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28
刊物介绍
《环球时报》是由人民日报社主办与出版的国际新闻报刊,创刊于1993年1月。原名《环球文萃》,1997年改名为《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对日本、美国及台湾的新闻较为关注。在解读中国外交政策领域具有一定权威性。因《人民日报》在全球各地派驻人数众多的特派或特约记者,《环球时报》也以此为独家特色资源,加以利用。使之刊发的文章受到中国大陆与海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环球时报》通过广布于世界各地的驻外记者,以独特视角生动及时反映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反映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审视与交融,从而拓宽国人视野,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资讯。 同时,《环球时报》鲜明、坚决地向世界亮出中国民间对一些国际问题的看法和立场,成为中国百姓参与国际舆论的一个渠道。外国主流媒体和驻华使馆普遍关注环球时报,对其所反映的中国民意加以传播和研究。
环球时报
- 国民党称遭民进党“凌迟”
- 希拉里获提名,支持率不见涨
- 美民主党党纲八次提中国
- 缅甸民地武罕见召开集体会议
- 稳住韩国,日本暂缓“出资换撤像”
- IS认领叙爆炸袭击
- 小爆炸惊扰德国移民办公室
- 中方要求越南调查“护照写脏话”
- 美首发黑客应对指令,点名多国
- 印度中印边界修路计划“再延期”
- 韩要求全国中小学宣传“萨德无害”
- 东盟地区论坛主席声明没提仲裁案
- 委内瑞拉紧急动员全国职工种地
- 巴基斯坦或立法阻止“荣誉谋杀”
- 印“铁娘子”将结束16年绝食抗议
- “里根刺客”将于下月获释
- 63名日本女性告政府推荐问题疫苗
- 日本多个公共部门设“禁止捉妖区”
- 马拉维要查“性净化”陋习
- 幕天席地
- 泰国今日起逮捕所有街头乞丐
- 比利时用尿酿啤酒
- 西班牙用无人机查偷税漏税
- 秘鲁要求人人用手语唱国歌
- 人越有钱上网时间越少
- “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有什么区别?(答读者问)
- 在韩外籍人半数是中国人
- 搞一体化,京津冀应用好比较优势
- 申遗成功,中国人有喜有忧
- 加媒:房价高别怪中国买家
- 全国解禁皮卡有点难
- 石棉安全问题亟待引起重视
- 菲“血腥”禁毒战,杜特尔特胜算几何
- 毛塔开阿盟峰会,中国来帮忙(手记)
- 中国首次公布舰载机飞行员牺牲
- 我最大两栖飞机军用潜力有多大?(独家报道)
- 中国南方多地进入“烧烤模式”
- 俄研制出新型热成像仪
- 瑞典人夏季爱搞“龙虾趴”
- 德国小龙虾地位高于大闸蟹
- “世界小龙虾之都”年年过节
- 台“立法院”上演82小时表决大战
- 蔡英文只给台籍导游送挽联
- 台日海洋对话敏感时刻延期
- 台艺人到大陆发展要签“反分裂声明”?
- 美法院判决“中华总会馆”撤旗案
- 中国人在美购房“蜜月期”已过?
- 日本“放大招”推28万亿刺激计划
- 韩媒:中国因“萨德”“刁难”韩化妆品
- 玩“穿越广告”,中国先于好莱坞
- 里约毒贩启动“奥运大促销”
- 普京:排挤俄罗斯让里约奖牌贬值
- 奥运网球难见费纳单打
- 秘密城市,苏联军事崛起的法宝
- 南海风浪暂退潮,中国得远大于失(社评)
- 南海仲裁账目应向世界公开(环球锐评)
- 接连遭袭,德国这是怎么了
- 莫以阴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废墟”
- 蔡英文区别对待大陆遇难者很冷血(社评)
- 暴恐何以猖獗,误解缘何滋生(观察家)
- 雅虎的命运令人感慨
- 克里借访菲对华软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