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红芳 叶 伟
(1.广州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2.a.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广东广州510502,b.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72)
疲劳是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它主要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一词最初用于描述服务行业工作者由于情绪和精神压力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现象。此类心理疲劳主要是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恶劣的情绪逐渐形成的。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运动性心理疲劳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有关学者和教练员的重视。运动性心理疲劳是 “一种运动因素性的包括中枢疲劳 (中枢信息加工能力下降)、负性情绪变化、训练动机水平下降、躯体行为症状等内部、外部现象的脑功能下降或紊乱的状态”[1]。由于心理疲劳内在机制和外在表现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其依然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对其产生的原因也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在运动训练中,人们往往更多地注重运动员因生理机制的改变引起的生理疲劳,而忽视了因心理紧张和精神负担而造成心理疲劳[2]。
攀岩运动属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员在训练中本身不仅具有局部肌群、关节运动大量和脑力、心理的大量消耗等特点,而且在赛场上竞争十分激烈,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运动性心理疲劳,如不及时改善,将对攀岩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产生巨大的阻力。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因素,既有生理的因素也有心理的因素;既有内在的因素又有外在的因素。在调查的基础上,从攀岩运动特点、训练环境、训练效果以及品格、情绪等方面对攀岩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特征进行探讨与分析。
以广州体育学院攀岩队现役25名大学生队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专业组队员12名,业余组队员 13名;男队员17名,女队员 8名;年龄23.24±2.63岁,最小19岁,最大28岁;从事攀岩训练1~9年不等。
2.2.1 访谈法
访谈广州体育学院和军事体育进修学院攀岩队教练员及运动员,并实际在广州体育学院攀岩队进行攀岩训练一年,深入了解攀岩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状况。
2.2.2 问卷调查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两次疲劳问卷调查,时间跨度为6周。每次均发放问卷25份,均回收25份,回收率为100%。
2.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4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选取Raedeke和Smith编制的 《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3]对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状况进行调查。
本研究依据 《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第2版)》计分方法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计算运动员心理疲劳得分:心理疲劳Z加权总分=Z成就感降低×0.47+Z情绪/体力耗竭×0.21+Z运动负评价×0.32,心理疲劳Z加权总分<-0.55为无心理疲劳,在-0.55~0.50之间为轻度心理疲劳,>0.50为严重心理疲劳[4]。通过对训练期间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得分经加权Z分换算后统计表明,所有人得分在-0.55~0.50之间,两次调查均无严重心理心理疲劳和无心理疲劳的运动员。
表1 男、女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比较统计
采用T检验对男、女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各维度得分进行统计分析表明 (见表1),两次调查测量,男、女队员 “成就感”无显著性差异 (P>0.05),“情绪/体力”无显著性差异 (P>0.05),“运动负评价”无显著性差异 (P>0.05)。说明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与性别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表2 不同组别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程度比较统计
采用T检验对专业组和业余组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各纬度得分进行统计分析表明 (见表 2),两次调查测量,专业组和业余组队员 “成就感”无显著性差异 (P>0.05),“情绪/体力”无显著性差异 (P>0.05),“运动负评价”无显著性差异 (P>0.05)。说明攀岩运动员心理疲劳与不同专业组别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4.1.1 训练中不确定因素多
攀岩属于非周期性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和激烈的比赛中,一方面受攀岩路线、运动员的技能等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因岩壁、岩点、路线的不同,攀岩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此外,在攀登的不同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情绪、瞬时的判断变化、技巧的不稳定因素等,因此,这需要承受高强度的运动负荷,运动员的情绪状态自始至终比较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消耗了人体大量的生理能量和神经能量,随着能量的耗竭,极易出现运动性心理疲劳。
