了教师、学生、文本三“元”的资源,甚至可以说开发了“作者”和“其他阅读者”(评论者)这两“元”的资源,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关材料,与作者和其他阅读者展开充分的交流与探讨,把握体悟文本的内涵,进而实现自我对文本的解读。应该说,这样的课堂真正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理念,课堂教学的多元化,使文本避免零碎的肢解,让文本成为一个“实践场”,使教师摆脱琐碎的讲解,让老师真正成为一个“引导者”,使学生脱离被动的接受,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究者”、“构建者”,使课堂变有限为无限、枯燥为精彩,成为一个思想碰撞、灵感迸发的场所,而最终达到传道授业、教学相长的目的。所以,运用课堂教学多元化教学模式,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探究、自我的构建,思维得到训练,素养得到了提高,获得了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