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郊区设施蔬菜生产劳动力调查研究——基于阳泉市郊区的调查

2012-01-29 08:53石莎秦作霞陈丽娟张洁郭俊红殷海善
关键词:阳泉市菜农温室

石莎,秦作霞,陈丽娟,张洁,郭俊红,殷海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2.阳泉市郊区蔬菜中心,山西阳泉045000;3.阳泉市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阳泉045000)

城市郊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农村,拥有巨大的城市人口作为市场,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受到城市资金技术辐射具有较高的经营能力。[1]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郊区农业的发展形态主要是紧密服务于城市的现代化都市农业。[2]而由于土地资源紧缺,郊区农业宜以高技术设施化生产为发展方向。[3]阳泉市郊区选择设施蔬菜作为农业发展方向具有生产力布局的合理性。

一、设施蔬菜发展情况

(一)阳泉市郊区基本情况和设施蔬菜发展情况

阳泉市是一个高度工业化、城市化的城市。2010年11月,阳泉市人口城市化水平为63.74%,在全省首屈一指;阳泉市经济结构中,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53%,在全省首屈一指。阳泉市郊区总人口28.6万人,耕地7133hm2,以玉米作物为主。

阳泉市城镇人口密集,是农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根据统计,在政府支持发展设施蔬菜以前,自产蔬菜仅占阳泉市消费量的10%,发展设施蔬菜为城市服务是郊区农业的方向。2008年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和 《关于全市蔬菜产业发展及京晋蔬菜合作项目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设施蔬菜。政府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为发展设施蔬菜提供了良好条件,财政为一个温室提供两万元的财政补贴。政府委派农业技术人员长期提供技术支持,村庄从山东聘请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政府在市区规划了蔬菜销售超市和市场,提供产品直接销售渠道。设施蔬菜发展的土地、资金、技术、市场都得到了较好保障。截至目前,郊区建设320hm2高标准温室大棚,一家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众多村庄作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全区形成了 “近郊稀特菜、远郊瓜果菜”的区域生产格局。

(二)调查村庄基本状况和设施蔬菜发展情况

东村和甘村是在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的两个设施蔬菜村庄。东村位于阳泉市郊区河底镇,现有居民780户,人口3220人,其中农业人口2240人,耕地93.3hm2。东村把温室大棚作为村庄经济的主业,通过土地整治,把小块丘陵梯田改造成大块梯田,在山坡上建起20hm2温室大棚。甘村紧邻市区,全村305户,1100余人,现有耕地20.4hm2,建设温室21个(其中20个投入生产)。东村和甘村通过集中土地,用集体收入建设温室,然后以低价承包给村民经营。

(三)调查方法和思路

文章结合问卷调查、文献调查和入户访谈等方法对阳泉市郊区设施蔬菜生产状况进行研究。选择不同类型的设施蔬菜种植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10份,有效问卷21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走访东村和甘村种植户十余户,了解设施蔬菜经营成本、管理技术和种植业结构等。

二、调查结果

(一)设施蔬菜经营收入

设施蔬菜作为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本意是要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从东村和甘村温室经营情况看,设施蔬菜增加农民收入作用有限,农民对经营设施蔬菜的收入并不满意。从问卷结果来看,65.2%的设施蔬菜经营户年收入在一万至二万元之间,还有11.3%的经营户年收入低于一万元。仅有23.4%的设施蔬菜经营户,对技术比较熟悉,经营面积较大,善于经营和吃苦耐劳,年收入在二万元以上。如东村,以温室黄瓜为主,一年两茬,一年农资成本 (棚膜、有机肥、种子)约0.4万元,两茬黄瓜销售收入约2.0万元,一年净收入约1.6万元。村集体对一个温室一年仅收取管理费1000元,温室经营的400~500元水费、100~200元电费全免。甘村温室以西红柿为主,一年两茬,一年农资成本约0.4万元、水电费约600元和温室租金1000元/年,两茬西红柿销售收入约1.8万元,一年净收入约1.2万元。

设施蔬菜生产比较费工,从穴盘育苗开始,一苗、一叶、一果都要亲手劳作,冬季每天要放帘、卷帘。65.2%的设施蔬菜经营户认为一个温室一年要投劳300工,劳动投入很大。按照一年收入1.5万元计算,平均每天收益不足50元。

当地青壮年农民在矿山打工,一天工资在100元左右,年轻女性在宾馆、饭店的月工资为1200元左右。由于地处郊区,务工方便,收入较高,使得设施蔬菜的收入对于当地农民没有显著优势。此外,设施蔬菜经营还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和粮食作物比,设施蔬菜的效益确实增加了10~20倍,是一个较好的富民产业。但是考虑到设施蔬菜的劳动投入,和郊区方便的没有成本、风险的务工收入相比,经营收入远低于人们的心理预期,菜农养家糊口有余而发家致富困难,设施蔬菜产业并不具备显著优势。

图2 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年劳动天数 (%)

由于经营设施蔬菜投工多、风险大、收入低,菜农积极性不高。有的设施被闲置,或者被流转出去,有的经营者计划一年两茬改一茬,降低劳动强度。

(二)经营人的技术水平

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75.2%的种植者对技术熟悉和比较熟悉,24.1%的人认为还需要学习,只有0.7%人认为不懂种植技术,由此看来,政府推广设施蔬菜技术是成功的。从调研情况来看,设施蔬菜经营人经过两三年的种植,已经掌握基本技术,但是一些细节性的技术尚不能完全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来操作,这是导致蔬菜生产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

图3 种植者对设施蔬菜技术的熟悉程度 (%)

