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治进 邹可观
(1.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30032;2.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安徽合肥230032)
2011赛季,李娜的竞技状态爆 “红”半年,速滑收尾,战绩可以用虎头蛇尾来形容,赛季成绩榜为32胜17负[1]。年初悉尼国际赛,李娜竞技状态良好,以连胜5场战绩摘得冠军,特别在决赛中开盘0~5落后的局面下实现超级大逆转,首次获得WTA顶级巡回赛冠军。随后澳网打入决赛,虽然决赛负于克里斯特尔斯,不过亚军的成绩在当时仍创造了中国球员大满贯单打赛事中历史最佳战绩[1]。然而良好的状态并未得以延续,接下来的5站赛事均只进入第二轮,竞技状态急转直下。然而进入红土赛季的李娜又给人以惊喜,在马德里和罗马先后闯入半决赛,并以赛会6号种子的身份亮相法网并获冠军,战绩到达个人赛季和职业生涯的顶峰。以法网为分水岭,进入草地赛季,李娜的竞技状态重回低迷,荷兰全球保险集团国际赛、温布尔登公开赛均只进入第二轮,在罗杰斯杯和西南财团女子公开赛中也只进入第三轮,虽然在纽黑文公开赛打入半决赛,但随后的美网公开赛、中网公开赛首轮出局以及年终总决赛止步小组赛仍改变不了下半赛季的低迷状态。2012赛季截至6月28日李娜结束温网之旅,其上半年最好成绩是在悉尼赛和罗马赛上的亚军,而所参加的三大满贯赛事均未进入八强。伦敦奥运会,李娜肩负着国人期望在单打和双打双线作战,战绩为单打首轮出局,双打止步第二轮。然而,中国网球 “一姐”似乎完全不受奥运会战绩的影响,连续两站WTA顶级赛杀进决赛,拿下罗杰斯杯亚军,并在辛辛那提站夺冠,找回手感的速度令人咋舌,成绩飙升让人感到突然和意外。当人们包括李娜本人将目光转向一周之后揭幕的美国公开赛,期待其延续良好状态,可是无缘十六强的表现再一次验证了李娜起伏不定的竞技状态。
表1 2011赛季李娜法网夺冠前后比赛技术统计
技术统计能够数据化再现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本文以2011赛季李娜法网夺冠前后比赛技术统计资料做对比分析 (见表1)。之所以选取澳网、美网和中网的比赛数据作对比,因为所选的3项赛事场地类型均为硬地,数据具有可比性。对比三者的数据,一发成功率依次为72%、61%、58%呈下降趋势,双误明显增多,说明体能和心态起伏很大,一发得分率下降明显,在制胜分的把握上更是从澳网的33次降到中网的9次。以上数据说明李娜在赛季初和赛季末的竞技状态判若两人。
WTA世界排名是指女子职业球员在过去52个星期内17项成绩最好的赛事中获得的积分总和[2]。它是衡量网球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客观指标。表2列举了李娜从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的世界排名变化情况,它反映了李娜近两赛季以来的整体竞技状态。虽然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李娜的世界排名基本处于前十位置,但由于竞技状态的不稳定,导致排名波动明显。
表2 李娜2011~2012年WTA世界排名变化情况
2.1.1 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与同级别选手存在差距
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 (Yerkes&Dodson,1908)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3]。网球运动要求运动员自控能力强、心态稳定,有较强的自信心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作为WTA排名靠前的选手,李娜情绪调控能力与同级别选手相比有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心理波动较大,心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有例为证,在2012年澳网比赛中,李娜以5号种子身份参赛,在8强争夺战中第二盘连丢四个赛点不敌11号选手克里斯特尔斯无缘八强。此战中,对手一度崴伤脚踝,治疗后重回赛场的克里斯特尔斯表现依旧沉着,不断调整战术来应对不利局面。李娜虽先赢一盘,第二盘以5比2领先的情况下却被对手翻盘。第三盘李娜一直无法走出上一盘失利阴影,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失误频频导致最终输掉比赛。在整场比赛中,李娜的动机水平在开局保持在一个适中水平,随着对手受伤,李娜想尽快拿下比赛,情绪动机水平过高,而在被对手翻盘情况之下动机水平又出现了过低的状况,过高过低的动机水平导致李娜输掉了一场在外界看来不应该输掉的比赛。相对于李娜,克里斯特斯的动机水平始终保持平稳,即使在受伤情况之下心理调整速度也明显比李娜要好。
笔者以为,一名网球运动员在赛场上动机水平至少同以下两种因素有关:一是参加关键比赛的场次。自2005~2012年,李娜参加大满贯赛事进入8强的次数为6次,冠、亚军各1次,相比之下,克里斯特尔斯在此期间大满贯赛事进入8强次数为10次,冠军4次。可见,李娜处理关键场次经验方面略显不足,其对情绪的把控上与同级别选手比较存在差距。二是自身的性格因素。尽管李娜敢说敢做的性格特点被外界贴上极富个性的标签,然而这种个性利弊相当,当比赛能按照自己预定节奏进行时,进展非常顺利,相关技术统计也会占据一定优势;相反,如果场面被对手控制时,会出现情绪波动,并且这种不良情绪会影响接下来的比赛。
