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凌睿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3)
乡镇图书馆建设的仪型
——以云南保山和顺图书馆为例
聂凌睿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南京 210093)
云南保山和顺图书馆是中国影响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在梳理其历史沿革和馆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其历史贡献,认为和顺图书馆应该继承前人拼搏奋进的精神,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明天,并就此提出几点建议。
乡镇图书馆 和顺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在云南西部的保山市,有一座拥有600年历史的古镇——和顺。这里是中原文化、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和外来南亚文明交汇地。当地人说:“和顺乡,和顺河”。和顺因沿河绕水,顺水而建,于是取名和顺,也就是顺河的意思[1]。
有着“天人合一”的文化村落之称的和顺,是远近闻名的侨乡、文化教育之乡。据统计,“和顺人”遍布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从明末到清代,和顺科甲题名者达400多人,清末至民国初年,又有留学日本12人,到大理、省城、北京等地求学者数十人,有著名革命哲学家艾思奇(1910-1966年),著名革命先驱寸海宁(亭)(1855-1927年)、教育学家寸树声(1896-1978年)等众多历史名人。
和顺乡英才辈出,与其优美的自然生态人居环境密不可分,更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什么让和顺这样一个边陲小镇名垂史册呢?除了优美的边疆地理环境,侨乡特殊的文化氛围以外,笔者认为和顺独特的文化设施——和顺图书馆也功不可没。
和顺图书馆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乡村图书馆。
1905年,“戊戌变法”在中国掀起了千层波浪,知识分子认识到改良社会和开启民智的重要性。新思潮的旋风刮到了祖国西南前哨,有“极边第一城”之称的和顺。
在改良思潮的冲击之下,1905年,日本留学生、同盟会会员寸馥清*寸馥清,字佐廷,号芝坡,和顺尹家巷人。自幼克遵庭训,聪敏好学,弱冠中秀才,24岁赴省乡试中举。1904年被选送首批官费留学日本习师范,次年与孙中山、黄兴在日本成立同盟会,为首批会员。回到家乡,成立了一个读书会性质的团体——咸新社,并购置了一批有关新知识的书籍,供社内外人士阅读。“咸新社”将“新”字高标云天,凸显出与旧时代分道扬镳的决心和信心。
1924年,和顺华侨在缅甸成立了“缅甸和顺崇新会”,目的是通过“教育之革新与普及”、“风俗之改良”、“社会新事业之建设”等措施,“使家乡达于现代社会化之域。”
同年,在“咸新社”的基础上,和顺“青年会”(崇新会前身)成员寸仲猷(1989-1924年)、李清园、贾铸生、李秋农等人发起创办了“和顺阅书报社”。书报辗转从内地经水路运至缅甸,再由古老的西南丝道用马帮运到腾冲,正如图书馆至今仍收藏的当时一副木刻对联上所写的那样:“书自云边通契阔,报来海外起群黎”。[2]
“和顺阅书报社”于民国十三年(1924)在和顺十字路租借了一间小屋为馆舍,免费为民众提供书籍、报刊的借阅服务。
1925年,“青年会”秉承“咸新社”的思想改组为“崇新会”。
民国十七年(1928),海外华人华侨捐资赠书,在“崇新会”的推动下,书报社改组为和顺图书馆,并迁至和顺土著庙(现馆址)。后经过全乡人的努力,和顺建起了藏书楼,收藏《续藏经》、《武英殿聚珍丛刊》、《万有文库》等大型珍贵图书及众多名人手稿。由于文献资源增多,馆舍不能满足需要,1937年又筹建新馆于旧址上,选用国内外上等建材,建成一座“中西合璧”的五开间主馆屋,形成和顺图书馆主馆并投入使用。当时和顺图书馆藏书数量已经达到二万一千八百多册[3]。
由于和顺地处边陲地区,交通不便,报刊更新的速度较慢,图书馆就利用归国侨眷捐赠的收音机收听新闻,油印出《三日新闻刊》等报纸,分赠学校、商店以及村民,被人们誉为“边地的灯塔”。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二十集团军将图书馆占领用作军事指挥所,时值著名教育学家寸树声先生任益群中学校长,他率领学生将书籍搬运至魁阁*和顺魁阁位于和顺乡坝子西南石头山毓秀峰,山上林木葱郁、怪石嶙峋。山道曲折幽深,掩蔽于绿树丛阴之中。走到上头是一座著名的道观,名曰“魁星阁”。和顺魁阁始建于明代,但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十九年(1893)建设的。历史上,和顺魁阁是和顺人崇拜魁星、设帐育人的地方,同时也是文人雅士小憩及乡人消闲的去处。,图书损失不多。日军占领腾冲期间,在爱国人士张德辉先生等人的保护下,书籍并未遭到日军大规模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老馆员刘玉璞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书架藏了一部分起来,红卫兵也只是将馆中剩下的书籍封存起来,并未破坏,图书馆的一些珍贵资源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到改革开放初期,经统计,经过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两场浩劫,和顺图书馆仅存图书资料三万余册。