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图书馆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2012-02-16 04:12徐淑云
图书馆学刊 2012年5期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基层

徐淑云

(沈阳二中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015)

徐淑云 女,硕士,馆员。

近几年,我国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势头迅猛,一大批图书馆的新馆在建或已建成[1],“让老百姓享受图书馆”、“平民图书馆、百姓大书房”等先进的办馆理念层出不穷。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一切为读者,为一切读者”为目标,以提高读者满意度为方向,以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为龙头,各级政府狠抓基层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和读者服务工作,加快传统图书馆服务向数字化图书馆服务的转型步伐,使基层读者能在更广阔的空间享受到图书馆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1 基层图书馆建设现状

我国的图书馆都是按国家的行政区设置的。除国家图书馆以外,形成了省(自治区、直辖市)馆、地区(盟、市、自治州)馆、县(旗、区)馆的4级网络。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还普遍建立了城市中的区、街道及农村中的乡镇图书馆(室),延伸为5级网络。

从发展水平看,国家、省、市及经济较发达区县图书馆发展水平较好,而县以下乡镇及社区图书馆是发展的薄弱环节。笔者所指的基层图书馆主要是县以及县区以下的乡镇、社区图书馆。我国基层图书馆建设总体而言普遍发展滞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地域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沿海好于内地、城市好于农村。

图书馆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标志,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文化素养、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我国县以下地区是文化教育的薄弱环节,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乡镇图书馆的发展远未达到理想的目标,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1 数量明显不足

据1997年统计,全国38200多个乡镇中,乡镇图书馆大约有10000多个,其中90%分布于华东、中南、华南、东北地区。到2002年全国还有121个县无图书馆,225个县图书馆无馆舍。

1.2 总体水平仍然很低

2001年全国有697个县级图书馆全年没有一册新书,占图书馆总数的25.9%,办馆条件好的不到1/3,多数乡镇图书馆办馆条件很差,藏书破旧过时,知识容量、信息聚散能力和服务水平都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除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外,广大西部乡镇图书馆建设几乎是一片空白。

1.3 购书经费不足,且各馆不平衡

基层图书馆普遍存在购书经费不足,且各馆增长不平衡的问题。购书经费的不足直接导致公共图书拥有量的不足,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购书经费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标准,不但影响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使图书馆工作者无所适从。

1.4 馆舍面积制约着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随着读书热潮的逐步高涨以及读者数量的日益增加,基层图书馆的馆舍面积严重不足制约着读者服务工作的拓展。馆藏文献不断增加而阅览环境却较为拥挤,使服务硬件与读者需求的矛盾日益显现。

2 基层图书馆建设的现实意义

2.1 发展基层图书馆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

自古以来,图书馆就有启迪民智、培养民主意识、提高民主素养的社会教育功能。农村图书馆是最贴近农民身边的基层图书馆,是农民最好的第二学校和培训基地,它帮助农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了解党的政策信息和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2.2 发展基层图书馆有利于促进基层文化发展

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迫切需要充实精神文化生活。但由于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极少,平时的学习和健康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在这种状态下,非常不利于农民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

2.3 发展基层图书馆有利于城乡文化的融合

农村图书馆能针对农民的思想文化落后和主体价值认同的偏差,具有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能够消除城乡文化隔阂,把农村文化中的落后成分摒弃,把勤劳善良、纯朴厚道的农村文化精华与城市文化的现代文明相融合,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与发展。

2.4 发展基层图书馆有利于保障农民知识文化权利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国家或政府为保障公民文化权利而选择的一种社会制度安排,是为公民提供获取、吸收和交流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其本质是维护文化权利平等。

3 基层图书馆建设策略

3.1 把基层图书馆的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

基层图书馆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主要内容,直接影响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主管部门要对基层图书馆的发展作出硬性规定,落实责任,结合文化先进乡镇、村的评比、检查、督促,促进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3.2 依托现有法律法规和指标,加快基层图书馆建设

完善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法律制度是不少发达国家为基层图书馆的发展所采取的措施。我国的《图书馆法》也已被列为“十一五”期间立法项目。

3.3 进一步明确基层图书馆建设主体

明确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主体有利于基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于良芝等认为,将大城市的区政府界定为全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将中小城市的市政府界定为整个城区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将县政府界定为全县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这些不同主体的明确,有利于中心馆和实体分馆的建设和规划。

3.4 多方募集资金,逐步建立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

加大政府对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投资力度,三级投入,集中管理。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如果将所需新馆建设投资、管理人员工资及购书等业务活动费按照一定比例列入财政预算,基层图书馆就会拥有一个稳固的财源,能够保证图书馆开展工作的日常需要。

3.5 多途径发展农村图书馆

一是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依靠集体收入投资办馆。二是农民集资办馆。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在农民能够接受或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按人口或自愿捐资收取少量的图书馆办馆经费,让农民以较低的经济支出来获得较高的知识收入。三是联合办馆。包括公私合营、图企联姻、合伙办馆等。四是依馆办馆。依托大型公共图书馆的核心和调节作用在农村基层办分馆或建图书馆流动站,实行统一制度,统一管理。“文献”、“活动”双管齐下。

3.6 调整和建立评估体系

图书馆评估是评价图书馆运转情况、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基层图书馆业务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科学化,争取地方政府支持,改善办馆条件。以深圳为例,截至2005年已有381家社区图书馆通过“深圳市社区(村、居委会)图书馆达标评估标准”,今后将在人口规模15万以上街道按照县级图书馆标准建设独立的街道图书馆。

3.7 加强人员培训

为促进基层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适当引进业务水平较高的图书馆专业人员,或者开展组织参观等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图书馆现有人员的素质。2006~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了两次主要面向中西部基层公共图书馆培训的志愿者行动,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有助于提高基层图书馆服务水平。

3.8 拓展服务范围和形式

作为基层的信息资源中心,社区图书馆可提供就业、健康、法律、医疗、保险、交通、旅游、家政、财产等综合性信息服务;乡镇图书馆可以提供农业生产科技知识,提供农产品销售中介服务,参与建立农村图书情报站等工作。此外,基层图书馆在强化传统服务领域的同时,还应该开辟新领域[4]。

3.9 建设基层图书馆区域采编中心

中心的建立有利于形成布局合理的区域性文献资源体系,减少社会重复劳动,共享编目成果。前提是保证政府的首期资金投入,加强对工作人员相关业务的培训[5]。

[1]马红亚.抓住机遇完善基层图书馆建设[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9(2):7-11.

[2]龙叶,等.我国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5-12.

[3]李均宏,刘军华.从构建和谐社会探索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新模式[J].图书馆学刊,2007(4):25-28.

[4]曾赤敏,肖伟红.关于建立区域采编中心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0(4):9-13.

[5]张维英.浅议电子信息时代的基层图书馆建设[J].科技资讯,2011(3):10-15.

猜你喜欢
乡镇图书馆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基层在线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乡镇扶贫印象
图书馆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走基层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