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论杜威政治哲学的归属定位问题

2012-02-18 05:29孔祥田
江西社会科学 2012年1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杜威自由主义

■孔祥田 刘 畅

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
——论杜威政治哲学的归属定位问题

■孔祥田 刘 畅

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杜威;政治哲学

关于杜威在政治观点上是属于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学术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杜威从属于自由主义;另一种观点认为,杜威从属于社群主义。本文从杜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的逻辑进行分析,对其核心政治哲学给予分析,在西方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新进行审视,尝试在此问题上给予一种解读。

一、杜威与社群主义

杜威的新个人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思想对于后来兴起的社群主义有着巨大的影响,社群主义的基本社会主张也体现了杜威思想对于他们的启发。其新个人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所内含的民主观念与社群主义的基本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具有很多相同点,尤其是在民主的体现方式、存在范围和民主精神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二者都存在着许多共性。

杜威去世20年之后,其哲学思想又重新走进美国人们的生活。也可以说,经过将近20年的哲学“专业化”之后,人们越来越不满对现实生活视而不见的“学院哲学”,他们不可避免地和自然而然地“怀念”与现实、科学、政治有密切联系的“杜威式”、“非专业化”、“大众化”、“实用化”的哲学。于是,杜威的经验生活哲学重新引起美国人的注意,人们出于文化传统无法忘记这么一个哲学家的伟大思想:“它(实用主义,作者注)肯定,哲学的目的与职责正是哲学传统中的一个流派所提倡的追求智慧——即那些用以指导人类集体活动的目的与价值。它(实用主义,作者注)主张,不是对永恒和普遍实在的把握,而是对科学的方法与最好的科学知识之结论的运用,为从事此种追求提供了手段。它(实用主义,作者注)主张,现存于这种运用中的种种局限应予克服,方法是把在物理与生物领域中经过检验的科学方法,推广应用到社会与日常的人类事务中去。”[1](P231)

社群主义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派,它是由许多学者构成的围绕社群问题进行讨论的学术群体。因此,社群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它对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提出批评,提倡建立这样一种“共同体”,其中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价值、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度的认同。其主张基本上与杜威当年提倡的新个人主义理念基本一致。社群主义思想的兴起是杜威哲学再次受到重视的主要原因。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许多学者对美国社会中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道德的沦丧和迷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省。针对宪政民主的官僚主义化和形式主义化,针对原子式的个人在庞大的国家机器与经济组织压迫下日益无能为力的处境,同时也针对人际关系的疏离、共同价值观的解体与衰落,社群主义者强烈呼吁要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重建共同体,为人们营造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家园。“从政治和伦理的角度说,对个人主义的这种反思和批判所产生的思想成果就是社群主义的道德和政治理想在美国的兴起。”[2]针对现代社会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社群主义者强调,应该用社群主义的观点来处理这个时代所有重大的社会、道德和法律问题。杜威的上述观点提出几十年以后,许多社群主义者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杜威的有浓厚社群主义色彩的新自由主义,他们确信,杜威的自由主义是真正的自由主义,它对于生活的真正内容有一个全方位的、整体的理解。究其原因,社群主义的兴起,是对杜威的新个人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历史回应。

社群主义者认为,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无论作为政治经济理论,还是认识论,抑或伦理学,都误解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绝大多数社群主义者坚持,个人仅仅作为社会的成员而存在,作为个人,其真正的满足只能来自社会给个人的生活所赋予的意义。他们认为,共同体就是拥有某种共同价值、共同规范和共同目标的实体,任何个人在现代社会中都归属于一定的共同体;共同体是人类善良生活的基础,一个没有共同体生活的社会不会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并用这种共同的“善”来界定共同体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拒斥原子式的个人主义,倡导对社会利益的关注,重视社会公共道德价值观的建设,强调政治共同体的建设,寻求社会关系连接的纽带,清除导致公共生活解体的危险,建构社会共享的道德理想,约束极端个人主义对公民道德的侵蚀。当代共同体主义注重公益目标,强调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调节和干预,主张应该从新自由主义的权利政治向公益政治过渡。所以,社群主义在根本上乃是主张社会不是权利之个人通过契约形成的结合体,而毋宁是人们因共享相同的习俗、信念和道德观等价值观而结合的共同体。

这种主张无疑与杜威的新个人主义和民主共同体的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在对杜威的哲学遗产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杜威的大共同体 (亦即杜威的民主共同体)的构想。也可以说,西方许多学者就是因为杜威的民主共同体理论而把杜威称为社群主义者或社群主义的自由主义者的。

我们认为,杜威的政治哲学与社群主义在以下三点具有某些共同点,当然,二者之间并不是只有这三个共同点。我们仅仅借此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共同话语,以及杜威政治哲学对当代政治社会思潮的影响。

