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经发挥》校勘*

2012-02-15 13:39田艳霞
图书馆学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文义保本经脉

田艳霞

(河南中医学院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8)

《十四经发挥》是滑寿在元代蒙古族学者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一书的基础上补注、改编而成的一部经络学说的重要著作。全书共3卷,完成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约刊于明洪武初年。上卷为“手足阴阳流注篇”,统论经脉循行的规律,滑寿摘录了《金兰循经》中关于经脉循行流注的原文,并加以注释;中卷为“十四经脉气所发篇”,依据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流注次序分别论述各经经穴歌诀相应脏腑机能、经穴部位和经脉主病等;下卷为“奇经八脉篇”,参考《内经》、《难经》、《甲乙经》、《圣济总录》等书对奇经八脉起止、循行路线、所属经穴部位及主病等予以系统论述。全书并附有俯、仰人尺寸图及十四经经穴图。

滑寿(约1304~1386年),字伯仁,晚号撄宁生,元末明初著名医学家。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县)。初习儒,工诗文,后从名医王居中学医,从高洞阳学习针法,他不仅精通《素问》、《难经》,而且融通张仲景、刘守真、李明之3家学说,给人治病有“奇验”,“所至人争延,以得诊视决生死为无憾”。而且,他“无问贫富皆往治,报不报弗较也”的崇高医德,也受到了时人的赞誉。滑寿一生著述甚丰,计有:《读素问钞》3卷,《难经本义》2卷,《十四经发挥》3卷,《诊家枢要》1卷,《脉理存真》3卷,《医学引彀》4卷,《滑氏脉诀》1卷,《撄宁生要方》1卷,《撄宁生补泻心要》1卷,《医学蠢子书》5卷,《麻疹全书》4卷,《滑伯仁正人明堂图》、《读伤寒论钞》、《痔瘘篇》、《滑氏医韵》等15种之多。

1 校勘版本

这次校勘所采用的版本如下:

①底本:日本庆安二年己丑(1649年)大阪河内屋喜兵卫刻本(简称“安庆本”)。

②主校本:日本享保十六年辛亥(1731年)皇都书林永田调兵卫刻本(简称享保本)。

③参校本:明《薛氏医案》(简称“薛氏本”),1936年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铅印本(即承澹盦本,简称“承氏本”),1921年大成书局石印本(简称“石印本”)等。

2 校勘概况

在校勘过程中,笔者采用了陈垣先生所提出的校勘四法,即“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发现原书中残缺、错讹、脱漏、衍倒的错误有48处,现一一录之于下,以便于读者更好地使用该书。

2.1 上卷

手三阳,谓阳明大肠经、太阳少肠经、少阳三焦经。

按:少肠:薛氏本作“小肠”,可从。

少阴乃复从肾上挟舌本;厥阴乃腹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按:腹:据文义当为“复”,薛氏本为“复”,当从。

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

按:主:薛氏本为“生”。

2.2 中卷

凡人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所以遮膈浊气,不使上薰于心肺也。

按:着:据文义当为“著”。

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按:臂内:应为“臂内廉”。下文“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内”下有廉字。统观全文,于“内”下当补廉字。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嗽。

按:咳嗽:《灵枢经》无“嗽”字。

其支别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缝中。

按:其支别者:《灵枢经·经脉》无“别”字。

复出夹两口吻,相交于人中之分。

按:夹:据文义当为“挟”。

胃大一尺五寸,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

按:纡曲屈伸:薛氏本作“纡回屈伸”,承氏本作“纡屈曲伸”。

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按:其支别者:《灵枢经·经脉》作“其支者”。

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

按:其直行者:《灵枢经·经脉》作“其直者”。

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肠里,下至气冲中而合。

按:肠:薛氏本、承氏本皆作“腹”。当从。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

按:以:诸种版本皆存“以”字,但句中“以”字实无意义,且全书言“上行”,“下入”,都不用“以”,疑衍。

经冲门、府舍,会中极、关元,复循腹结、大横会下腕。

按:腕:享保本、薛氏本皆为“脘”,当从。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下,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

按:寒疟:《灵枢经·经脉》无此二字。瘕:此字疑衍。水下:薛氏本作“水闭”。《灵枢经·经脉》也作“水闭”。不能卧:《甲乙经》为“不能食,唇青”,承上文“黄疸”之意,“卧”疑为“食”。

