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研究*——基于湖北省的实践

2012-03-07 10:14胡华夏马倾城郭春飞
财会通讯 2012年15期
关键词:增长极产业园湖北省

胡华夏 马倾城 郭春飞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一、引言

资本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潜力。国内外有很多关于资本配置效率的研究成果。Makinnon(1997)和Shaw(1973)认为,金融压制导致资本配置效率的降低。JeffreyWurgler(2000)运用实证分析发现金融市场越发达,资本配置效率越高。我国大部分学者均参考JeffreyWurgler的方法对国内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度量。国内学者如韩立岩(2005)以及潘文卿、张伟(2003)利用全国层面数据做了类似的研究。方军雄(2006)还利用樊刚、王小鲁(2001、2003、2004)的市场化指数检验了市场化进程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改善了我国资本配置效率。目前的研究成果多是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和全国层面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进行了探索。基于多因素视角和区域层面的研究较少。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支点省域,其资本配置效率的优化,直接影响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本文通过考察2002年至2010年湖北省企业分地区统计数据,分析了湖北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机理和提升路径,以期为湖北省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二、湖北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测算

(一)样本选取和模型建立 以2002年至2010年湖北省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带、宜荆荆城市带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资本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其中“武汉城市圈”是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其空间地域范围除武汉之外,包括湖北省的5个地级市: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以及3个县级市:仙桃、天门、潜江。“襄十随城市带”是以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阳为中心形成的鄂西北城市群落,其空间地域范围除襄阳外,还包括湖北省的2个鄂西北的地级市:十堰、随州。“宜荆荆城市带”是以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为中心形成的鄂西南城市群落,其空间地域范围除宜昌外,还包括湖北省的3个鄂西南的地级市州:荆门、荆州和恩施。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湖北省统计局规模以上企业分年度分地区统计数据。由于搜集数据有限,本文借鉴了目前最常用的JeffreyWurgler提出的测量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原理是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在高资本回报率的行业(项目)内继续追加投资,在低资本回报率的行业(项目)内适时撤出资本。模型为

其中I为固定资产投资净值,V为主营业务收入,i为制造业的行业编号,t表示年度编号。ηi为度量各行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弹性指标,ηi>0表明该区域的资本配置效率是有效率的,反之则说明缺乏效率。如果ηi=0,则说明该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与企业成长性无关。

(二)各经济圈带资本配置效率差距分析 为了研究湖北省资本配置效率各年度变化的情况,采用湖北省2002年至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和截距数据代入公式(1),用EVIEWS软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湖北省总体资本配置效率不高。按照年度进行总体分析,湖北省资本的年度配置效率是0.227721(测算表格从略),与其他省市的资本配置效率相比,广东为0.385458,北京为1.074354,浙江为0.416404(洪荭,2011),可见湖北省资本配置效率并不突出。这同湖北省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资本、技术、人才的流动性较弱有关。第二,湖北省各年度资本的年度配置效率的波动较大。各年份均大于零,但显著性较差。2009年湖北省的资本配置效率最高,达到1.12012,2005年的资本配置效率最低,仅为0.16976。从以上可知湖北省企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导致资本配置效率极不稳定。第三,各经济圈带资本配置效率不平衡。湖北省各区域2003年至2010年的资本配置效率均值均大于零,但各区域差别较大。三个城市圈带的数据构成的模型的修正判定系数R2为0.88946,F值为0.00116,说明模型整体线性拟合度较好,方程总体通过检验。从区域来看,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带、襄十随城市带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169743,0.402039和0.370806。可见宜荆荆城市带资本配置效率最高,其次的是襄阳城市带,最后是武汉城市圈。

三、湖北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提升路径与策略

(一)湖北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提升路径 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和区域经济差距协调越来越强调和倚重于资本有效配置,尤其是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金融支持已经不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唯一要素,技术和人才也成为衡量资本配置的有效依据。资本配置的空间分布主要是由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的向心力和要素扩散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因此,集聚和扩散成为资本空间配置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对外开放和后发地区的政府支持促进着要素的集聚和扩散,进而推动资本配置的空间结构的演变和效率的提高。湖北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不高,且各经济圈带在金融支持、技术、人才等要素,以及对外开放和政府支持力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政府支持、市场运作、对外开放进一步促进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提升湖北省区域资本配置效率。要素聚集依托产业园区,以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为载体,形成资本配置的优化增长极。这一增长极的形成,是解决目前湖北省各年资本配置效率波动显著,经济发达地区资本配置效率不高的关键。随着增长极的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逐步在企业间、产业间、区域间扩散,形成企业集团、产业链和区域聚集带,带动配套企业跨区域发展,构成湖北省自主品牌的产业供应链。这是提升湖北省整体资本配置效率的重要路径。这种聚集和扩散效应的空间边界需要对外开放加以引导,政府予以支持,才能真正形成一套科学提升湖北省整体资本配置效率的方案和策略。

