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艳阳
(青岛农业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山东青岛266109)
大学新生年龄大多在18~20岁之间,处于青年初期到晚期之间。[1]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整体风貌及心理健康水平。从生理上看,大学新生个体发育趋向成熟,各项身体素质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2]与此相比,该群体在心理发展上相对滞后,尤其在人际交往、自我认同方面表现较差。因此,高校应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关注,以便对其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帮助与指导。
另一方面,与其他高校相比,农业院校生源有其明显特点,主要表现为:往届、农村及非独生子女学生居多,而相关研究表明上述特征群体中更易出现心理问题。[3~5]因此,及时了解、把握农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对促进校园发展与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有必要对上述群体的心理素质予以考察,通过与全国常模及其他类型院校的对比,深入了解农科类高校学生特有的心理健康状况。
综上,本次测试以SCL-90为工具,对北方某农业大学2011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测试,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在2011级新生入校两个月后进行测试,其中男生3701人,女生4083人;收回有效问卷7777份,有效率为99.91%。
研究工具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问卷)及反映学生信息的问卷。其中SCL-90涉及感觉、思维、意识、行为及生活习惯等,被公认为具有容量大且反映症状丰富的特点,该量表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5级评分制,具体包括:(1)无,即无该症状问题;(2)轻度,即自觉有该症状,但不严重;(3)中度,指自觉有轻度或中度症状的情况;(4)严重,程度一般在中度到严重之间;(5)相当严重,指自觉常有此类症状,且频繁出现的情况。此外,还可通过阳性项目数 (得分在3分以上的项目)作总体评价,从而进一步评估被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学生背景信息调查包括政治面貌、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应届等内容,通过回答可了解学生基本信息。
2011级新生的主要特点是:应届、农村学生多,非独生子女多,家庭收入一般的学生多。结果显示,该农业院校新生中68.64%为应届,69.55%来自农村,58.02%为非独生子女,65.42%反映家庭条件 “一般”。另外,与往年相比,该校往届生、贫困生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31.36%和2.89%(详细信息见附表1)。
SCL-90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 (饮食和睡眠)等10个因子。分析的指标是总分、均分及各项因子分。按全国常模来看,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超过2分,可考虑为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据此,我们发现符合上述标准的有2045人,检出率为26.30%。另外,任一因子分值或总均分≥3时为阳性,一般认为已达到或超过中度痛苦水平,表明可能有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按照上述标准,我们发现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为583人,占全校新生总数的7.56%。从各因子检出率看,11级新生的主要问题体现在抑郁、强迫及人际敏感等方面 (表1)。进一步分析上述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各选项按人数予以排序,并呈现排名前10的题目人数及百分比(表2)。
表1 各因子筛查结果汇总表
表2 2011级新生SCL-90十大症状排行
研究人员对2011级新生和全国常模做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新生在敌对、焦虑、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抑郁因子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6]但在精神病性因子上显著偏高 (表3)。
表3 大学新生与全国常模比较
对不同性别的新生心理状况做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除敌对、偏执因子外,男性在所有因子得分上均小于女性,这说明,该农业院校新生中男性的心理素质明显好于女性 (表4)。
表4 男女大学生各因子分数比较
对来自城市—农村的新生心理状况做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除偏执、躯体化因子外,城市学生在其他因子的得分上均显著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表5)。
表5 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各因子分数比较
对贫困与非贫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除敌对、恐怖、躯体化及偏执因子外,贫困生在所有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 (表6)。
表6 贫困与非贫困学生各因子得分比较
对应届与非应届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除恐怖因子外,应届生在所有得分上均低于非应届学生 (表7)。
表7 应届与非应届学生各因子得分比较
研究者用SCL-90做的调查发现: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为2045人,占总人数的26.30%;其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为583人,占全校新生总数的7.56%,与前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整体观察,与全国常模相比,农业院校新生在敌对、焦虑、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及抑郁因子得分上显著偏低,但在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较高。该因子主要表现为:幻听、思维扩散 (播散),同时伴有被控制感的心理现象。提醒我们个别新生中可能存在精神病倾向,需尽快找心理老师咨询,且在必要时应转介至精神卫生机构进行治疗。上述现象反映了农业院校学生的独特心理状况,这类院校中存在较多贫困、不和谐的家庭,其子女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因此更可能诱发精神方面的问题,需予以重视。
单独从农业院校新生的身心反应症状看,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包括:担心自己的衣饰整齐及仪态的端正、感到要尽快把事情做完或忘性大等。过多担心自己的形象说明该校部分新生中可能存在较严重的自卑观念,这与自幼的生长环境及生活经验有关,提醒我们因对其进行引导,从人格方面入手,通过使用意象对话、催眠等深层次的心理矫正方法,彻底扭转自卑观念。另一方面,新生入校后,由于感受到较大的学习、生活压力,且不能很好地进行心理调节,所以诱发出“忘性过大”等心理问题,各学院应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农业院校新生中,男生的心理素质要好于女生,这一点与之前多数研究都不一样,[7]体现了农业院校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我们认为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该校女生中多数来自农村,家庭及生长环境并不优越,因此承受了更多压力,所以导致心理素质较差;其次,许多基础研究也发现,与男性相比,女性在面对挫折时其情绪感受性更强,[8]同样的刺激,可能会给女生带来更大的心理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对女生开展思想工作时更应采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
农业大学城市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农村新生。这一点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支持了心理健康与既往家庭环境及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结论。更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农业院校中存在较大比例的农村学生,因此,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对其予以重点关注。尤其是在校老师,应特别注意并倡导尊重农村学生,以保护其自尊心不受到伤害。
对贫困与非贫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比较,结果显示:贫困生在焦虑、精神病性、强迫、抑郁等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这提醒我们贫困生往往存在完美主义倾向,过分苛求细节,且多具有自卑、沮丧感,严重者甚至存在 “轻生”念头。环境是无法选择的,但我们可在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下,培养其积极的认知方式,让非贫困学生学习和掌握人际交往及沟通技巧,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对应届生与非应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比较,发现应届生的心理素质整体好于非应届学生。这与我们的常识不一致:一般认为,挫折会促进人更快发展,与应届生相比,非应届群体经历了更艰苦的奋斗过程,但奇怪的是上述过程并未提高其心理素质,反而导致了更多的心理障碍。前人调查中较少关注此类问题,今后的研究者应予以重视,以便做出合理解释,为今后的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笔者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基本信息调查问卷为工具,对某农业大学2011届新生的背景信息及心理健康状况做了考察,结果显示:农业院校新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略好于全国成人常模,但在个别因子上得分较高;新生中贫困、非独生子女及非应届学生占多数,且上述群体心理素质较差,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教育。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96-400.
[2]南仲喜,王林.身体素质训练指导全书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4-7.
[3]张朝,于宗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7):1308-1310.
[4]叶海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28(5):794-797.
[5]俞少华,张亚林.湘雅医学院一年级大学生SCL-90总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2):204-206.
[6]金华,张明圆,吴文源.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7]张志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77.
[8]Jiajin Yuan,Yuejia Luo,Jin H.Yan,Xianxin Meng,Fengqiong Yu,Hong Li.Neural Correlates of the Females'Susceptibility to Negative Emotions:An Insight Into Gender-Related Prevalence of Affective Disturbances[J].Human Brain Mapping,2009,30:3676-3689.
附表1 该农业大学2011新生基本信息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