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前明 张 娟
(1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小学教学研究所 江西 景德镇 333000;2景德镇市第十九中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1)
试题命制简称命题,是教学测量和评价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师生获取教学信息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命题工作是一项周密而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实践性和技术性都较强的工作,命题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度。独立命制一份科学有效的试卷是一名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然而,在老师的命题实践中,常常出现命题的目标不明确、知识点分布不平衡、试卷结构不合理、难度和区分度把握不准或试题描述不准确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必须把握科学命题的一些要素,命题既要从宏观要素(如命题原则和命题计划等)上把握命题方向,又要从微观要素(如改编、原创和磨题等)上掌握命题细节。本人总结多年来的从事初、高中化学质检和期中、期末考试命题经验,认为中学化学试题科学命制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把握一些要素,才能保证命制的试题具有高质量。
命题首先要确定考试的性质和目的,是水平考试还是选拔考试?是诊断性测试还是形成性测试?水平考试(如毕业考试)重基础,难度较低;选拔考试(如中考和高考)重能力,难度适当同时试题有很高的区分度。诊断性考试(如入学考试)注重各知识点的考查;形成性考试(如单元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注重综合知识运用等。只有明确考试的性质,才能合理地确定试卷难度和区分度,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命题的关键就在于科学合理地控制上述指标,使各个指标达到最优区间之内。
命题是一项责任性十分强的工作,考试题有三大功能。①诊断与反馈功能:可以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②导向与激励功能:即人们都说考试是一根“指挥棒”,考试的要求指向哪里,教师和学生就会朝哪里努力。所以要避免“繁、偏、怪”试题。③评定与选拔功能:可以评估、鉴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和标准,同时考试也是大众公认较为公平、公正的选拔重要方式。
为实现命题目标,命题必须准确把握命题原则。①科学性。试题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一。②全面性。试题要全面反映测试要求,试题既要有较好的覆盖面,又要突出重点。知识点分布、难点分布要统筹兼顾。③明确性。试题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易懂、无歧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④独立性。试题之间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或提示,考查内容不能重复再现等。⑤适当性。试题命制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以及学科教学实际,题量、难度要适当。
试卷结构包括试题题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整卷阅读量、整卷难度系数、整卷知识覆盖率、考试信度、考试效度等宏观指标。
难度P=平均分/满分值。难度P实际上表示的是容易度,与试题的实际困难程度正好相反。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难度的设定是为了筛选试题。试题的难度不但对题目的区分度有影响,而且对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也有较大的影响。试题难度大多控制在0.3-0.8之间,0.7以上为容易题,0.7-0.3中档题,0.3以下为难题。整卷难度大多控制在0.5-0.7之间。当考试用于选拔时,整卷难度值应接近录取率为好。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可以使用下面的一种方法计算区分度: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区分度一般控制在0.2~0.5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但要做到这一点较难。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2~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低于0.2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但有些试题的区分度低一些也是容许的,水平考试对区分度要求不是很高。
试卷的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影响试卷信度的因素:(1)试题的难度。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会降低试卷的信度。(2)题目的数量。试卷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目数量,以提高信度。(3)题目用语的准确性。题目用语不标准、不准确也会降低试卷的信度。试卷的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考试目标相符合的程度。
与以往相比,当前对试卷知识覆盖率要求降低,特别像理综等学科考试,因题量减少,强调对主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双向细目表是考查目标、内容、难度、题型和认知水平目标等要素间的关联表,是科学规范命制试题的基础和保证。双向细目表有简有繁,一般是两个维度。纵向是考查知识模块或知识点;横向是要求各知识模块或知识点的学习水平、题型和分值等。例如:
表1 某地市九年级化学终结性考试双向细目表
利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可以较为方便的控制每个试题的难度及整卷的试题难度,可以有效克服教师命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出现知识点重复考查或考查遗漏的现象,避免出现试卷难度太大或太小,避免题型设置的不合理现象等。
初步完成双向细目表的设计后,就可以依据双向细目表的内容,知识点覆盖、赋分,难度等指标进行组题。当然,在试卷命制过程中,双向细目表的有关内容还可以依据需要进行适当微调。
(四)训练实践中必须重视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力量;以肩为轴的摆动力量练习;以髋为轴的加速一制动摆动练习,它是短跑动力的源泉,是实现快速伸髋和积极着地技术的基础。
试题改编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或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试题大部分应该是改编的,所以掌握改编试题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常见的改编方法有
设置新的问题情境和提问角度 。一道常规的试题,当把它放置在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时,由于知识载体发生了改变,这道题就变为了一道新题。如: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A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B 胶 体 分散系 混合物C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
此题将通常的化学概念间的从属关系设置在数学集合的新情景下,成为一道有创意价值的改编题。
按试题评分方式将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可以避免阅卷人主观因素的干扰,题型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等。而主观题则易受到评卷人的主观影响,大多数的填空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属主观题。少数填空题、分析说明题和实验探究题也存在客观部分。江西省中考化学首创选择填空题型,包含客观和主观两个部分。转换题型是指利用原有题型中的背景材料进行创新改造,将主、客观题加以转换,使其更符合考试需要。
原题:(2007年 江西中考题)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__g,水的质量是___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___g
改编题:(2009年 扬州)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 (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上滤纸,称取12.0g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12.0g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原题只是单一的溶液配制的简单计算,改编后融入了配制过程中的实验基本操作,扩大了试题的考查功能。
原题:(教材中习题)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刻 5:05 5:10 5:15 5:05 5:20 5:25 5:30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
(1)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在测定的期间内,雨水的酸性是增强还是减弱了?