(二)要素聚集打造资本配置的优化增长极 随着集群内信息聚集和共享,同类企业集聚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产业集聚。(1)以产业园区为要素聚集的载体。产业园区的发展为产业集聚创造了条件,在产业集聚的过程中,要素进一步集聚,产业的规模又随之扩大,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目前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武汉城市圈一支独秀的现象持续了很多年,而湖北省其他地区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武汉城市圈。鉴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湖北省的产业园区必须要有层次、有重点的发展,以不同的层次的产业园区推动要素的集聚,合理配置资源,打造资本配置的优化增长极。根据湖北省目前的状况,把武汉产业园区作为主增长极,襄阳和宜昌产业园区作为次增长极,其他地区的产业园区作为一般增长极。武汉产业园区作为主增长极要重点发展,调整产业园区内的产业结构,加快主导产业的转换,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使要素在武汉产业园集聚。同时武汉产业园要辐射带动襄阳、宜昌两个次增长级产业园,根据次增长极的特点,转移劳动密集型、资产附加值低的一些产业,在优化自身产业结构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宜昌、襄阳产业园区的发展。推动相关产业在两个园区的集聚与发展,带动要素在两个园区的集聚。作为一般增长极的一些产业园区,要根据自身情况,集合优势资源发展若干个有潜力的产业集群,使要素进行有效率的集合,同时承接主增长极和次增长极的相关产业。(2)以品牌培育作为优化增长极的导向。值得注意的是,优化增长极的打造和产业集聚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湖北产业的同构化较为严重。以经济最为发达的武汉城市圈发展为例,三大产业的相似系数较高,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都在0.9以上。在产业关联程度上,武汉城市圈虽然形成了一些产业集群,但内在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张晓松,2007)。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以粗放型为主,带来了能源的高度浪费(杜静,2010)。因此,产业园区要以促进品牌培育为核心,优化要素集聚效率。尤其是在武汉城市圈,一些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制度建设比较完善,要素基础好,产业集聚形成的同时,必须通过集群内的竞争和知识共享,形成品牌价值,并辐射出品牌效应,进一步吸引更多专业化的企业和产业聚集,反过来更进一步促进资本配置效率优化。

(三)要素扩散推动资本配置区域间协调发展 资本市场的完善、跨区域产业链的打造和传统产业升级成为要素扩散和资本优化配置的载体。(1)完善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企业间扩散。企业资本流通变现需要一个合适的场所,而根据投资收益的预期从而确定投资方向和比例的资本市场是企业资本流通变现的合适场所。资本的逐利性使市场资本自发的流入收益高的企业或行业中去,无形中推动了生产要素的重组与配置。可见,资本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企业间资金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单兵作战的模式在产权合作中往往处于劣势,而湖北省很多企业资本实力有限,难与同国外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无法获得竞争优势。湖北省在选择扶持的企业时,应该扶持那些有实力和潜力的企业,鼓励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平台、通过国外联盟联合外国的资本力量,发展主业。同时创新资本的联盟方式,推动资本在国内外企业的扩散,优化资本配置效率。与此同时,有效的产权制度、明确界定的产权对发展资本市场、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有着积极的影响。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首先要建立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为主板市场和二版市场提供上市资源。如果一些区域性的非上市企业满足了上市条件,应鼓励企业积极通过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进行上市,扩大企业的融资,是企业获得更大的资本市场,推动资源在企业间的扩散。(2)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间扩散。传统产业在湖北省的经济中占了相当大比重,事实上,湖北省建国几十年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如武钢、东风等一些重工业企业发展规模相对较大。除了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较大外,传统产业对就业也有很大的贡献,对维持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产业发展阶段滞后。因此,湖北省必须重视发展传统产业,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切入点,有计划地进行产业升级。对湖北省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以形成跨区域产业链的传统主导产业(如汽车产业)进行优先升级,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对于传统产业要注重内涵发展,以高新技术解决传统产业能耗高、污染重等问题。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也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使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扩散。随着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产业分工程度加深,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武汉城市圈产业同构化严重问题。(3)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链实现区域间扩散。产业扩散需要一个纽带,而产业链是产业扩散的重要途径,打造若干条长的、跨区域的产业链可以把各个经济圈带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湖北省应根据各个经济圈带的不同情况,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进行合理的分工,使产业通过产业链在各个区域之间进行扩散。鉴于目前湖北省市场发展并不是十分完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的实际情况,在打造跨区域的产业链时,湖北省要根据各个产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产业链模式,以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方式推动产业在区域间的扩散。如湖北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光机电产业、在各个地区均有分布且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可以选择上、中、下游企业联系紧密的纵向一体化产业链;而对于新材料等呈散点状分布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选择需要有强大研发能力的核心企业的准市场式产业链;对于那些容易受到政府调控的产业,产业机构和企业管理比较复杂的产业则可以选择混合式产业链模式。