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

按:心经:原无,据上下文补之。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

按:系目:《灵枢经·经脉》作“系目系”。

手太阳穴一十九,少泽前谷后谿遇。

按:遇:薛氏本为“偶”。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回顾。

按:不可回顾:《灵枢经·经脉》作“不可以顾”。

足太阳穴六十三,睛明攒竹曲差参。

按:穴:原无,据文义补。

其支别者,从腰中下贯臀,入腘中。

按:其支别者:《灵枢经·经脉》作“其支者”。从腰中下:《灵枢·经脉》作“从腰中下挟脊”。

膈关,在第七椎下,正坐阔肩取之。

按:阔肩:承氏本为“开肩”。

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端。

按:至小指外侧端:《灵枢经·经脉》作“至小指外侧”。

肓腧商谷石关蹲,阴都通谷幽门僻。

按:商谷:误,应为“商曲”。薛氏本作“商曲”。

出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上腨内,出腘内廉。

按:出然谷之下:《灵枢经·经脉》作“出于然谷之下”。上腨内:《灵枢经·经脉》作“以上腨内”。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黑如地色。

按:《灵枢经·经脉》作“面如漆柴”。

《资生经》去“屈中指”。

按:去:据文义当为“云”,薛氏本亦作“云”,当从。

其支别者,从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按:其支别者:《灵枢经·经脉》作“其支者”。从掌中:《灵枢经·经脉》作“别掌中”。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次指之间。

按:上出次指之间:《灵枢经·经脉》作“两指之间”,据上下文,“两指之间”更符合文意。

清凉渊,在肘上二寸,伸肘举臂取之。

按:清凉渊:应为“清冷渊”,薛氏本,承氏本作“清冷渊”,当从。

肩髎,在肩端腨上。

按:在肩端腨上:薛氏本,承氏本作“在肩端臑上”,当从。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却出至目锐眦。

按:入耳中:《灵枢经·经脉》“入耳中”之下有“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十一字。

少阳足经瞳子髎,四十三穴行迢迢。

按:足:似误,疑为“胆”。

缘其穴曲折外,多离为科牵,故此作一至二十,次第以该之。

按:离:享保本,薛氏本,承氏本作“难”,当从。

辄筋,在腋下三寸,腹前行一寸,著胁陷中。

按:腹:薛氏本为“复”当从。

是主骨所生病者,头角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

按:角:享保本作“痛”。《灵枢经·经脉》也作“痛”。当从。

足厥阴经十三穴,起于大敦行间接。

按:经:原无,据文义补。

期门,直两乳第二肋端,肝之募也。

按:期门,直两乳第二肋端,肝之募也:享保本作“期门,直第二肋端不容傍各一寸五分两乳上,肝之募也。”

上星,在神庭后,入发际一寸陷中,容豆。

按:容豆:享保本作“可容豆”,可从。

鸠尾中庭膻中萃,玉堂紫宫树华盖。

按:玉堂紫宫树华盖:薛氏本、承氏本作“玉堂紫宫华盖树”。

2.3 下卷

督脉者,起于小腹以下骨中央,女子以系廷孔之端。

按:以系:薛氏本为“入系”,可从。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侠膂,上项而散。

按:而:原无,据薛氏本补。

按 《内经》 督脉所发者二十八穴。

按:《内经》:享保本“《内经》”后有“云”字,当从。

然则曰脉,并足少阴之经明矣。

按:曰:享保本作“冲”,当从。

[1] 滑寿.十四经发挥[M].刻本.日本:1649(日本庆安二年).

[2] 滑寿.十四经发挥[M].刻本.日本:1731(日本享保十六年).

[3] 薛已.薛氏医案[M].刻本.

[4] 滑寿.十四经发挥[M].铅印本.无锡:中国针灸学研究社,1936.

[5] 滑寿.十四经发挥[M].石印本.上海:大成书局,1921.

[6] 刘衡如校.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猜你喜欢
文义保本经脉
基于REOF的淮河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
喻文义作品
专利文件解读的文义主义价值立场实证分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保本”承诺渐行渐远,你准备好了吗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作茧自缚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