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中的植物防虫应用研究*

2012-02-15 15:35仝艳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山东济南250014
图书馆建设 2012年12期
关键词:浆糊防虫杀虫

仝艳锋(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东艺术学院文化遗产系 山东 济南 250014)

留存至今的古籍在保存过程中时刻遭受着害虫、微生物的侵蚀,如果不及时防治,不可能完整地保存下去。害虫防治是古籍保护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防虫植物的使用在害虫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古籍书画的收藏、使用、修裱过程中,人们经常会使用种类繁多的直接取材于自然环境中的植物性材料来防治害虫等有害生物的侵害。本文介绍了历史上古籍保护技术中对防虫植物的使用方法,以期为古籍保护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1 植物汁液浸染古籍纸张防虫

浸染纸张防虫是将植物的汁液直接涂染在古籍的纸张上,使其渗入并留存于古籍纸张中,利用植物汁液中的毒性和散发的刺激性气味抑制害虫对纸张的侵蚀。染纸防虫是历史上一直沿用的传统方法,操作方法简便,使用效果很好。

早在汉魏时期,人们就知道用黄檗汁染纸避蠹的方法,目的是防蛀,用此方法染黄的纸称为“黄纸”。染纸防虫技术最早见载于三国时人孟康为《汉书·外戚传下》作的注释:“染纸素令赤而书之,若今黄纸也。”[1]文中所指的“黄纸”是用具有驱虫、杀虫功效的植物汁液浸染后的用于书写的纸张,这种纸张本身具有避蠹功能。常见的染纸有黄檗染纸、椒染纸等。《齐民要术·杂说·染黄及治书法》[2]中详细记载了黄檗染纸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操作程序。宋《洞天清录集》云:“硬黄纸,用以书经,染以黄檗,取其避蠹。”[3]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识》卷八《藏书辟蠹》云:“古用黄卷,以渍蘖。”[4]所谓椒染纸,即经过花椒汁浸染处理的纸张,同样也能起到防虫的功效。叶德辉的《书林清话》中提及“宋印书用椒纸”,“椒纸者,谓以椒染纸,取其可以杀虫,永无蠹蚀之患也”[5]。现存的南宋刻本《名公增修标注南史详节》一书就是用椒纸刻印的,至今保存完好,无蠹虫蛀蚀迹象。

2 放置、燃烧防虫植物驱避虫害

除了对古籍纸张进行浸染处理外,还可以在存放古籍的柜架里放置对蠹虫有驱避作用的防虫植物,如芸香、麝香、木瓜、樟脑、莽草、角蒿等,这样做能令蠹虫不生,从而达到防止蠹虫蛀蚀古籍的目的[6]。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另外,也可以在古籍存放空间内燃烧有驱虫气味且气味易挥发的植物,利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杀灭害虫或阻止害虫进入古籍存放空间,以达到驱避蠹虫的目的。

《齐民要术》记载:“书厨中欲得安麝香、木瓜,令蠹虫不生。”[2]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著作《梦溪笔谈》中云:“古人藏书避蠹用芸香。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者是也……避蠹殊验。”[7]清代邹一桂的《小山画谱》中记载:“以樟脑、芸香、花椒、烟叶等贮箱内,又贵时常取挂,则无霉蛀之患。”[8]清代叶德辉的《藏书十约》中记载:“橱下多置雄黄石灰,可辟虫蚁。橱内多放香烈杀虫之药品,古人以芸草,今则药草多矣。”[9]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就是在书橱中放置芸香防蠹,效果甚佳。

靠植物自然挥发的有效成分防蠹,因其挥发速度较慢,有时效果不佳,满足不了防蠹的需要。因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知道利用这些植物燃烧产生的烟雾来薰蒸书房。据《周礼·秋官·翦氏》记载:“翦氏掌除蠹物,以攻 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10]“庶氏掌除毒蛊,以攻说 之,以嘉草攻之。”[10]这表明,此时已经产生了以莽草熏杀害虫的方法。莽草的叶子和果实有毒,燃烧时产生的烟雾可以熏杀蠹虫。在使用莽草熏杀害虫时,植物中的杀虫有效成分可在短时间内全部挥发到空气中,同时燃烧还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能使书房中的氧气浓度大大降低,使药效进一步提高,防蠹效果增强。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禾葛)车香,《本草》云:焚之去蛀,辟臭病。”[11]549