(2)经调查,这一地区有一个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和一个电镀厂,这些工厂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另外,这一地区的生活燃料主要也是煤,还有液化石油气。试分析造成这一地区酸雨的主要原因,你认为可采取什么措施?
改编题:(2009年江西省中考题)小婧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料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装有少量的水。实验过程中她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她取“水”多次测其pH,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____性。随后小婧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她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
【猜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方案】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
原题考查的中心内容是 “造成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改编后的重点则是“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此题的内容丰富,思维量大,它不仅要求学生熟悉酸的通性,对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反应条件、现象、实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等相关知识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问题均具有开放性。
改编试题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改变试题条件(特别是隐含条件),通过增加条件或提示来改变试题的难度等。
“磨题”是试题改编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细节上的把握。命制的试题所使用语言要简洁、连贯、无歧义、无重叠、无暗示。尽可能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词汇,插图准确清晰,图文匹配,题干要尽量创设新的情景。选择题要注意选项的思考性、干扰性和答案的唯一性(单选题);填充题中可以有几个空白处,但留空要一致,避免留空长短不一造成暗示。简答题应当说明解答要求,一份试卷中如果有多道主观性试题,应注意其复杂程度和难度有一定的梯度,有难有易。为方便评分和减少评分误差,一道大题可分成若干小题;小题的解题过程既可独立也可相互联系,但要注意每道试题应自成一体,不能把上一道题的答案作为解下一道题的条件。一个“磨”字道出了其中反反复复的修改、推敲和优化,也道出了命制一道好题的艰辛和不易。磨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符合检测目标要求。二是揣摩学生的解题思路,思索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问题提出的角度是否自然、准确、有无歧义。三是准确地估计试题难度和区分度。
原创是创新试题的最高境界,原创题的质量是整卷质量的标志。高质量的试卷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原创题。原创题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无论是考查角度还是设问,都要给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感觉。编制一道原创试题的主要步骤有:①产生创意,②搜集资料,③形成初稿,④磨题,⑤最后定稿。一道原创试题是由立意、素材、内容、陈述、设问、答案等几个要素组合而成,试题质量的高低就是由这几个要素的水平及是否有效的组合决定的。所以,对原创题的命制要求做到:
要善于从教材、科普、新闻等中挖掘素材,尤其要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熟悉热点、焦点问题中选取试题素材。试题要求以高科技、现实生活、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但引用实际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对材料的简约性。那些花边新闻、街头小报、民间传说等不能作为科学事实加以引用。
有了适宜的素材,转化为一道创新试题,还要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一是问题情境的表达要准确、简练,二是问题解决要确保作为已知条件的背景知识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设问要有一定的梯度,对一些难度较大、陌生度较高的问题,可以做一些适当的铺垫和提示。三是问题的考点着落要准确,要问到要点上。设问的角度可以考查学生对新信息处理的能力,也可以考查学生勇于求异、大胆猜想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等。
命题工作好比雕刻艺术。将素材转化为一道试题编写出来,就像雕刻出作品的初胚;而最后敲定的试题,就像雕刻艺术成品一样是经过反复推敲、打磨而成的。
总之,一份高质量的试题,既要从宏观要素上把握其方向,又要从微观要素上推敲其细节。如果我们命题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上把握命题要素,命制的试题质量一定会得到保障。
[1] 潘毅鹏主编.初中化学学业评价技术[M].南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2.3
[2] 吴新建.对一道化学高考试题命制技术的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