2.1.2 技战术受制于非受迫性失误
从技术打法上看,李娜擅长底线进攻型打法,主要得分手段依靠底线进攻,在底线进攻占驻主流的当今职业女子网坛,李娜不落下风,2011年法网的成功即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底线型打法运动员必须控制好非受迫性失误,纳达尔在法网7次封王就得益于此。李娜的胜负往往与非受迫性失误差的多少成反比,而与主动得分差的多少无关,网球比赛中的非受迫性失误直接关系到比赛的比分,所以,越少的非受迫性失误代表越好的竞技状态[4]。然而,控制非受迫性失误必须要稳定的心理状态,李娜在落后的情况下对底线相持球的处理上过于草率,轻易变线,反而导致轻易丢分。此外,李娜底线攻击型打法要求有良好的体能状态作保证,面对年轻选手的冲击,李娜优势不再,尽管也尝试上网战术,但是在已成型的底线技术上只能锦上添花而已。此外,自进入WTA前10之后,李娜的打法逐渐被对手研究并适应,这也是导致战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2.1.3 来自赛场外的各种压力
作为一名职业球员,来自赛场内外的压力会伴随其整个职业生涯,一般规律是,在成绩斐然时,外界和媒体都会高唱赞歌;在成绩下滑时,质疑声不绝于耳。一名成功的职业运动员,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艺之外,良好的人格展示,淡定、谦虚、有亲和力的处事风格,同媒体和所在国家有关组织处理好关系的能力等一样不可缺少。李娜作为中国乃至亚洲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在处理赛场外的压力方面同世界其他优秀职业选手存在差距,而这种面对来自赛场外的压力的处理不当直接影响到李娜的竞技状态。
信息沟通机制不畅导致了李娜与媒体、观众之间存在误解,尤其在李娜竞技状态起伏时,这种误解加大了李娜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导致其竞技状态的不稳定。2012年法网输给资格赛选手舍夫多娃,大约有5000万中国球迷通过电视或网络观看了比赛。赛后发布会上被问到失利一事时,李娜显然因为压力过大而有些失控,“我只是输了一场比赛而已,你们不要试着刁难我,我会尽力找出失利的原因。”上述言论可视为李娜对来自外界压力的一种应激反应。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李娜面对各种争议,作为从举国体制环境下 “单飞”出来的职业运动员,难以保持外国职业选手那份淡定和从容,对李娜的竞技状态构成了一定影响。
2.2.1 频繁参加商业活动
网球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运动,过度密集的赛程和数不胜数的商业互动之间,必须找到平衡点,否则会严重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4]。继姚明、刘翔之后,李娜作为中国具世界影响力运动员的杰出代表,自然成为媒体和赞助商的新宠,作为职业体育来说这一点无可厚非,它进一步实现了运动员的商业价值。李娜在法网成功无疑刺激了国际知名企业的神经,法网夺冠后,李娜签约赞助商达到9家之多 (国际一流球员的商业签单上限一般为7个)。如此多的商业合同势必占去李娜大块的训练时间,2011年法网夺冠回国后,李娜坦言有近7周时间没有系统训练,大量时间用来应酬、庆功、拍摄广告、出席商业活动等,运动状态无法保证,这成为李娜状态起伏的另一重要因素。
2.2.2 年龄偏大、伤病困扰
年龄和伤病成为影响李娜竞技状态的两大无法逾越的因素。年龄方面,年满30岁李娜不可能在一个赛季都保持良好状态,一般赛季初战绩优于赛季末,如澳网2011年打进决赛,2012年进16强,因为澳网之前有近两个月的 “冬歇期”可以进行调整。伤病方面,2004年膝盖伤病休战 25个月,2007年肋伤迫使放弃了温网,2009年膝盖伤病发作在德国接受第3次手术,2010年李娜杀入澳网女单四强,然而随之而来的伤病使其遭受连败。2011年美网比赛期间,长期困扰李娜的右膝伤又有复发之势,为保险起见,她退出东京赛,让右膝有足够的时间休养[5]。这些足以说明伤病已经成为李娜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
[1]搜狐网.李娜赛季全回顾 [EB/OL].http://sports.sohu.com/20111029/n323796732.shtml
[2]百度百科.国际女子职业网联 [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2076.htm#4
[3]百度百科.耶克斯-多德森定律[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644643.htm
[4]杜绍辉.对 2011赛季李娜状态起伏原因的分析 [J].体育学研究,2011,11:233
[5]张斐.法网夺冠后李娜竞技状态下滑的多重原因分析 [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