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畜禽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方法与措施

2012-01-30 01:55王晓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6期
关键词:黄曲霉霉菌毒素

王晓峰

(河南省台前县畜牧局,台前 457600)

防止畜禽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方法与措施

王晓峰

(河南省台前县畜牧局,台前 457600)

1 霉菌毒素及其对畜禽的危害

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饲料中霉菌生长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饲料霉变及由此引发的危害是困扰饲料工业和畜牧业生产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霉菌的生长消耗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饲料受霉菌污染后,营养价值严重降低。此外,动物摄入受霉菌污染的饲料后,体内的霉菌毒素残留及其代谢物会造成动物性食品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危害。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数百种霉菌毒素,这些毒素在动物体内有不同的毒性、代谢途径和靶器官。一般而言,霉菌毒素主要是由4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梭菌属(主要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也是最常见的几种霉菌毒素。

在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黄曲霉毒素并非主要的霉菌毒素,呕吐毒素、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最为严重,而由多种饲料原料配制的全价饲料将会大大增加全价饲料受多种霉菌毒素污染的危险。霉菌毒素产生的临床中毒症状会因在饲料中的毒素种类、剂量、饲喂时间、毒素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动物本身的品种、年龄及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在动物养殖中,猪对饲料霉变最为敏感。经总结,将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危害列表说明,详见表1。

2 防止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技术措施

防控霉菌及霉菌毒素危害最关键的是做好饲料的防霉和脱毒2个环节。

2.1 饲料防霉

关键在于要严格控制饲料和原料的水分含量,控制饲料加工过程中的水分和温度、选育和培养抗霉菌的饲料作物品种、选择适当的种植或收获技术、注意饲料产品的包装、贮存与运输、在饲料中添加防霉剂等。

2.2 脱毒

饲料及饲料原料发生霉变后,可根据饲料霉变的轻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脱毒处理。脱毒方法一般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酶解法、吸附法。

2.2.1 物理脱毒法 主要有水洗法、剔除法、脱胚去毒法、加热去毒法、溶剂提取法、辐射法等。

2.2.2 化学脱毒法 主要是采用碱或氧化剂进行处理脱毒。上述的诸多脱毒方法,除加热去毒法外,在实际应用中以及对于目前饲料工业、养殖业来说均不适用,因其不但操作困难,而且大批量的饲料及原料用此类方法是没法进行的。但经试验工业化实施是可行的,值得重视的是经化学脱毒处理后,往往会降低饲料的营养品质和适口性。加热去毒法用300℃温度处理污染饲料原料如玉米、花生饼粕等,使黄曲霉素毒素含量下降85%,可以有效清除各种霉菌毒素在饲料生产中的交叉污染。

2.2.3 酶解法(微生物法) 主要是选用某些酶(微生物的转化),利用其降解作用,使霉菌毒素破坏或降低其毒性。常用的微生物菌种有乳酸菌、米跟霉、黑曲霉、葡萄梨头菌、灰蓝毛菌、橙色黄杆菌等。与物理学和化学方法相比,酶的降解处理法对饲料营养成分的损失和影响较少,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饲料工业出现了问题,包括:(1)酶不耐热,在高温下易于失活,而饲料成品的制作过程尤其是压制颗粒饲料均需经过高温,国内已开发出耐高温菌株产生的耐高温酶;(2)使用酶解脱毒法的成本目前仍较高。(3)利用酶降解霉菌毒素的毒性时,某些霉菌毒素需要一套完整的酶系才能彻底降解其毒性。利用某些微生物的生物转化作用,能破坏霉菌毒素的化学结构或降低霉菌毒素的毒性。试验证实微生物酶、米跟霉、黑曲霉、枯草杆菌等对除去黄曲霉素有较好的效果。据研究,利用乳酸杆菌发酵的方法处理饲料也具有相似的效果,不仅可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毒性,还可增加饲料营养菌体蛋白,改善适口性。

2.2.4 吸附法 即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行脱毒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仍是至今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在饲料工业以及养殖业来说是一种比较常用、简便、有效的脱毒方法。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进行脱毒,主要是针对霉菌毒素的理化特性和在动物体内的代谢特性,采用了能吸附霉菌毒素的一些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入饲料产品中,使其在动物体内发挥吸附霉菌毒素的功效,进而达到脱毒的效果。目前较好的有生物吸附剂霉可吸(酯化甘露寡糖)和百毒清(活化酵素)及某些矿物质如沸石、伊利石、绿泥石、硅铝酸盐、高岭土、黏土等,它们都有很强的吸附作用,而且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这些物质既不会被动物体吸收,又可选择性地与霉菌毒素结合。将它们作为吸附剂添加到饲料中,用量据霉变过程不同添加0.1%~0.2%,可有效吸附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减少动物消化道对霉菌毒素的吸收,从而达到解毒目的。

表1 几种主要霉菌毒素及其对畜禽的危害

2.3 改善日粮配比

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被认为是霉菌毒素中毒的易感因素,由于大多数霉菌毒素代谢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的毒性与霉菌毒素原型的毒性不同,因此,减少或增加外源性化合物代谢的药物可影响机体对霉菌毒素的反应。据研究,营养素添加方法也是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危害的重要措施。某些抗氧化物(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和微量元素硒及蛋氨酸,都具有降低和破坏霉菌毒素毒性的能力。补加蛋白质和氨基酸:肝脏能净化被动物吸收的霉菌毒素,此净化的过程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反应,而蛋氨酸有利于谷胱甘肽的组成,因而额外添加蛋氨酸就可以减少对动物生长和其他性能产生的不利作用。补充维生素和叶酸具有破坏黄曲霉毒素的能力。把叶酸加入轻度发霉的饲料中,可以有效去除黄曲霉毒素。硒对于猪具有抗黄曲霉毒素作用,补充硒可以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3 总结

在饲料实际生产中要完全去除霉菌几乎是不可能的。在饲料加工过程中通过降低饲料中的含水量、控制存放场所的温湿度、各种防霉剂综合使用等方法创造不利于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抑制霉菌生长繁殖。对于已经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应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补充营养等方法降低或去除霉菌毒素,降低霉菌毒素的危害,保障饲料的安全质量,从而确保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黄曲霉霉菌毒素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What Makes You Tired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黄曲霉侵染茶树籽产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牛奶中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常用检测方法
孜然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抑制活性研究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早期霉变纸币霉菌分离与鉴定研究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
地衣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