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媒体

2012-02-03 02:05
中国畜牧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彰武县宿迁雏鸡

1 邻水推行“稻—稻—鸭”产业发展模式

6月18日,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千斤粮万元钱”工程九龙镇核心示范基地上,碧绿的稻田里,一群群鸭子或在秧苗间穿梭觅食,或在田埂上栖息。“我喂的第一批800多只鸭子就要出栏了,我们推行‘稻—稻—鸭’产业发展模式,实行‘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什么都不用愁,马上就可以稳稳当当赚近8000块钱!”飞马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熊兴成喜不自禁地说。

据了解,今年,该县连片打造20万亩现代农业粮油高产基地,启动了“千斤粮万元钱”工程。九龙镇根据实际,在该镇农华“千万工程”种养殖基地,依托飞马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稻(中稻)—稻(再生稻)—鸭产业发展模式,大力推行“五统一”生产经营模式。即:统一提供种苗,基地培(繁)育出的种苗,以低于市场价10%发放给农户;统一技术指导,针对农户种植与养殖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技术问题,组建技术服务队,逐户开展流动技术指导;统一防治防疫,种苗发放之前及种养业过程中,由农技、畜牧等部门进行;统一病虫害防治及疫情防控;统一保底回收,基地与项目区各种养殖户签订保底回收合同,按照邻水、长寿、垫江三个县蔬菜及禽类收购价格的平均价格再加10%予以回收;统一加工销售,所回收的蔬菜,统一加工包装后销售至重庆等地市场;禽类屠宰加工厂建成后,统一实施深加工,并打造“老黑鸭”品牌,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

笔者还了解到,鸭子是捕捉害虫的能手,实施稻鸭共栖的稻田,不用喷农药,不用薅秧,以鸭子治草防虫,从而不施农药、减少化肥施用;养鸭也不需再喂更多的饲料,这样种出来的水稻和饲养的鸭子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稻鸭肉质鲜美,稻米清香可口,很受饲养户和市场的欢迎。目前,该县在“千斤粮万元钱”工程项目所在乡镇建立稻鸭共育核心示范田3万亩,投放的第一批鸭苗140万只长势良好。推行“稻—稻—鸭”产业发展模式,农民年均亩收入将在1万元以上。(摘自《广安日报》)

2 3万只雏鸡草原灭蝗

这几天,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广袤的草场上,人们惊奇地发现——万顷碧波中,许多只小鸡在草原上飞奔追逐。原来,它们是当地政府请来的一支“特种部队”,专门灭蝗。

1994年,多伦县曾爆发一场百年不遇的蝗虫灾害,成片的蝗虫密密麻麻,最严重的地区,蝗虫密度高达每平方米500只。被蝗虫啃噬过的草场地表裸露,寸草不生,给当地农牧民造成巨大损失。这些年,当地对灭蝗工作一直不敢懈怠,但用人工捕捉和机械灭蝗的办法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也不佳。今年,多伦县别出心裁,想出一个省钱省力又赚钱的好办法——在蝗区免费投放3万只雏鸡,进行生物治蝗。

据该县草原部门介绍,当地水草丰美,在野外投放雏鸡,饿了吃蚂蚱,渴了喝泉水,不喂饲料,3万只雏鸡可有效防治蝗害面积24万亩。

该办法实行以来,农民的积极性也很高。他们说:“这样一来,不但能够治蝗,咱的鸡也成了真正的绿色食品了,蛋和肉准能卖个好价钱。” (摘自《内蒙古日报》)

3 秸秆禁烧探新路

江苏省宿迁市通过实施“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严管重罚、全面禁烧”举措,已连续4年没有因焚烧秸秆而引发一起火灾或人员伤亡事故,没有因抛河而污染一条河流,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江苏省省领导日前调研宿迁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等工作后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宿迁的做法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

为了“疏”到位,宿迁市重在宣传发动,让群众理解。除了演出宣传,横幅、标语、倡议书等多种方法齐头并举,在全市形成全员动员、全员参与的氛围。地处宿豫城区的顺河镇闸东、陆河等居委会的5000多亩小麦,区域分散,零星地块较多,近千户居民主动提出“十户联保制度”和“十户组长报告制度”。麦收期间每一户农户都佩戴红袖章值班,十户组长每天督查汇报,大家互相监督。

对秸秆焚烧,宿迁市注重严防死守,更注重超前谋划,打主动仗,让群众信服和认可。截至发稿时,宿迁已新建各类草场120多个,累计达300多个,新收购加工各类秸秆15余万吨。投入各类秸秆还田作业机械25万多台,全市机械化还田面积达140余万亩,占小麦已收割面积的五成以上,初步实现了今年秸秆还田率45%的目标。

多措并举为秸秆找出路,让群众从秸秆禁烧中获益,一直是宿迁努力的方向。宿迁目前有投产的秸秆电厂3家。为让利于民,市里与三家电厂协商,对打好捆的秸秆收购价由去年的220元/吨提升到今年的260元/吨。据不完全统计,三家电厂现已收储秸秆10万余吨,农民从中多收益400余万元。

据该市农委介绍,宿迁今年750万亩稻麦,共生产秸秆300多万吨,目前已因地制宜探索出多条秸秆综合利用惠民的渠道,包括实施秸秆肥料化利用工程、能源化利用工程、工业原料化利用工程、饲料化利用工程等,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率90%的目标应该没有问题。(摘自《新华日报》)

4 治理沙化草原走上富裕路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省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县之一,而四合城乡地处彰武县的最北端,是彰武县荒漠化最严重的乡镇之一。

刘启山是彰武县四合城乡三官村的农民。2001年,他承包了村里无人问津的3000亩草地,说是草地,其实是满眼白沙的不毛之地,到处都是流动半流动的沙丘,植被覆盖度只有10%左右,亩产草量仅30千克。

从2009年开始,彰武县草原部门在此区域开始实施草原沙化治理工程,通过业务部门的帮助与自己辛勤的劳作,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和鼠虫害防治等措施,老刘这3000亩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流动、半流动沙丘全部被固定,草原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区域内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每亩干草产量达190千克以上,牧草的蛋白质含量也由6%提高到了10%左右。

目前,刘启山在区域内饲养了130多头肉牛,散养了300多只蛋鸡,还种植了80亩苜蓿草,用人工种植的牧草和刈割天然草地的牧草饲喂肉牛,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每年出栏肉牛60多头,加上卖牧草和草籽,每年可获纯利20多万元。刘启山通过治理沙化草原走上了富裕路。(秦有)

猜你喜欢
彰武县宿迁雏鸡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姑娘登上珠穆朗玛峰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杨树的育苗技术
浅析杨树的育苗技术
食醋可防鸡病
彰武县甘薯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