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与生活紧密相联

2012-03-15 09:32邹山东
中国人民教师 2012年1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生活化课文

邹山东

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这是语文这门课程的特点,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但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像我们的初中语文,很多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或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在教学时我们就应多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理解课文。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八国联军侵华的书籍,参观一些博物馆或观看一些影视资料等。这样使学生能较全面的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同时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也兴趣盎然。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中国石拱桥》、《台阶》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回去后看看自己家乡是不是有那些东西;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的欧阳修、文天祥故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也倍加赞许。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文字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作者通联:343918江西省遂川县左安中学)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生活化课文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端午节的来历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背课文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