首先,在个人自由和平等的诠释中,杜威和社群主义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在西方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来理解个人自由和平等这两个概念,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社群主义的思想是对杜威思想的历史性回应。社群主义者大都认为,自由并不是脱离社会约束,也不是终结于涣散或者无政府状态,自由是个人潜能的释放和实现,而这种释放和实现只能发生在与他人的丰富而多样的关系和合作中。这种分享是平等的,因为它只是以需要和能力的使用来度量。因此,所谓平等绝对不能被理解为数学和物理学意义上的等量,它不是均分,是表示对每一个人的特殊需要同样的关注,而不去仅仅关注生理和心理上的不平等,这种主张无疑和杜威是一致的。关于平等的学说,“绝无它的某些批评者所设想的那种意义。它从未主张自然禀赋上的平等。它是一个道德上的、政治上的和法律上的原则,而不是一个心理的原则”[3](P47)。

其次,在共同体意识需要培养方面,杜威和社群主义也有着共同点。杜威坚持以教育作为培养共同体意识的最好的方式。杜威主张:个人需要共同体,自由的共同体是由联合的、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个人构成的。对于个人成长和共同体的关系,杜威认为:“我得重申,最为糟糕的,是置紧迫的问题于不顾,忽视适合民主社会的独特社会方向这一迫切要求;而这种独特的社会方向,来源于对共同利益和社会责任所作的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领悟和理解,个人只有尝试性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行为之中,才能达到这种领悟和理解。”[1](P228)具有浓厚的杜威哲学色彩的查尔斯·泰勒认为:社群主义不是像许多人所误认的那样,是反个人主义的,而是和个人主义的发展相得益彰的。

再次,在如何对待公共利益方面,杜威的政治哲学和共同体主义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共同体主义批评传统自由主义者对国家“排除理想”、“立场中立”的思想,认为公民的美德和善行是促进公共利益的基础,但公民的美德及其意识不是生来就拥有的,也不是自发地产生的,而是在社会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是通过教育这种主要的形式获得的。国家有责任也有能力对公民进行这种道德教育,实现社会的公共利益。共同体主义者十分重视把政治权利界定为个人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因而把个人广泛的政治参与当作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并且强调只有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个人的权利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二、杜威与自由主义

从总体来分析,杜威政治哲学思想基础的核心理念是自由主义或者是新自由主义。其政治思想就是建立在对传统自由观和旧个人主义的批判中所形成的新自由主义和新个人主义的基础之上的,他对于新自由主义和新个人主义的理解决定了其政治思想的意义与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杜威的民主思想也属于民主自由主义或者自由主义民主的范畴,其政治哲学是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

杜威的新自由主义和新个人主义强调社会公共利益,重视“主体间性”的交流、合作与协调,这与当代新自由主义无疑具有很多的相同之处。这是对传统自由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他对个人主义的基本判断,对自由主义发展的历史考察,对自由、平等和民主之间关系的论证,以及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规律的独特理解,都充分表达了他鲜明的自由主义立场。

作为实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杜威坚决捍卫个人主义、自由和民主的基本价值观,并且以强烈的行动哲学论证这些基本价值在现实制度中的实现,包括在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内逐步的改良来实现。

杜威是把实用主义与自由主义在政治社会领域紧密结合的思想家,其社会历史观也十分充分地反映了他的政治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与历史上其他自由主义者相比,杜威的自由主义的特色是强调自由与平等的融合。同时,他对自由主义的贡献还在于他对文化多元论和社会改良主义的思考,对自由与民主的关系的探讨,极力追求一种以平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这些都使他成为美国现代政治自由主义的重要鼓吹者和普及者。

从政治学说对自由的分类来看,杜威所极力主张的这种“自由”属于“积极自由”范畴,他的这种自由主张反映了时代变化及自由主义顺应时代潮流的历史转型。因此,杜威把他的理论也称为新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在个人经验尤其是在所谓“公民自由”领域,经济上的放任主义原则对他实际上仍然有效。他的“修正”表现在:公民自由权从形而上学的自然权利变成了公民对社会的道德要求,这种要求是社会不能拒绝的。社会“应当”给人们各种尝试的机会。因而,自由是个人的权利,更是社会的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基本政治倾向,在政治哲学领域一直占据着无可动摇的地位。罗尔斯放弃了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功利主义传统,而立足于契约论和康德的自由主义哲学,用理性选择的新方法赋予传统社会契约论以新的活力和含义,成为“新自由主义”的代表。这种“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是:必须给正义、公平和个人权利以优先的地位;公民在公正的宪法和法律框架内合理追逐个人的价值与目标,而不与他人的自由相冲突;限制国家公共政治生活的范围,扩大个人自由活动和个人私生活的范围;强调和谐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生活。很显然,这种理论形态上的“新自由主义”和杜威的“新自由主义”在主要的理论观点上具有很多共性。