1980年,和顺图书馆正式纳入公共图书馆建制,1993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于主馆屋后增建钢混结构藏书楼,命名为“藏珍楼”, 1999年在当地政府的关怀下,和顺图书馆占地面积扩展至5 577.34平方米,2006年6月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顺图书馆位于和顺乡村落的入口处,风景如画的双虹桥畔,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分大门、二门、馆楼和后厅(后厅即1980年增建的“藏珍楼”)四个部分。
图书馆大门为三叠水木构传统形式,系光绪年间所建汉景殿的牌楼式大门,中间高处部分为歇山顶,出挑深远,门额悬和顺清代举人、书法家张砺书写的“和顺图书馆”匾额,蓝底白字,十分醒目。
步入大门,分左右拾级而上,中间凸出的平台石栏上,镌刻着著名数学家熊庆来(1893-1969年)的题词“民智源泉”。至西式的平顶拱形中门,系仿苏州原东吴大学门面建造的三孔西式砖石铁门,门额悬胡适先生(1891-1962年)题写的“和顺图书馆”匾额,拱顶上部镶嵌着原北京大学校长李煜瀛(1881-1973年)撰写的“文化之津”石刻。由此进入内部庭院,则是个花园,园内花木扶疏,布局典雅。穿过花园即达馆舍主楼。主楼为五开间的木结构楼房,但在二、四两开间处,左右两侧各突出两个半六角亭,二层再向外挑吊柱,整幢建筑上下均为玻璃格窗,室内显得宽敞明亮,四壁以棕色、蓝色和浅绿色为主,着色朴素大方。建筑结构新颖,气宇轩昂。主楼后为1998年落成的藏书楼,建筑为全钢混仿古跨檐式二层楼房,该楼之建,使馆内的图书保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馆舍容量也进一步加大。
馆内设有书库三间,杂志阅览室一间,报章阅览室两间,儿童阅览室一间,借书台一个。原来还设有蕉溪、尹家坡、大石巷三个分馆。
图书馆富藏古今图书及地方文献,含多册善本、珍本书籍,清代木刻本、大型丛书为馆中之宝。有光绪八年(1882)浙江书局刻本《九通》966册、共2 323卷,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广雅书局根据武英殿聚珍版校印出版的《武英殿聚珍丛刊》744册、共2 776卷,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的《四部丛刊》,192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王云五主编的全套《万有文库》和《丛书集成》,清咸丰年间木刻本《二十四史》及手抄本《南诏历史源流》、《南夷书》,日本明治年间的《日本地图》,日本版《续藏经》大型类书影印版,明刻本《杨升庵全集》,清初刻本《杜诗镜铨》以及《二十四史》大字本、《佛藏经》、《佩文韵府》、《云南通志》等著作。还有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五四时期的著名革命刊物《新青年》、云南留日学生创办的《曙滇》以及一些国内主要刊物《东方杂志(1928-1949)》、《国闻周报(1939-1948)》等珍贵的历史期刊。还存有《救亡日报(1939)》、《新华报(1940-1945)》、《中央日报(1940-1949)》、《大公报(1940-1948)》等国内大报,以及对研究华侨和缅甸史很有价值的资料,如华侨在缅出版的华文报《仰光日报(1935-1941)》、《仰光人民日报(1958-1963)》和地方性报纸《腾越日报(1937-1945)》等[4]。还有不少法帖和知识界名人题词,如胡适先生亲笔题书的“和顺图书馆”匾额、廖承志先生(1908-1983年)的题书“和顺图书馆”、原北京大学校长李煜瀛先生(1881-1973年)所书“文化之津”石刻、著名数学家熊庆来先生(1893-1969年)所书“民智泉深”、李日垓先生(1881-1944年)所书“知识之门”、郭绍虞先生(1893-1984年)所书“图书之府”等等[5]。
和顺图书馆矗立于和顺的土地上已有80多年之久,它的诞生意义之重大,不亚于浙江徐树兰创建的,有中国第一座新型图书馆之称的“古越藏书楼”。和顺图书馆为和顺乃至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现简述如下。
4.1 保存古今历史文献
具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和顺图书馆,拥有七万余册藏书,以科技和文艺读物为主。藏书中,二万余册为古本木刻线装书,并有珍贵地方文献。如上文所述,和顺图书馆收藏有《九通全书》木刻板、《武英殿聚珍丛刊》、《四部丛刊》影印版、《二十四史》木刻板、《续藏经》影印版、《道光云南通志》木刻板、《光绪云南通志》木刻板等珍贵古籍,还藏有《新青年》、《世界文库》、《万有文库》、《新民丛报》等大量珍贵的民国文献资料以及李日垓《天地一庵诗集》等乡贤的手稿,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献收藏宝库。
4.2 传递科学、文化、时事资讯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的重要机构。在图书和读者之间,图书馆搭起了一座知识传播的桥梁。
早在30年代,哲学家艾思奇就从延安写信回乡,希望家乡的图书馆一要大众化,不要只为少数人服务;二要普遍化,多置大家都读得懂的书;三要多购社科出版物,以启发后人的觉悟[6]。
