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

2012-02-27 08:31曾年菊王芳童晓轩刘燕青张依蕾孙娟娟曹芳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2年8期
关键词:挫裂伤治疗师颅脑

曾年菊,王芳,童晓轩,刘燕青,张依蕾,孙娟娟,曹芳芳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发病率每年约180/10万~250/10万[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约占颅脑损伤患者的13%~21%,多发于青壮年,病死率高达30%~50%[2]。受伤后生活能力差,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3],如何最大程度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及生活能力,回归社会已经成为康复科关注的焦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1年5月湖南省博爱康复医院神经康复病区收治120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男性94例,女性26例;年龄17~70岁,平均(36.3±11.5)岁。入选标准:①均有明确外伤史,且经体格检查及头颅CT、MRI检查确诊;②病程<1年;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6~8分,伤后昏迷6 h以上,伤后24 h以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或GCS评分3~5分。排除标准:①并发其他脏器严重损伤的多发伤;②外伤后1个月内死亡。

根据系统康复治疗时病程的长短,分为:①病程<1个月组(G1,n=30):其中男性24例,女性6例;10~30岁3例,30~50岁20例,50~70岁7例;脑干损伤4例,脑挫裂伤15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1例;GCS 3~5分12例,6~8分18例;②病程1~3个月组(G2,n=30):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10~30岁1例,30~50岁16例,50~70岁13例;脑干损伤5例,脑挫裂伤8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8例;GCS 3~5分11例,6~8分19例;③病程3~6个月组(G3,n=30):其中男性25例,女性5例;10~30岁4例,30~50岁20例,50~70岁6例;脑干损伤9例,脑挫裂伤8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10例;GCS 3~5分13例,6~8分17例;④病程6~12个月组(G4,n=30):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30~50岁23例,50~70岁7例;脑干损伤7例,脑挫裂伤6例,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8例;GCS 3~5分10例,6~8分20例。各组性别、年龄、病种及GC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4组均采用康复科常规治疗,如常规药物、胃肠营养、高压氧等治疗。

1.2.2 康复训练 以康复医师为核心,组成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中医针灸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参加的康复治疗组,实行系统康复治疗。包括:①运动治疗:协助患者健侧到患侧的翻身,逐步恢复后进行患侧肘关节屈曲、伸展运动,前臂的旋前、旋后运动,腕关节的腕背伸、桡侧偏及尺侧运动,手掌、指关节分合运动,手握拳、展开运动。每次30 min,每天2次。主动活动进行卧位、坐位、站位的转换,在家属搀扶下上下楼梯。逐步进行平衡训练,从无扶助的坐位平衡训练到站立的平衡训练。②日常生活训练:从家属协助吃饭、穿衣、脱衣、梳洗、个人卫生、大小便、散步到个人独立完成日常生活训练。③认知功能训练:主要包括时间、空间的定向力,声音、触觉引发的注意力训练,手眼的协调能力,背诵和讲故事等记忆力训练。④心理言语支持:昏迷期患者予以声音刺激,请家属积极配合,亲情呼唤,清醒后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消除不良心理情绪,以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面对疾病和治疗。通过讲述病友成功康复的案例,提高患者信心和决心。⑤中医针灸:针灸穴位刺激:刺激人中、合谷、内关、百会、印堂等穴位,每天2次,由轻刺激逐渐增强到强刺激[4]。

1.3 评价方法 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评分法(FMA)进行评定;ADL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法进行评定[5]。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由同一名康复师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4组治疗后FMA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无论是康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还是日常生活能力,G1组提高最快,G2、G3、G4组依次(P<0.05)。即综合康复治疗越早介入,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越快,疗效越好。见表1、表2。

表1 4组治疗前后FMA评分

表2 4组治疗前后MBI评分

3 讨论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占全身各部位创伤总数的20%,病死率居首位。而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幸存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社会均造成很大的伤害和压力。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恢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起重要作用[6],早期康复措施不但对患者今后的功能恢复具有关键性意义,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有学者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发病1年以后进入恢复的“平台期”,不会出现明显的改善[7],故我们入选的病例暂为病程1年以内。目前普遍主张颅脑损伤后康复治疗介入应尽可能早[8]。我们的研究也证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当提倡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早期训练从患者住院病情稳定即可开始。早期被动运动,活动关节,防止关节挛缩,加强肌肉锻炼,有利于畅通血液循环,维持肌肉正常的新陈代谢,并防止肢体的废用性萎缩;积极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运动,通过练习行走,可防止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坠积性肺炎,增加肠蠕动,防止卧床引起的便秘等;日常生活的训练可使患者基本生活自理,减轻家人负担;颅脑损伤后通常会遗留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计算力下降,可通过系统的认知康复训练,使患者逐步恢复从前的认知,让其尽早步入正常人的行列;伤后患者内心仍存在相当长时间的不适应期,焦虑、恐惧、担心等负面情绪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和疗效,系统而专业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及时消除消极情绪,并通过相互比较,患者之间的相互鼓励等方式;中医学认为,脑为“元神之府”,颅脑损伤后,淤血积于脑络,扰乱神明,故针灸疏通经络,中药口服活血化瘀,改善脑循环。

系统的康复治疗尽早行进的同时,需要注意:①康复强度因人而异,注意训练力度、强度,防止继发性损伤;②及时由患者主动训练,预防患者的依赖性过强;③定期开设评价会,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疗效,及时调整具体的康复方案。

[1]Bruns JJr,Hauser WA.The epidemiology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areview[J].Epilepsia,2003,44(Suppl 10):2-10.

[2]江基尧,朱诚,罗其中.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4.

[3]胡继实,朱新洪,王峰,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2):162-164.

[4]贾敬俊,孙建,韩建兰.不同时期康复训练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2.

[5]恽晓平.康复疗法评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93-396.

[6]覃丽红,刘丽萍.早期康复干预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05,5(3):403-404.

[7]Luerssen TG,Klauber MR,Roberts A.Long-term outcome after severe head injury[J].Br Med J,1979,2:l533-1538.

[8]Novack TA,Bush BA,Meythaler JM,et al.Outcom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pathway analysis of contributions from premorbid,injury severity,and recovery variables[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1,82(3):300-305.

猜你喜欢
挫裂伤治疗师颅脑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的表达变化特征
[失眠男女]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