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鸿恩
美国房地产,跟中国的不一样,那里也没有所谓的“中国特色”。
其一,房子类型不同。美国房子大多数是独立房子,有车库,有壁炉,前有草坪,后有花园。也有一些是城市屋,类似国内的连体别墅。但美国很少有国内的公寓房出售,美国的公寓房通常是出租的。
其二,绝大多数上市的房子都是旧房子。美国的地皮为屋主永久拥有,所以有些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级别的房子照样能上市出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每个月,旧房子的成交数大约为500万套,而新房子只有30万套左右。
其三,价格是大多数人都能够负担得起的。美国人在家庭财政上强调“三分之一定律”,即每月的房贷月供不能超过家庭月收入的三分之一。2011年9月,美国新房子的中间价是20.44万美元,首付比例通常为百分之二十,30年固定的房贷利率约为百分之四,算下来,美国家庭的月供(本金+利息)约为765美元。这个价格即使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每月全家收入为2300美元)都能够买得起。当然,大城市的房子要贵得多,比如首府华盛顿地区,新房子可能要60多万美元,那么每月全家收入就得7000多美元。
其四,美国没有蛊惑人心的对“刚性需求”的造势。人人都需要住房子,这可以说是刚性需求,但买房子未必是。找对象时,没有一个美国姑娘(或者她妈妈)提“必须要有房子”的刚性条件。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拥有自己的房子,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租房子住,绝大多数是租公寓。
其五,美国人不炒房。原因可能是:第一,美国屋主必须交房产税,各州的税率均不同,大约为房子价值的百分之二左右。所以,房价涨了,房产税跟着上调,这对投资房产的人来说并不划算。第二,房子成交,卖主要付百分之六的佣金,买主要付各种过户费用。第三,也许是最重要的,就是政府不卖地,土地是私人拥有的,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上梁正,下梁也就不会歪。
其六,美国成交的房子都是马上能够入住的,全都是装修过的,空调、冰箱、炉灶、浴室、热水器等都是法律规定必须配套的,没有类似国内的“清水房”。另外,面积只算房间内的面积,楼梯、走道什么的,都不算面积,也就是说,你可以用卷尺自己量房型面积,卖主很难蒙人。
因为美国人不炒房,所以他们实在看不懂中国人光凭模型就会受“震撼”而拍板买下上百万元的房子(公寓),甚至还有连夜排队好像抢购白菜似的情形。如此的“追捧”现象,美国从来没有出现过。加拿大温哥华倒是有过排队买期房的报道,但排队的是清一色的中国人。
但在几年前,美国的许多银行开始违背“三分之一定律”,贷款给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后来许多人无力还贷,银行收去房子,低价拍卖。美国房价已连续五年下跌,最惨的地区跌去一大半。不过,愿赌服输,我在美国还没有听说过什么“退房”的新闻。
不管在哪个国家,经济规律都是不可抗拒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国内房价已经开始掉头往下。但降到什么价格才算合理?建议国内购房者不妨参照三分之一定律算一算吧。
博主简介:英语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