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俊芳
(天津市安定医院,天津 300222)
美国的管理学家彼得曾经提出“木桶理论”,即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正常情况下(指木桶大小一定,也不斜放)取决于3方面的因素:第一是每一块木板的长度,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第二是木板与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第三是桶底的好坏。它很好地说明了在一个团队、一个整体中每个细部、每个环节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管理的发展,“木桶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的管理之中。精神科护理由于其服务对象为思维异常、行为古怪的精神病患者,其护理难度及风险相对较大。我们将木桶理论应用于精神科的护理管理中,科学构建护理团队结构,使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树立团队意识,提高了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
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要想盛更多的水,只有把最短的板子补齐。这里所说的短板不仅是指某个人,也可以理解为团队中的某项水平。
1.1 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者,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科室中每个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客观的给予评价,找出影响科室护理水平发展的关键,从薄弱环节着手,专项治理,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将每月护理质量查房与平时抽查相结合,及时找出短板,就发现的缺陷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并针对弱项进行全员的专项强化培训,以达到整体提高的目的。
1.2 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强调团队建设就是将每个人的优势组合起来形成更好的综合效应。护士长在组织培训和业务学习中,打破护士长或培训老师教,护理人员学的固定模式,根据每个护士的专长安排讲课任务,让人人都参与其中,都有成为培训老师的机会,将自己的经验和专长分享给大家,共同进步,以长补短,以优势带劣势,从而使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2.1 由于精神科工作特点,除护士长,治疗及总务护士正常班外,其余护士均白班、夜班轮转,共分4组,每组3人,每组职工相对固定,朝夕相处。首先以每组为一个小团队,3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组时,护士长尽量考虑每位职工的性格、性别、年龄、工作经验、专业水平、责任心等各方面因素,合理搭配人力。尤其我科室专门收治的是男性精神病患者,有时突然出现兴奋躁动需要及时给予保护性约束,还要在分组时考虑到身体素质和体能力量的搭配。综合这些因素护士长在分组时要以“和谐班组,快乐工作”为原则,使每组成员都能做到性格、能力、体能上的互补,体现新老搭配、强弱搭配,技术力量得到均衡分配,保证护士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2 制定以班组能力考核和个人能力考核相结合的绩效机制,并与经济效益挂钩,促使护士培养团队意识,讲求合作,团结齐力,在完成本职的前提下互相促进,互相督促,共同完成本班工作。安排主班护士或班组内责任心强、年资高的护士作为班组小组长,负责监督检查本班工作的完成情况,确保各项流程制度的落实。
2.3 每个班组之间是交接班关系,也是相互关联、循环往复密不可分的。每个班组之间同岗位护士也要强调协作,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上班不给下班留尾巴,下班及时核对上班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形成良性循环。
如此,每个班组横向形成小团队,同岗位护士纵向形成小团队,形成一个网状团队结构,以小团队带科室整体的大团队,小团队之间的关系愈紧密,这个网就愈紧密,大团队就愈坚固,科室整体护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飞跃。
如果木板的长短不变,想盛更多的水,还可以重新排列木板的顺序,将短的放在一起,长的放在一起,然后将木桶倾斜向长木板的方向,使水在桶里形成斜面,这样就能盛更多的水。这个方法的关键是将木板放对地方。一把钥匙只有插对锁孔才能打开门。护士长要对每一位护士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每个护士的特点安排工作,使其“人岗匹配”,力求让每个护士都能在与其性格倾向和能力较适应的岗位上“人尽其才”,发挥个体优势和创造性[1]。我科45岁以上老职工占护士比例的30%,这些老职工由于历史原因非正规护理院校毕业且学历较低,同时由于精神专科护士岗位分工的特殊性,常年从事生活护理,接触专业技术操作相对较少,技术操作及理论水平相对薄弱,但具有丰富的精神专科工作经验,善于观察精神患者细微心理及症状变化,比较容易取得精神患者的信任,善于与患者沟通。把这样的老职工安排在重点病房护理岗位,利用他们细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和长者般亲切的沟通,使患者容易敞开心扉,杜绝和减低一些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我科曾收治1名首次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青年男性,随着患者疾病的好转,自知力逐渐恢复,已遵医嘱转为二级护理,患者突然变得寡言少语,经常发呆。这些情况被经常为其做生活护理的1名年长护士发现,在聊天中得知患者因为怕将来出院后戴上“疯子”的帽子,受社会歧视而觉得担忧,并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在与主治医生沟通后,遵医嘱将该患者转为一级护理,重点看护,严防自杀、自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心理护理,通过心理疏导使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以健康的心态重返社会,成功杜绝了一起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而年轻护士体力充沛,技术操作过硬,安排在主班护理岗位,承担一些专业技术操作和护理文件的书写工作,使他们的所学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检验。
一个好的木桶,有一个好的桶底,也是不漏水的关键。这个好的桶底就是指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也是团队建设的核心。
4.1 护士长每月初利用晨会或召开班组会,组织大家共同确立一个明确而合理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奋斗方向,在对目标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才能鼓舞大家团结奋进的斗志。月底对该目标的达标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公示,根据结果分析讨论,不断提高。
4.2 加强对护士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护士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位护士都融入到集体当中,使护士对科室这个团队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归属感,让大家意识到“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道理。开放坦诚的气氛促使思想上团结一致,学习上刻苦钻研,工作上爱岗敬业[2]。
4.3 采取人性化的管理,“以护士为中心”管理理念[3]。护士长关心护士的生活,主动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后顾之忧,在排班和工作的安排上考虑到护士的个人需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让护士全心投入工作。建立护士个人档案,在每个护士生日时,为其准备贺卡和有意义的小礼物,让其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4.4 善用沟通。有效的沟通不但利于消除合作中的障碍,更有利于增进团队情感,促进团队发展。
4.4.1 座谈 适合班组集体沟通,便于传达医院的思路和目标,让护士掌握医院的动向,倾听护士的建议和心声,实现良好的信息反馈。
4.4.2 谈心 适合针对有个别问题的护士,一对一沟通,了解他的需要,给予切实的帮助和支持,便于解决具体问题。1名护士工作中总是出现小问题,如写交班报告未填全眉栏或书写时遗漏诊断;物品交接数目不清等。护士长发现这种情况,及时找其谈心,原来这位护士的老公出差,自己又两班倒,孩子无人照料,只能锁在家里,非常担心,无法全心投入工作。了解到这种情况,护士长为这名护士暂时调整了班次,使其便于照料孩子,解决了护士的后顾之忧,护理缺陷未再发生。
4.4.3 网络沟通 这种方法信息容量大,反馈速度快,更适合与年轻护士的沟通。可以借助电子邮件、QQ、MSN等网络交流工具,使护士无所顾忌的进言献策,吐露心声,从而拉近团队队员之间的距离。采用建立科室QQ群,使科室成员密切沟通,增进情感交流。
〔1〕王拉云,张天忠.浅谈护士长如何激发护士工作内部动力的技巧[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2008,7(5):86-88
〔2〕王悦.手术室团队心理安全管理的探讨[J].天津护理,2011,19(4):222-223
〔3〕刘永瑞,荣志宏.积极心理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