和顺图书馆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崇新会”集中议事和编印刊物的场所。崇新会致力于和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图书馆为阵地,编印《和顺崇新会刊》(后改为《和顺乡》)并散发给乡民,提倡科学文明,讲求民主,谋求妇女解放,反对封建迷信,取缔包办婚姻,倡导荒山绿化、科学养殖等等。
在抗日战争时期,崇新会会员创办《和顺图书馆无线电刊》,后改为《每日要讯》,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及时报道和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消息。在当时交通闭塞,信息传播不便的滇西南小山区,通过报纸将抗日救亡的消息传递给村民甚至邻县的民众。
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和顺乡就率先发表了《和顺抗日宣言》,坚持表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青年男生进行军事训练,女学生缝制棉衣棉裤慰问前方战士。人民以如此大的热情投入到抗战事业中,与和顺图书馆一直以来对国内外时事新闻的报道和抗日战争的宣传是密不可分的。
在后来的发展中,和顺图书馆订阅期刊、报纸,期刊如《新青年》、《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时事月报》、《科学的中国》等,报纸如《申报》、《中央日报》、《云南日报》、《觉民日报》等。这些文献使得和顺乡民得以及时地知晓时事。
和顺图书馆自诞生以来,就是和顺甚至腾冲的文化、信息中心,向乡民传播了新闻和信息。
4.3 开展读者服务工作,进行社会教育
4.3.1 提高民众政治觉悟,激发民众爱国热情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顺图书馆订阅了我国当时一些著名的思想性刊物,向民众传播了国内外最新的政治思想文化,提高了人民的政治觉悟。
据《和顺·乡土卷》记载,早在民国二十七年(1938),和顺图书馆全年的图书出借量高达4 850册,其中普通图书1 420册,儿童图书3 430册。截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和顺图书馆的藏书总量达5 763册,其中包括:哲学402册、宗教868册、社会科学1 306册、语文学150册、自然科学562册、应用技术659册、算术316册、文学3 408册、史地2 263册、儿童图书3 538册、杂志书刊2 632册。和顺图书馆书籍中科学、文学、史地类所占比例较大,而这些图书在启发民智,提高乡民的政治觉悟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启发民智的同时,通过图书馆这一平台,乡民了解到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以及世界格局,了解到我国所处的环境,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和顺乡民积极投入到救国运动中,捐款捐物,青年学生还积极参加修筑滇缅公路,以百分之百的爱国激情投入到抗日战争中。
4.3.2 提高乡民文化水平,普及科学知识 和顺图书馆自建馆之初,就将“传播知识、开发民智”作为办馆的宗旨。据不完全统计,和顺图书馆建馆80多年来,先后接待读者近600万人次。许多和顺人家,子子孙孙都在和顺图书馆汲取知识,都是和顺图书馆的忠实读者。
1940年,和顺图书馆的并蒂莲花——益群中学创办,寸树声担任学校校长,兼任和顺图书馆馆长。在任职期间,寸树声将中学、小学、图书馆办成三位一体的文化教育中心,使三者互相推动,共同前进。
一馆、两校,正如和顺图书馆第二任馆长李庄生(艾思奇兄长,诗人、教育家、政治家)在图书馆十周年纪念的时候发表的感言:“我们的工作所能发生的效力,当然不使它局限和顺乡这一区区的小范围内,我们要让它影响到它的能力所可达到的宽泛的地方去。”[7]和顺图书馆成为乡民学习文化知识的最好殿堂。书籍是一个个无声的老师,教授着乡民文化知识。乡民还可以在图书馆借阅到文学名著、科学技术类书籍,在丰富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学习养殖、种植等农业知识。图书馆和学校的出现,为扫除文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和顺图书馆对于教育事业的支持也功不可没。图书馆采购有助于青少年学习和娱乐的图书及报刊,贮藏儿童图书3 538册,占总馆藏的16.18%,且利用率很高。此外,和顺图书馆还设有展览动物、植物等标本的博物室,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辅助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
和顺图书馆馆长李庄生曾说,办图书馆是要推动地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出灿烂的未来,培养一批有学识有远见的青年,这些希望已为事实所验证。和顺青年有的成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昆明学生运动的骨干,有的参与我党领导的滇贵黔边纵队,有的加入了地下党[8]。
