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环境下的图书馆云服务

2012-02-15 13:39邓瑞涛
图书馆学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邓瑞涛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 洛阳 471003)

1 现阶段数字化阅读的发展

最新的针对国民阅读的调查报告显示,在18~70周岁年龄范围内的读者,阅读数字化资源的比例增长到24.6%,而期刊、报纸的阅读比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这进一步说明了数字化阅读对传统阅读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其中在这些选择数字化阅读的读者中,通过网络进行阅读的用户占16.7%,通过手机进行数字阅读的用户占14.9%,通过MP4或者电子词典等手段进行数字阅读的用户占4.2%,通过其他手段进行数字阅读的用户占1.3%。由上述统计数据可知,手机阅读、网络阅读是最主要的数字阅读手段。对于数字化资源需要付款才能下载阅读,有过半的用户表示理解,但是超过90%的用户表示在买过数字化资源后不会再考虑购买纸质资源。

数字化阅读的发展,特别是移动阅读,不仅对人们的阅读方式产生了影响,同样对于图书出版界和运营商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由IDC统计数据可见,今年数字化资源的总量将超过2200EB(1EB=230GB)。另一方面,数字化资源不仅仅包括文字信息,其信息内容形式也扩展到包括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媒体形式,可以称之为立体式阅读。此外,数字阅读能使人们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阅读,并且使阅读由单向变成了双向、多向形式产生了根本性变革。

2 现阶段数字化资源建设存在的不足

基于信息资源建设角度看,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图书馆在采购过程中仍注重纸质资源,而忽视人们对于数字化资源的需求态势。由于图书馆对资源储存的滞后性,人们从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中很难找到最新、最符合自己的文献资源。此外,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很难取得纸质、数字化资源的协调补充发展,相互独立的资源只能造成资源浪费。

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联系,避免图书馆的独立发展而造成资源、资金的浪费,扩展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满足读者多方面的个性化要求,提供更为人性化的读者服务。

3 基于云计算的云服务特点

3.1 云计算的优点

①可靠性、安全性。云计算能够保证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安全性,而无需担心病毒威胁和数据丢失对系统造成的影响。用户的数据信息可以储存在“云”中,以防止在个人计算中的被盗现象,在用户有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从“云”中进行下载。同时,“云”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以满足用户对数据储存空间的要求。

②以用户为中心。用户的数据都可以存储在“云”中,这些数据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被用户所安全使用。用户在使用“云”时呈现的是统一的界面,但是在这背后的“云”中却有众多计算机的服务支持,也有众多的专业人员在不断进行软、硬件维护,这种以用户为中心展开的“云”服务,可以让用户体验到更为方便、安全的服务。

③资源共享方面。云计算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共享,包括不同设备、馆际之间的数据信息。由于数据信息是存储在“云”中的,通过互联网,数据信息可以被不同的用户同时访问、使用。

④计算能力。云计算通过采用上万甚至上百万的计算机的联合工作,以向用户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其运行速度能够与超级计算机相媲美,其响应速度可以控制在毫秒之内。这就突破了图书馆服务器访问人数上限的束缚,能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效益。

3.2 云服务

云服务虽然是在云计算基础上建立的,但是又区别于云计算。这些云服务可能是因云计算的出现而得以出现的,也可能是在云计算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却被云计算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个层次。根据云服务所面对的对象,可以将云服务分为以下3种:一是面对资源的云服务,主要是指与储存空间、带宽、网络设施和资源网络化等方面相关的服务;二是面对软件的云服务,主要是指SaaS、PaaS、API等软件以及开发工具及环境等方面的服务;三是面对数据的云服务,主要是指针对数据管理、组织、整理、分析、共享、转换、过滤等以及对数据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处理服务。

4 云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在图书馆的建设中几乎可以用到云服务的所有内容,比如软件服务、平台服务等。目前,云服务的发展会带动图书馆的建设,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软件平台、数据动态处理等云服务在图书馆应用的不断深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云服务的完善。