三、杜威政治哲学的核心政治信仰是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是“一种基本的政治信念,一种哲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社会体制构建和政策取向。它还是一种宽容异己、兼容并包的生活方式。它把自由当作政府的基本方法和政策,社会的组织原则以及个人和社区(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其价值诉求也是多元主义的”[4](P1)。由此,我们把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自由主义把自由价值置于其他价值之上;强调要尊重个人的权利和个人对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不可轻信和迷信权力和权威,坚持宽容和民主政治;在尊重真理和理性的同时,也要坚持价值观的多元主义,学会妥协和保持理性地批判精神。这些可谓自由主义的精华所在[5](P4)。坚持自由的经济政策只是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的一个具体结论,而自由主义的哲学分析方法、基本信念的核心理念才是其最具生命力的成分。

从社群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和过程来分析,社群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发展到极端的产物,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一种批判性回应,也是对传统个人主义的一种调整和反应。它力图把共同体利益和构成联系纽带的公共价值观放置在政治话语的中心。在强劲的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语境中形成的共同体主义在形式上是修正性的,其批判性远远超过其建设性。共同体主义的理论价值只有在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极端发达的前提下才得以凸现,它本身的理论缺陷只有通过自由主义才能够得到补偿。恰恰是自由主义的充分发展,强调共同体精神才有健康发展的可能;恰恰是足够的自由,才有必要强调社会的整合并由此赋予共同体主义存续的弹性发展空间。共同体主义不是取代自由主义,而是对自由主义的片面性的补充。自由主义的充分发展为其复兴提供了可能性,是其复兴的基础;而个人主义的发展所产生的纠偏需求则为其复兴提供了必然性,并为其批判性话语提供了存续空间。

在强调个人的社会性上,在强调社会利益与共同理想上,在强调社会成员充分的交流合作与基层民主上,在强调共同体生活中的分享、合作和参与上,当今的社群主义者忠实地继承了杜威的“新个人主义”与“作为生活方式的民主”的基本政治理念。他们倡导扩大政治生活的范围,增加公共利益,主张包括国家在内的各种政治共同体都应该在保护和促进公民的公共利益方面更加有所作为。这些主张同杜威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

如果自由主义意味着自由、正义、平等、法治的话,那么,当今的社群主义者并不是反自由主义的,而他们本身就是自由主义者。胡适对杜威政治思想的解读可以反映其自由主义的立场。“总结起来,自由主义的第一个意义是自由,第二个意义是民主,第三个意义是容忍——容忍反对党,第四个意义是和平的渐进的改革。”[5](P436)如果社群主义者真的在批评某些自由主义的信条,那么,人们也不能得出他们拒绝或者不赞赏自由主义的主要理想和制度的结论。自由主义是他们共同的信仰。从这个意义上,当代学者塞尔兹尼克提出:我们是或者应当是“社群主义的自由主义者”,或者,如果你们喜欢的话,是“自由主义的社群主义者”。他进而提出,杜威就是这样一位社群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他非常清楚地重申:“认真地看待共同体就是对我们所作所为的后果负责任。这就是约翰·杜威社群主义的自由主义的一大中心论题。”[6](P15)所以,离开自由主义就无法真正理解社群主义,离开自由主义来谈论社群主义就会发生灾难性的时代错位。

因此,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与信仰是我们理解杜威政治哲学的本质层面,社群主义思想仅仅是其自由主义思想在形式上的表层表达。我们如果从整体上来理解杜威的政治哲学思想,必须在这种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交叉视阈中给予审视,并结合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与传统政治信仰的背景才能够深刻领会其政治哲学的深层内涵。

[1](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2]王成兵.杜威哲学的复兴及其原因[J].学术论坛,2002,(1).

[3](美)杜威.自由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顾肃.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5]胡适.自由主义[A].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M].葛懋春,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6]A.J.Ayer,The Origins of Pragmatism Macmillan,1968.

杜威在政治观点上是属于自由主义还是社群主义阵营,当前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但绝大多数学者,即使是很多西方学者,均把其划到社群主义阵营。从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逻辑来看,自由主义的基本理念是西方政治哲学信仰的主流。从杜威政治哲学的理论来源及内在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来看,杜威政治思想在形式上可以被划归社群主义阵营,但把其定性在自由主义阵营似乎更符合其理论的最终价值取向。

B712.51

A

1004-518X(2012)01-0059-04

孔祥田(1973—),男,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美国哲学;刘 畅(1989—),男,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美国哲学。(江西南昌 330022)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道德教育理论西学东渐之研究——以杜威思想的传播为视角”(项目编号:JC880027)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龚剑飞】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杜威自由主义
必须宣布新自由主义已完结。下一步何去何从?
反对自由主义
严明党的纪律,克服自由主义——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导读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让我们摇起橹来
至善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杜威传播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接受
杜威归来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知情人话杜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