和顺图书馆哺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成长,和顺乡的留学生、大专学生与人口相比,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这在西南边疆的农村是很少见的[6]。这也充分说明,图书馆在提高乡民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沿着和顺小河边的石板路走进每一家庭院,家家户户贴对联,每家都有藏书,平民百姓也能撰文作对,如“说礼敦教”、“兴仁讲让”等类似的石刻随处可见,足见传统诗书礼仪的道德观念在和顺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和发展,而这一切,离不开图书馆对乡民的教化。
4.3.3 与读者良性互动,积极开展读者服务工作 和顺图书馆自建成以来,乡民们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捐款捐书蔚然成风。
缅甸侨领、乡人寸海宁(亭)先生首捐《四部丛刊》一部,计2 000余册;许多乡人、华侨纷纷捐赠;更有弟兄合赠、夫妇合赠的事例;捐款方面,商界巨子尹玉山先生将节省下来的六十大寿的庆典费用全部捐出,张得善先生举行了文明婚礼,将节省下来的费用全部捐出。更有寸泽生夫人遗嘱捐款的事例[9]。
读者捐书、捐款,图书馆免费为乡民提供阅读服务,两者良好的互动促进了和顺的发展。和顺乡民可以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其中丰富的历史文献还为和顺后人研究家乡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和顺图书馆不仅是藏书楼和书籍借阅中心,还是文化娱乐和交流中心,乡民在图书馆借书之余,还可以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图书馆会不定期开展书法活动,乡民可以参观书法展览,参加书法比赛。为了普及文化和科学知识,图书馆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报导,辅导阅读,组织文娱体育、科普活动。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充当着学校第二课堂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
每到图书馆开放的时候,社员们和学生们都来这里读书看报,一些学者、科学家也时常到这里查阅资料。回乡观光、探亲访友的海外华侨也像看望久别的亲人似的到图书馆来翻阅这些书,然后在庭院里留影,作为珍贵的纪念带到海外去[10]。
图书馆注重购买面向大众的书籍,使得馆藏初级、中级和专门图书结构合理,图书馆工作人员尽心尽力,兢兢业业开展编目工作,按照科学方法分编,采取开架和闭架结合的方式,读者可以“看样选书”,此外,图书馆还相应开展读者咨询服务。
4.4 培育乡土文化感情,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和顺图书馆为民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料,为和顺人走出乡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顺人自小视图书馆为第二学习课堂,如海外华侨刘国生先生自小受到和顺文化的熏陶,特别是1935年至1936年在和顺图书馆工作期间,他有了很好的自学机会,提高了科学文化素质,为后来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样,和顺图书馆为周边乡民提供接触外界知识的机会和平台,乡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文化水平和经济意识。图书馆提供的科技和经济类书籍,也让乡民提高了个人专业技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后盾。
和顺图书馆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的光环之下,应该继承前人拼搏奋进的精神,积极思考今后的发展道路,努力开创和顺美好的明天。在此,笔者仅提出几点鄙陋之见,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人关注和顺图书馆以及乡村图书馆。
5.1 做好图书馆的本质工作,为和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进行搜集、整理、保存,然后提供给读者使用。乡村图书馆是一项惠民的公益事业。和顺图书馆是和顺经济、文化发展的强大后盾。作为一间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应该结合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听取民意,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农业类或是养殖类书籍的采购力度,将图书采访工作做好,通过各种渠道增加馆藏图书。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和顺图书馆还可以在增加阅览席位的同时,增设服务网点,建立图书馆服务网站,开通图书馆官方微博,通过网络便捷、快速的将信息传递给乡民。
5.2 利用丰富的地方文献,编撰侨民历史文献和馆办刊物
和顺文化以中原文化为基础,吸收了云南边地少数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及西方文化,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的和顺文化[9]。
