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臭豆腐打造的商业王国

2012-02-11 11:10布儒
文史博览·文史 2012年11期
关键词:豆腐坊臭豆腐会馆

布儒

康熙八年(1669),时逢大考,安徽仙源县(今安徽黄山市仙源镇)人王致和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参加考试。王致和出生于仙源县乡下,幼年失母,跟着开豆腐坊卖豆腐的父亲长大,从小边读书边随父亲学做豆腐,书读得不错,豆腐手艺也很出色。他顺利地考中秀才、举人,最后来京参加会试考进士。他来到北京,在前门外延寿街(今大栅栏延寿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安顿下来。没想到从小生长在皖南的他,不适应北京水土,患了痢疾病,等到开考勉强进入考场,发挥自然一般。放榜那天,眼看金榜题名的举子们喜气洋洋,只有他名落孙山。

郁闷的他在安徽会馆逗留了一个多月,想回皖南老家,可是从北京到老家至少有1600多公里,交通不便,且没有盘缠。咋办?眼看就要断炊了,王致和想起自己在老家学过的手艺,做豆腐,何不卖豆腐,以此谋生?说干就干,他买了几十斤黄豆,从会馆借来一盘石磨,在会馆附近租赁一家门面房,豆腐坊便开张了。

王致和做豆腐有绝招,不用石膏,且做出来的豆腐又白又嫩,口感好,吃在嘴里满嘴流香,入口即化,一上市便获得好口碑,大家争先恐后地来买他的豆腐,其豆腐坊前顿时热闹起来了,也使得他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正当王致和的豆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之时,此年北京的天气很怪异,伏天阴雨连绵,不停地下雨,导致王致和做好的豆腐卖不动。眼看着豆腐由白变黄,由黄变灰,最后發出阵阵臭味,王致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跳河的心都有,但他夹了一块发臭的豆腐一品尝,又乐了,因为闻着臭的豆腐吃起来反而有一股清香之气。王致和马上把臭豆腐送给邻居品尝,结果邻居也大呼好吃。他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发臭的豆腐切成小块,放上香料和盐码进自备的水缸,半个月后,北京百姓喜欢的一种佐餐小菜——臭豆腐就这样诞生了。

王致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沿街叫卖。开始根本无人问津,大家都捏着鼻子从他身边匆匆走过。他大声吆喝:“卖祖传臭豆腐呀,吃起来香,不香我赔钱。”他这么一吆喝,招来好奇之人,大家一试,果然味道独特,于是满口称赞。王致和的臭豆腐被作为一件奇事,迅速在京城传播。许多人的好奇心被引起来了,纷纷前来购买。

王致和的臭豆腐块虽小,可卖的价钱反而比大块的水豆腐价格高。许多达官贵人,每顿早餐必备一碟花椒油浇过的臭豆腐,就着玉米面窝窝头吃。讲究些的,把发酵后的臭豆腐油炸后食用,其味道更加鲜美。

店里的业绩不错之后,靠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王致和又发明了酱豆腐。这种酱豆腐颜色鲜红,口感醇香,食后三日不忘,而且其利润比臭豆腐更高。后来的十几年,王致和又几次参加科举考试,也许是官运不通,均屡试不中。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他干脆弃学经商了,选址还是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安徽会馆旁边,立招牌“王致和南酱园”,雇师招徒,专门经营白豆腐、臭豆腐、酱豆腐和其他的酱菜。生意兴隆,王致和逐渐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富豪。

到了清末,“王致和臭豆腐”成为宫中御膳佳肴,御膳房每天都要到“王致和南酱园”买一碟炸好的用花椒油浇过的臭豆腐,以供“上用”。王致和的臭豆腐身价更高了。“王致和”门前的三块立匾,均彩绘龙头,以示“大内上用”。“王致和南酱园”六个大字,分做两块匾,分别由状元孙家鼐、鲁琪光书写。孙家鼐还为其写了两副门对,一副“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存心”;另一副“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趾种芙蓉”。两牌门联四句头一个字合起来就是“致和酱园”。

尽管近代中国时局动荡、战乱频仍,但“王致和”这一“中华老字号”还是艰难地生存下来了。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公私合营,铺面地址迁到海淀区阜石路41号。现在王致和集团已成为北京著名企业,年营业额达几亿元。

(责任编辑/齐风)

(电子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

猜你喜欢
豆腐坊臭豆腐会馆
我为臭豆腐狂
识破
豆腐坊风波
豆腐坊风波
热河旧事之豆腐坊
“乡土之链”话会馆
美法院判决“中华总会馆”撤旗案
舌尖上的校门口
人在他乡为异客北京会馆游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