4.1.2 训练环境艰苦
攀岩主要在室外训练,运动员不仅长期处于风吹日晒的环境中,而且在训练和比赛时随时会受到外来人员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这些会使运动员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紧张、心烦意乱,躁动、犹豫不决等不良的心理状态,由此而丧失训练热情,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无论是男队员或是女队员,专业组或业余组队员,同处于一个训练环境,一种训练模式,身心感受都较为相同,这可能是他们之间运动性心理疲劳无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4.1.3 训练效果不佳
攀岩训练成绩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训练年限的延长,从训练效果的角度来看,训练成绩有时候停滞不前或起伏不定。当训练效果不明显或成绩出现负增长时,运动员如果对训练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会产生怀疑,缺乏信心,丧失训练动机,从而容易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
4.2.1 心理耐受能力
美国学者格鲁波指出:“对初、中级运动员来说,80%是生物力学因素,20%是心理因素,高级运动员则相反,80%是心理因素,20%是生物力学因素。”由此可见心理因素在训练和比赛中占有相当的作用,而攀岩由于其项目的特殊性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从最初训练时克服攀岩训练的恐惧心理,到训练过程的枯燥乏味,再到比赛时克服心理紧张等,都要求运动员具有顽强的意志力。心理耐受能力主要与运动员承受一定程度的心理活动的工作量有关。如果教练员采用的训练方法、手段不科学,或者是训练内容的安排超出了运动员可以承受的心理负荷,就容易导致运动员的心理负荷过高或过低,易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
4.2.2 个性品质与情绪
攀岩属于极限运动,特别是在户外的自然岩壁攀岩过程中,自我威迫感会时常伴随始终,而对这种威迫感的认识会对攀岩运动员的技术和协调性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攀岩运动选材中,对注意品质要求很高,若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注意力的稳定性及分配、转移能力差,情绪波动比较大,甚至产生对训练和比赛的抵触情绪,在比赛中常常受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干扰,就会对攀爬线路的选择及攀爬动作的完成造成影响,无压迫性失误增多,引发懊恼、沮丧等情绪,长此以往,则容易引起心理疲劳。
4.2.3 自我效能
攀岩运动员需要有很强的主观判断能力和自信心,这也是所谓自我效能感,也就是指个体能否成功的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某种特定行为的能力的判断,若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低,在训练和比赛中会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失常,也会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
很多情况下攀岩运动员的心理疲劳是由于不断重复的长期训练所造成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可以不断改变训练方式,如准备活动的安排、训练内容的调整、技术训练形式的转变、训练气氛的调节等,以缓解训练的单调和枯燥,并帮助运动员客观现实地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并帮助其确立合理的长、短期训练目标,从而有效地抑制运动员心理疲劳的产生源头。
据有关研究指出,训练前后聆听放松音乐可以缓解运动性心理疲劳,且疗效具有累积效益[5]。放松音乐节奏较慢,能使机体处于较低的唤醒水平,有利于促进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康复。
运动员在情绪低落、心情不好的时候,首先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可以适当地减少运动量,注意自我心理状态的调适,进行积极的暗示,尽快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而教练员采取措施缓解不良情绪对训练造成的影响对于消除运动员心理疲劳也十分关键,不但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思想认识水平,还可以消除因期望不能实现而导致的心理疲劳,而且也可以有效地通过实现目标获得满足,从而激励运动员去进一步努力。
由于攀岩项目特点,攀岩运动员面对的是不仅仅生理极限的挑战,更是对自身主观判断能力和自信的严酷考验,因此在训练中,教练员应结合攀岩运动员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平时的训练比赛中加强培养攀岩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排除外界干扰因素的能力。教练员可正确利用运动员首攀或完攀时的高峰体验心态,积极引导和鼓励,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
[1]张力为主译.运动心理学-概念与应用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金湖,吴家舵.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概况[J].体育科技,2006,26(3):59~61
[3]张力为,毛志雄主编.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 (第2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4]张连成.技能类项目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评价 [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28
[5]李靖.音乐对运动训练及运动性疲劳影响的研究述评 [J].体育学刊,2006,13(5):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