4.1 整体构建

为实现云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应该对以下3方面内容进行构建:第一,构建适应云服务的数据储存系统。仅仅依靠数据库的建设并不能满足大量用户的同时访问,必须建设更为高效、快捷的数据存储模式。第二,提高信息服务质量。要想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就必须依靠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及检索能力,这将成为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关键。第三,实现访问的移动化。在数字阅读环境下,图书馆的移动化访问将成为主要潮流,为此,图书馆必须实现信息服务的移动化。

4.2 应用方式

4.2.1 私有云。在图书馆平台及虚拟式第三方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将图书馆的数据中心变成私有云。具体来讲,将私有云的服务器安置在本地或者公共IaaS/PaaS上,以实现图书馆的云平台能够建立在多个服务器之上,第三方应用系统可以集成在应用服务器、主控服务器之上。这种构建方式可以分离软、硬件系统,将过去的封闭式架构转换成为开放式架构,这种架构下形成了分离开来的资源池,也就是所谓的池化。然后通过应用软件池、CPU池、数据储存池之间的协调合作,完成对数据信息的动态自动化管理。

4.2.2 公有云。在这一模式下,大部分图书馆将依靠由中心图书馆构建的云服务而成为使用者,负责所有业务处理的“云”通过资源服务、业务支持等系统来实现其功能。

4.2.3 混合云。混合云能够将多个私有云或者公有云进行无缝链接,这一链接的实现是通过不同云的Open API集合以连接云内资源及云外资源。混合云能够将不同云进行联合,面对用户提供统一的服务。

4.3 云服务模式

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及网络化已经成为社会阅读发展的主要潮流,这对主要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对于信息的检索速度、准确性的要求,对于信息服务的多样化及个性化要求,对于信息服务的简单、快捷性要求。未来的图书馆应该向以服务为主导的云服务图书馆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将一个中心图书馆作为核心,将各成员馆的数据资源加以汇总,在完善的数据资源管理系统、服务系统、数据储存系统、资源利用等系统的支撑下,对高校或区域内的“云”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使各成员馆的数据信息变得有序化、整体化,形成一个集成式云服务平台。

基于云服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不仅能够依靠云计算实现对数据资源的整合、检索,且提供的服务更具交互性、个性化,比如信息推送、个性定制等功能。另一方面,云服务模式下还能提供诸如重点学科数据库、精品课程教学平台、视频教学等服务,以提高科研、教学水平。

在数字阅读环境的影响下,高校图书馆引入移动式服务显得很有必要。在引入移动式服务之后,学生只要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由无线网络连接至学校图书馆网站,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这些终端设备主要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iPad等电子设备。在云模式下,智能检索、数据储存安全性、资源共享性、资源评价、信息孤岛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处于中心地位的图书馆可以首先尝试建立馆内的私有云平台,在私有云平台及服务不断成熟完善的情况下,逐步向区域内的其他图书馆提供云服务,在服务他人的基础上,丰富自身的云建设。经过由单馆到多馆再到群体联盟的过渡,使高校图书馆逐步适应数字阅读环境的要求。

[1]胡绍军.大学园区图书馆云服务模式应用研究——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63-66.

[2] 周芝萍,张发亮.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云服务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1):53-56.

[3] 郝媛玲,张伟.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环境下的云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1(7):1054-1057.

[4] 杨霞,许文婕.构建图书馆云服务是梦想还是现实[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1):36-39.

[5] 孙坦,黄国彬.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策略[J].图书馆建设,2009(9):1-6.

[6] 金丽娜.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10(3):61-63.

[7] 吴志强,徐革.基于云服务平台的图书馆联盟系统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1(3):8-11.

[8] 喻昕,王敬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J].情报科学,2011(7):1049-1053.

[9] 王静一.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架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

[10] 戎建梅.云服务在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其规避措施[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90-91.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数字图书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答数字
数字化制胜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