(四)对外开放增进资本配置优化的空间可达性 对外开放水平决定了要素扩散的空间可达性,以及接受资本流动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机会和潜力。(1)区域间对外开放。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间的对外开放是绕过区域行政壁垒的有效手段,区域的开放为要素和产品在区域之间的流动创造了条件,可以提升区域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企业与其分支机构往往不在同一个地区,而区域间的对外开放为企业与其分支机构进行合作、开发提供了保障。区域分工的程度和区域联系紧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区域的对外开放对资源共享、交易成本降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由前述实证结果发现,湖北省资本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明显,而且产业同构化显著,这就需要打破区域间的壁垒。武汉城市圈发展情况最好,作为先发区域,可以把企业扩展到相对落后地区,可以降低材料、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同时获得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宜荆荆和襄十随城市带发展相对落后,属于后发区域,需要把产业向武汉城市圈扩张,以此来获得本地企业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降低企业运营的运输成本、信息搜集或获取成本融资成本等。如此一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的优化。(2)面向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企业通过走国际路线,打开国外市场,将自身品牌推向国外,而且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要素跨国界进行流动,从而在更广阔的范围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湖北省面临着武汉城市圈主增长极资本配置效率低,整体资本配置效率也不高等问题,必须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剧烈竞争中去才会有出路。核心技术是树立品牌的前提条件,目前,湖北省在技术上还与发达地区有差距,在引进外商投资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吸收核心技术,警惕跨国公司对湖北省企业要素锁定效应,以免落入外包陷阱。尤其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龙头的武汉城市圈,仅靠扩大资本规模总量是不够的,还要积极打造自身品牌并走向世界,以“技术+品牌”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改善武汉城市圈作为龙头区域但资本配置效率低的尴尬局面,实现资源在更广阔市场上的配置效率,真正发挥其作为区域资本配置效率优化增长极的地位作用。

(五)政府支持营造资本配置优化环境 政府营造的制度环境和要素区际流动机制是影响要素扩散和资本配置效率均衡的重要因素。(1)构建区际要素流动网络。不少研究显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具有空间依赖性。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大学之间的官产学研之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对资本配置效率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区域要素流动网络的主体是官产学研共同体,官产学研的这种区域要素流动网络不仅可以直接形成要素流动和技术创新的渠道,而且还可以通过联盟、第三方合作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信息交流、人才培训,提供新技术和新知识,促进社会资本和知识资本向企业焦聚,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研究表明湖北省圈带间资本配置效率发展不均衡,产、学、研协同性不高,因此湖北省有必要依托教育资源优势,在政府引导下构建区域要素流动网络,引导大学、研究所等进入企业,促进知识、技术、人员等要素流动,从而带动后发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的优化。(2)打造投融资平台。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为协调湖北省中小企业和一般企业的均衡发展,尤其是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湖北省政府要建立全省统一的投融资协作平台。在投融资平台上,政府不仅起到资金的引导作用,即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高新技术等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和支柱产业,而且还能解决部分企业资金紧张的困难,挽救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支撑跨区域产业链的打造。湖北省中小企业众多,然而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较大,因此在投融资信用平台上,政府有必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为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这样,既可以推进中小企业的信用发展,又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的流动,最终实现资本优化配置。(3)完善政府合作机制。新管理体制理论表明,合作者之间的协调是建立管理体制的关键。区域间的要素流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合作。从根本上讲,区域间要素的流动是通过行政性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实现的,这样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不断推进湖北省圈带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湖北省也一直强调加强区域间政府合作,但是目前在政府合作机制中还存在着合作保障力度不强,合作方式单一的问题。因此,湖北省政府有必要完善政府要完善政府合作机制的制度环境,同时还需建立多层次的政府合作组织。在湖北省政府政策引导下,建立各区域利益共享机制,激励各区域进行合作与交流。同时采取激励与惩罚制度,鼓励各圈带间的联系与合作。这样,通过完善政府合作机制,可以促进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从而塑造出区域的整体优势,实现圈带间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1]许可、郭炜、曹梅艳:《我国中部各省的资本配置效率差异比较》,《经济学家》2011年第3期。

[2]章宁宁:《我国金融发展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区域比较的实证研》,《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王永剑、刘春杰:《金融发展对中国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区域比较》,《财贸经济》2011年第3期。

[4]赵奇伟:《金融发展、外商投资于资本配置效率》,《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9期。

[5]金雪军、王永剑:《我国资本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与经济》2011年第8期。

[6]钟新桥、范志雄:《湖北产业结构发展分析与调整战略研究》,《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7]洪若、蔡萍、陈锐:《我国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与经济差距分析》,《财会通讯》2011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增长极产业园湖北省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西海岸增长极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湖北省水产品塘边价格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