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师生关系是教育大厦的基石。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施和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仅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社会大环境等有关,还与师生的状态及其相互关系有联系。因此,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有着不可低估意义,它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石和必要条件。
关键词:师生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
收稿日期:2011-12-16
作者简介:余赛凤(1986-),女,湖北蕲春人,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和构建下,积极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的规律,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共同推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对主要矛盾。只有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师生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发挥作用,取得理想成果。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教学效果。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提升途径中,师生关系应是一个不被忽视的角度。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可以说,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筹码之一。
第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祖国和党、国家以及人民都怀有深厚的感情,拥有较为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和较高的政治觉悟。一名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仅仅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具备深厚渊博的知识。具备渊博知识的教师更多得到的是学生的钦佩,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需要有令学生尊敬和爱戴的人格魅力,风趣幽默、和蔼可亲、道德高尚、言行一致等等优良品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得到学生敬仰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楷模。
第二,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进行。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起友好互信关系,学生则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学生对教师产生信赖,这样也更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样一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会由于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而顺利进行。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时代,教师权威受到挑战
德国教育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曾断言,除了教师威信,学生不再重视任何其他的意见。由此可见,教师威信对教学实效化的推动意义。我国教师在传统社会拥有极高的威信,这与过去传统社会中教师是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不无关系。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来源,据第二十八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这表明,年轻的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当今,不少学生早已学会利用互联网来寻找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甚至很多大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都远远超过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大量的信息,从而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于是,教师“知识霸权”地位开始动摇,从而导致教师威信发生动摇。
(二)师生关系的冷漠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的冷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师生交往渠道单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的接触大都是基于课堂上的,课下很少有所交流与沟通,而大多数高校存在大班授课的现象,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交往也大都停留在单向化,即,教师在课堂中尽力讲授自己的教学内容,而在大班授课的情况下,教师组织管理课堂难度加大,不少学生在下面随心所欲的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整体而言,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少之又少。第二,师生之间情感疏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归根结底来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而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寓教于无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而在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不了解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和实际生活学习情况,依靠自己的权力或权威硬性的灌输理论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师生之间难以建立起沟通和交流,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以为然,而教师看到学生学习态度出现偏差,也对学生疾言厉色,让师生关系更├涞。
三、构建和谐友好型师生关系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是良师,更要是益友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给学生解决的是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个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的问题。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离开了父母的指导,仍处于尚不够成熟的阶段,在生活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困惑,而学生的种种困惑,或者理解不通,或者对这门课程有何看法和见解都应该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状况,弄清学生的困惑和真实想法,我们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弄清学生真实想法的最好途径就是和学生诚恳的对话,摒弃传统的教师高高在上的心理优势,平等的对待学生,既是良师更是益友,恳切的与学生倾谈,争取到学生的信任,让学生能畅所欲言;而不要时刻摆出教师架子,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架子,逮住机会就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一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形成了良好和谐的关系,对有效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知识体系应涵盖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伦理学等等多学科知识,涉及党政、外交、经济、军事、民族等各方面问题。当前大学生普遍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问题,对于一些问题可能会出现迷惑,这就需要教师的有效解答;而各种社会焦点问题的深刻剖析离不开这些知识的深厚储备。同时,具备渊博知识的教师更多得到的是学生的钦佩,而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还需要有令学生尊敬和爱戴的人格魅力,风趣幽默、和蔼可亲、道德高尚、言行一致等等优良品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不仅赢得了学生的仰慕,还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总而言之,拥有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厚渊博的知识并且具有良好人格的教师必然能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教师也应该学会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交流交往中,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该引导的引导,该疏通的疏通,该严肃对待的严肃对待,该活泼的时候活泼,如此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愿意亲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而,自己的思想、言行受到教师的有效影响,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多数人一听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几个字,大脑马上就浮现出一个严肃的画面,单方面认为,这门课程是一个很沉闷严肃的课程。教师板上钉钉、头头是道、斩钉截铁,学生毕恭毕敬、循规蹈矩、恭顺温从,没有丝毫的疑问,“温顺地”听着教师的说教。也许“沉闷、严肃、单调、枯燥”这四个词是大多数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印象。沉闷单调的课堂气氛只会让听者厌倦麻木,对课堂产生“免疫力”、“抗体”。如此课堂持续下去,这门课程就失去了开设的意义。
事实上,关心关注国家建设、关心民生、视野开阔的学生对现实现象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一定的疑问。但是由于课堂上缺乏民主氛围,教师有着无上的权威,学生有疑问不敢轻易提出,有话不敢直接讲出来,致使教师错失了解学生真实想法的良机,学生失去解除心中疑惑,一吐为快的机会,更会错误地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给学生“洗脑”的工具。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一吐心中的疑惑和不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开展教学工作,这样能很好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而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需具备以下几个基本条件:第一,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学生只有充分信任教师,才会将心中的疑惑毫无后顾之忧地大胆吐出来。而教师应该信任我们的学生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不要轻易对学生的想法下结论,更不要对学生的某些较为偏激的想法横加指责,而是善于正确的引导其思想转入正面,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第二,师生之间建立起朋友关系。教师不仅将自己当做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更应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与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更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真诚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教师与学生建立感情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中间必定要经历一定的过程,要时常与学生打交道。而教师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在与学生建立感情的过程中避免对学生进行一味的道德宣讲,真正做到重视情感交流,实现师生互动,重视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对相关事件的看法。教师学会在交往中树立自己的威信,用深厚的理论功底来使学生折服,用独特精辟的个人看法让学生信服,用风趣幽默的话语使学生在欢乐中接受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全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当成一个和学生交往、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教师与学生可以展开积极热烈的讨论;在这个平台里,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综合素养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生愿意亲之、信之,如此定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参考文献
[1]林庭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现代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蔡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郭倩倩.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4]盛海英,杜海燕,曹毅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
[5]傅琛,郑赛珠.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情感投入[J].江西教育,2005,(21).
[6]于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责任编辑:王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