3 利用防虫植物制作古籍修裱浆糊

浆糊和胶质物是蠹虫的理想食物,因此古籍书画的修裱尤其重视修裱用糊,并且有意识地研制一些具有防虫防霉性能的浆糊配方。利用防虫植物制作防虫浆糊,能把古籍的修裱与防蛀避蠹结合起来,一举两得。具体做法是:在制作修裱古籍的浆糊等粘合剂的过程中,把防虫植物的汁液加入浆糊中,使之长期在古籍中留存。

4 利用防虫植物制造古籍装具

使用具有防虫性能的植物做成古籍装具或装饰品,使之与古籍长期伴生,以阻止害虫的靠近。这些防虫植物通常能够散发出对蠹虫具有趋避作用的气体,将其长期置于古籍存放环境中,能增强古籍的避虫效果。古人使用的防虫植物有白檀、檀香、栗香、降香、紫白檀、杉木、川柏、银杏木、梓木、楠木等,主要是作为古籍装具材料,用于制作书柜、书匣、夹板或者书轴等。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的《论装背轴》有“白檀身为上,香洁去虫”[12]。明代周嘉胄的《装潢志》中记载:“轴杆檀香为上,次用婺源老杉木旧料,采取木性定者堪用。杉性燥,檀辟蠹。他木无取。”[15]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收笔以黄连调轻粉蘸笔头,候干收之,则笔不蛀而毫纯。又法:川椒、黄柏煎汤,磨松烟染笔藏之,亦可远蛀。”[11]532《藏书纪要》载:“书柜须用江西杉木或川柏、银杏木为之。”[17]37可以看出,使用檀香、檀树、栗香、降香制作书轴、毛笔等物品,可以防止白鱼、蠹虫等的蛀蚀。

5 结 语

在古籍保护中,防虫植物的使用方式通常有:直接使用植物汁液或浸出液浸染古籍纸张,使植物的有效杀虫成分渗入并留存在古籍中;通过在古籍存放空间内燃烧、放置防虫植物的方式来杀灭害虫或驱避害虫;用防虫植物的汁液制作古籍修裱浆糊,通过装裱修复古籍使浆糊中防虫成份长期留存在古籍中;用防虫植物制造古籍装具,使之与古籍长期伴生,以阻止害虫的靠近。在当代,这些防虫植物同样适用于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而且可以开拓出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如有机质文物的保管等。针对效能较高的防虫植物,可以研究其有效杀虫成分,改进杀虫工艺,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防虫杀虫领域中,使历史上保留下来的防虫植物使用经验更好地传承下去。

[1]班 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3:3992.

[2]贾思勰.齐民要术[M].北京:中华书局, 1956:43-44.

[3]赵希鹄.洞天清录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8: 18.

[4]方以智.物理小识[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196.

[5]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 1957:163-164.

[6]罗茂斌.档案保护技术学[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1:296.

[7]沈 括.梦溪笔谈[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5:11-12.

[8]邹一桂.小山画谱[M].北京:中华书局, 1985:44.

[9]叶德辉.叶德辉书话[M].李庆西, 标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13.

[10]吕友仁.周礼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4:499-500, 503.

[11]高 濂.遵生八笺[M].成都:巴蜀书社, 1992.

[1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06,108.

[13]王士点, 商企翁. 秘书监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105-107.

[14]余嘉锡.余嘉锡论学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558-559.

[15]周嘉胄.装潢志[M].北京:中华书局, 1985:5,8.

[16]王良城, 杨继波.中国古代档案保护方法与技术[M].北京:档案出版社, 1993:92-95.

[17]孙从添.藏书纪要[M].成都:巴蜀书社, 2010.

猜你喜欢
浆糊防虫杀虫
老友“浆糊”
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防病防虫保增收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新颖手性酰胺类的合成、杀虫活性和药害研究
“杀虫专列”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越夏茬蔬防虫工作要赶早
一种越夏小黄瓜防虫的新技术
自制浆糊管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质量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