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毅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50100)
《易·乾》“惕若”辨证
王 毅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50100)
《乾》卦九三爻辞的句读和意义历来存在争议。从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认为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运用词汇学的相关理论证明“惕若”的意思是警惕、戒惧的样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沂若”就是“斤斤”,与传世本“惕若”意义相同,也符合帛书所传达的“应时”哲学语境。
乾;惕若;戒惧;沂若
《乾》卦九三爻辞“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在断句上历来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厉”字上属还是归下。而且,对“夕惕若”的理解,也有很大分歧。
王弼注:“终日乾乾至于夕惕犹若厉也。”孔颖达疏:“‘夕惕’者,谓终竟此日后,至向夕之时,犹怀忧惕。‘若厉’者,若,如也;厉,危也。言寻常忧惧,恒如倾危,乃得无咎。谓既能如此戒慎,则无罪咎,如其不然,则有咎。”[1]以“夕惕若厉”为句,“厉”字上属。这样断句影响很大,后世多本此说。但是这样的断句不符合语言规范,也有悖于与《易经》辞例。
“夕惕若”与上文“终日乾乾”形成对文,“夕”与“终日”是时间上的相对,一晚一早。“乾”词义为“健”,重叠构成复音词,表示程度更深、更大,“乾乾”就是健而又健,即自强不息。叠音构词在《易经》常见,如谦卦初六爻辞有“谦谦”,即“谦而又谦”,意思是非常谦虚。又如履卦九二爻辞有“坦坦”,即“坦而又坦”,意思是非常平坦。“惕若”与“乾乾”相对,故而“惕若”也应该表示某种状态。
“若”在这里是助词,用作形容词词尾。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之后加上“若”,构成形容词性短语“×若”,表示某种行为状态。上古单音词占主导地位时,一个单音词加上“若”的形式逐渐凝固成表示状貌的复音词,也是词的复音化的一种方式。《易经》中,“若”共出现9次,其中充当词尾共7次,还有“颙若”、“沱若”、“嗟若2”、“发若”、“纷若”,都与“惕若”的结构相同。“惕若”,就是警觉之貌。“夕惕若”是傍晚非常警觉的意思。
《易经》中,“厉”共出现27次,皆为断辞。其中,“贞厉”共8处,“有厉”共3处,其他皆单独使用。单独使用时,与“无咎”同时出现的情况还有2处,分别是:
频复。厉,无咎。(《复·六三》)
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睽·九四》)
“厉,无咎”在《易经》中是常见的断辞。然而,自战国以降,往往以“夕惕若厉”为句,前人已提出异议。元代易学家胡炳文曰:“九三‘终日乾乾夕惕若’,皆占辞也,而象在其中。”认为“夕惕若”是占辞,应该与断辞“厉无咎”断开。从文例上看,“夕惕若”是占辞,“厉,无咎”是断辞,《乾》九三爻辞当断为“厉,无咎”。“若”字当上属。
关于“惕”的本义,《说文·心部》:“惕,敬也。从心易声。悐,或从狄。”[2]但是“敬”是多义词,有“恭敬”、“尊重”、“慎重”、“警惕”等义位,在这里“敬”用的是“警惕”义位,后来此义位追加义符“言”,写作“警”。有字书为证。《释名》:“敬,警也。恒自肃警也。”[3]《玉篇》:“敬,恭也,慎也。”[4]先秦古书中“敬”常见“警惕”义,故训以为通“警”。
《诗·大雅·常武》:“既敬既戒。”郑笺:“敬之言警也。”[5]
《诗·周颂·敬之》:“敬之敬之。”马瑞辰通释:“敬之本义即警也。”[6]
《管子·小问》:“敬之以礼乐。”张佩纶云:“敬、警通。”[7]
其实,“警”是“敬”的后起分化字,表示“警惕”义。所以,“惕”的本义是“警惕、戒惧”。
金文中,蔡侯尊铭文有“不惕”,“惕”义为“戒惧”。戴家祥认为此“与《汉书·王商传》‘无惕心忧’同,即怵惕忧惧之义。”[8]
先秦传世文献中,“惕”多用本义“戒惧”。
《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孔安国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思所以免其过悔。”[9]
《书·盘庚》:“不惕予一人。”江声集注音疏:“惕,敬惧也。”[9,p169]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无日不惕。”杜预注:“惕,惧也。”[10]
《国语·周语下》:“是以为之日惕。”韦昭注:“惕,惧也。”[11]
故训中,“惕”常训“惧”,二者皆含有“恐惧”的语义成分。但是,同中有异。“惕”除了含有“恐惧”的语义成分之外,还有“警戒”的成分。《说文》以“敬(警)”训之,正突出了这种差别。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周易》中,与“惕”相对应的字作“”,于豪亮释作“沂”[12]。廖名春先生据帛书“沂”证明“惕”为“止息”之义[13],学者们多赞同此说。但是这种观点的疑点有三:
其一,“惕”通“惖”,“惖”又通“惁”,“惁”又通“析”,“析”有解除义,故“惕”也有解除义,再由解除义引申为止息义。如此辗转相通,实不可取。
其二,例证有误。引《淮南子·人间》“析惕”一本作“倘佯”。倘佯,安闲自得貌,故惕也有此义。但是忽略了“倘佯”是连绵词,其字形只记音,且二字不可分释。所以,“析惕”的异文“倘佯”不能作为证据。再者引《广韵·锡韵》:“惁,敬也。”《说文·心部》:“惕,敬也。”《广韵》和《说文》中的解释词“敬”是“警”的通假字,字书的解释实际都证明了“惁”不是“止息”义,而是“警惕、戒惧”义。
其三,并没有找到文献故训中训“惕”为“止息”的关键例证。
帛书异文“沂”与传世本“惕”是什么关系呢?“沂”字形从水斤声,古音疑母微部平声,“斤”古音见母文部平声。见疑旁纽,微文对转,读音相近,故“沂”可通“斤”。“沂若”就是“斤若”,犹“斤斤”。
《尔雅·释训》:“明明、斤斤,察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舍人云:斤斤,物精详之察。孙炎云:斤斤,重慎之察也。”[14]
《诗·周颂·执竞》:“斤斤其明”毛传:“斤斤,明察也。”[5,p589]