和顺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华侨史料。图书馆可以从侨乡这一主题入手,保存以往所藏文献;建立与在外华侨的联系,积极搜集最新的信息,举办华侨联谊活动、华侨专题讲座、华侨专题展览等,将侨乡独特的历史定位和现代图书馆事业结合起来,将图书馆办成优秀的爱国主义基地与和顺华侨文化中心。
和顺图书馆可以抓住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编辑属于和顺图书馆的馆刊,将图书馆的信息推送给读者,并将馆刊寄送全国图书馆,扩大文化影响,搭建起图书馆间以及图书馆和读者间交流的桥梁。
5.3 加强内部设施的维护和环境建设,吸引游客,开发图书馆的第三产业
和顺图书馆的馆舍建筑历史悠久,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古迹。图书馆应在做好文物保护的前提下,抓住旅游开发这条线索,吸引游客,开发图书馆的文化旅游业,以此创收,将创收资金投入到图书馆购书、设备更新以及读者服务等业务上来。
5.4 与时俱进,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多样化
和顺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气氛浓厚。和顺图书馆可以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信息需求和农村文化背景,促进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多样化,将图书馆办成侨乡文化的展示窗口、村民的信息中心。
最后,让我们选用和顺图书馆70周年庆典会上,由旅缅瓦城云南同乡会敬献的长联一副,作为对和顺图书馆历史的总结以及未来的展望。
双虹桥伴名书府,拜谒登临,凭栏抒逸,兴枕中天,俯粮川,挽二阁,眺龙光,山环水抱,堪称边塞桃源。追忆七十年沧桑,仰赖先哲贤达,赤子侨胞,富贾巨商,能工巧匠,呕心沥血齐奉献,把握人类生态,保平衡,循序渐进,育栋梁,赢来华夏东西南北中,乡村首创图书馆。
文笔塔映经典库,移目览观,开窗择宝,鉴演周易,悟春秋,察百科,译语系,日积月累,逐成知识海洋。拥列八万卷著述,尽供童稚青少,樵夫耕夫,良师益友,游客嘉宾,聚精会神细蹉研,造就时代群英,皆自强,次第鹏飞,凌云霄,遍及全球亚欧澳非美,锦衣更上珍藏楼。
[1] 钱映紫. 和顺“天人合一”的文化村落[J]. 民族工作,2000(6):46-47.
[2] 程亚男. 边边上的文化绿洲——和顺图书馆[J]. 深图通讯,2006(1):56-57.
[3] 云南腾冲和顺乡和顺图书馆编辑委员会. 和顺图书馆十周年纪念刊[C]. 仰光:明明印务有限公司,1939:133.
[4] 和顺图书馆成立刘氏周年筹备委员会,腾冲县文化局. 和顺图书馆六十周年纪念刊[C]. 昆明:云南省科技彩印厂计算机排录印制,1991:37-47.
[5] 陈坤华. 华侨与和顺图书馆.[EB/OL]. [2006-12-20].http://www.ynql.org/cgi-bin/detail.exe.8166+qlweb/advices_hf+1808+advices_hf+@%D7%A8%CC%E2%BB%D8%B8%B4_nobody+0.
[6] 宋剑祥. 我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和顺图书馆[J]. 当代图书馆,1996(1):53-54.
[7] 熊清华,周 勇. 保山古民居[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7:94.
[8] 尹文和. 云南和顺侨乡史概述[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3:151.
[9] 黄体杨. 和顺图书馆的发展原因与历史贡献探究[J]. 云南图书馆,2008(1):17-24.
[10] 蔡汉晖. 侨乡“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J]. 瞭望周刊,1984(18):43.
AModelofRuralLibraries:TakingtheCaseofHeshunLibraryinBaoshan,Yunnan
Nie Lingrui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Heshun Library in Baoshan, Yunnan i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rural libraries in China. Based on a brief description of its history and collection of books, the present paper analyzes its contribution and concludes that it has carried forward its predecessors’ spirit of hard struggle for development and pursuit of a better future. Finally, it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rural library; Heshun Library; library construction
G258.23
聂凌睿,女,1987年生,2010级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阅读文化学,发表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