“斤斤”义为“明察”,则帛书的“沂若”也当有谨慎、警惕之义。那么,帛书的“沂若”与传世本的“惕若”同义。出土文献与传世本相互印证,“惕若”释为“警惕、戒惧”是可信的。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有多篇不见于传世本,往往从思想上进一步阐释经文,为理解经文原义提供了新资料。
《二三子》释文抄录如下:
《卦》曰:“君子终日键键,夕沂若,厉无咎。”孔子曰:此言君子务时,时至而动,□□□□□□屈力以成功,亦日中而不止,时年至而不淹。君子之务时,猷驰驱也。故曰:“君子终日键键”。时尽而止之以置身,置身而静。故曰:“夕沂若,厉无咎。”
《衷》也有解释:
子曰:……“君子冬日键键”,用也;“夕沂若,厉无咎”,息也。《易》曰:“君子冬日键键,夕沂若,厉无咎。”子曰:知息也,何咎之有?人不渊不跃。则不见□□□□□□反居亓□□
有学者对这段爻辞提出了新看法。廖名春先生重新阐释孔子之言,认为:“‘夕沂若’是讲君子于时尽之际要静止下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待时而动。”这样,可以从思想的层面上来证明“沂”为“止息”之义。其实这是对孔子之言的误解。所谓“止”、“息”并非解释“沂”的词义,而是从字面意义发挥出的哲学意义。
正确解读文本传达的思想,首先要区分文本意义的层次。概括地说,文本意义有两个层次: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所谓表层意义指字面意义,即词义。深层意义是隐藏在字面意义背后的意义集合。深层意义非常复杂,它远远超越了词本身携带的意义信息,往往融合了上下文语境、社会语境甚至读者个人的发挥。就“夕沂若”而言,“傍晚时戒惧的样子”仅是它的表层意义。“日”、“夕”的深层意义代表“时至”、“时尽”,相对应地,“键键”、“沂若”的深层意义也衍生出“用”、“息”,从而使全句语义溢出,脱离了古经的字面意义,转入深层意义,完成了“时至而动,时尽则止”哲学思想的阐发。在解释过程中,自始至终并无一言直谓“沂”为“止”义,说明解释者非常明确词义和哲学义的区别。若混淆二者的区别,想当然地对号入座,必然导致类似“沂”训“止息”的错误。
“沂”训作“警惕、戒惧”,“夕沂若”的意思就是只保持戒惧而不行动,与帛书孔子“时尽而止”的思想并不相悖。时机尚未到来,休养生息的同时依然保持警戒之心,正是为了待时而动。这样,顺理成章地衍生出“时至而动,时尽则止”的哲学思想。
综上所述,《乾》卦九三爻辞的正确断句应当是:“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其中,“惕若”义为警惕、戒惧的样子。帛书有异文作“沂若”,就是“斤若”、“斤斤”,也含有警惕、戒惧的意思,与传世本“惕若”的意义相同。“夕惕若”与“夕沂若”的意思相同,都是表示“傍晚时警惕戒惧的样子”。帛书《二三子说》和《衷》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出“时至而动,时尽则止”的哲学思想。
[1]王弼,韩康伯,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13.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223.
[3]刘熙.毕沅,疏补.释名疏证[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39.
[4]顾野王.宋本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332.
[5]毛亨,注.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576.
[6]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1096.
[7]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963.
[8]戴家祥.金文大字典[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1853.
[9]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246.
[10]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阮元《十三经注疏》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0:1974.
[11]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130.
[12]于豪亮.帛書《周易》[J].文物,1984(3):36.
[13]廖名春.《周易·乾》卦新释[J].社会科学战线,2008(3): 42-43.
[14]陆德明.经典释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413.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The New Interpretation of ‘Ti Ruo’ in Qian
WANG Yi
(School of Literature & Journalism,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ina)
Sentences and meaning of JiuSan line statement in Qian has always been controversial.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 the correct punctuation is studied. And the study shows that ‘Ti Ruo’ means ‘vigilant’. ‘Yi Ruo’ in the Silk Manuscript of the ZhouYi is equal to ‘Jin Jin’, which has the same meaning with ‘Ti Ruo’, and accord with philosophical contexts of the Silk Manuscript of the ZhouYi.
Qian; Ti Ruo; vigilant; Yi Ruo
H134
A
1009-9115(2012)06-0011-0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20041)
2012-04-10
王毅(1983-),女,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