设施蔬菜种植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没有种植经历的农民从事设施蔬菜生产,需要一个长期的技术学习、经验积累过程。如温室内的土壤,技术要求施用较多有机肥,但是目前多数棚内土壤有机肥施用不足。如疏花疏果是提高产量提高品质的主要因素,尽管技术人员经常提醒,但菜农还未接受疏花蔬果。再如温室内的水池,由于灌溉用水降低地温对蔬菜生长有影响,但多数温室没有配套水池,即使已配套水池,多数也没有正常使用。另外,温室内部滴灌系统、温室外墙保温系统等都有待完善。总之,设施蔬菜经营有待提高技术水平。

(三)经营人的素质

从调查情况来看,菜农的文化程度和健康状态较好。从文化程度看,菜农中小学及以下的占到12.8%,初中学历的菜农占70.2%,高中学历的仅占5%,高中以上学历为0。初中学历是菜农的主体,文化素质中等。受访者中身体非常健康者占22.7%,健康者占74.5%,亚健康者占2.8%,受访者菜农健康状况比较好。从文化程度和身体健康状况看,菜农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

然而,设施蔬菜经营人出现劳动力弱化的趋势。所谓劳动力弱化是指从事设施蔬菜的劳动力主要是中老年女性农民,而非青壮男性劳动力。设施蔬菜的经营者一般以农村家庭妇女为主,家庭男性劳动力主要在外打工或者工作,农忙时作为辅助劳动力来棚内帮忙。如甘村,共有二十个温室,其中十九个温室的经营人为女性。甚至少数妇女也在外打零工,打工之余才经营温室生产。

另一方面,经营设施蔬菜的女性劳动力一般以中壮年为主。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从事设施蔬菜生产的劳动者中40岁至60岁的群体占到77.3%,9.2%的经营者年龄在60岁以上,而仅有13.5%的经营者年龄在40岁以下。如我们走访的甘村二十个温室中,经营人年龄最小的一人为42岁,其余均在50岁左右,少数在60岁以上。设施蔬菜经营既需要技术,又需要体力,年龄大身体差者不适合经营设施蔬菜。

图4 设施蔬菜劳动力年龄结构

劳动力弱化在农业生产上是一个比较突出的新问题,即所谓的“386199”部队,或者所谓的“末代农民”。[4]然而设施蔬菜作为一个现代农业的典型类型,即便具有较高收益,仍然无法吸引青壮年农民从事,只有无外出就业能力、不愿外出务工的壮年女性才可能从事设施蔬菜。或许在缺乏工矿业的纯农业区域,发展设施蔬菜能够得到青壮劳动力的支持。

(四)经营人儿女现在工作和从事蔬菜经营的意愿

儿女现在的工作状态是影响以后工作类型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未成年儿女主要处在上学阶段,儿女结束上学以后可能在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工作,也可能在外打工,还有少数子女处于参军、坐监等其它状态。从调查结果看,设施蔬菜经营户41.8%的子女还在上学,45.5%的子女在外打工,只有9.2%的子女已经从事农业生产,而且主要是年龄较大的菜农子女从事农业生产。

关于菜农子女未来继承家业从事设施蔬菜的可能性,75.2%的菜农认为子女不可能从事设施蔬菜经营,13.5%的菜农认为子女从事不从事蔬菜生产还 “不一定”,只有11.3%的菜农认为子女 “已经或者可能”从事蔬菜生产。在郊区就业去向多样化的情况下,菜农子女继续从事农业是困难的。从子女就业现状和就业意愿看,郊区蔬菜生产劳动力接续问题是严峻的。

如果子女不从事、不愿意从事蔬菜生产,属于家庭承包且可以继承的土地和蔬菜设施的命运是什么呢?就 “假如有一天不能劳动,将怎样处置土地和蔬菜设施”这一问题,74.5%的设施蔬菜经营户要流转出去,这是符合 《土地承包法》的,19.9%的经营户要继承给儿女,还有0.7%的经营户要交给其它亲属,还有1.4%的经营户要交给集体。或许,蔬菜设施流转后经营规模扩大了,设施蔬菜经营的前途会改变。

图5 设施蔬菜菜农子女工作状况及从事蔬菜生产的可能性

三、完善设施蔬菜经营的对策

(一)增加菜农收入成为郊区设施蔬菜发展的关键因素

设施蔬菜产业对菜农来说,只是增加收入的途径之一。提高设施蔬菜的经济效益,增加菜农的收入是郊区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生产优质蔬菜,提高蔬菜市场价格是可以探索的措施之一;在设施蔬菜规划时,设计较大面积温室,扩大菜农经营规模,同时方便劳作,是可以探索的措施之一;甚至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对菜农的农业补贴也是可以探索的措施之一。

(二)继续实施劳动力技术培训

在政府主导下,阳泉市郊区设施蔬菜的发展以村庄基地集中发展,这为菜农技术培训奠定了良好基础。要针对设施蔬菜发展的新形势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就高产栽培技术、播种育苗技术、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田间管理等开展技术培训,实现设施蔬菜的生产标准化、科技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并且可以探索以技术人员为主体的技术培训,向菜农自主学习、相互学习转变,拓展技术培训的途径,提高技术培训的效果。

(三)重点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具有一定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短缺是郊区农业面临的新情况,劳动力密集型的设施蔬菜的发展首先要积极应对劳动力短缺的困难。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探索。在设施蔬菜布局上,优先在工矿业少、非农就业机会少的村庄规划设施蔬菜发展区;如果在辖区内无法有效组织劳动力,可以尝试从邻近的贫困山区县招聘年轻有文化的劳动力补充本地劳动力的不足。作为工业、城镇发达的阳泉市,可以向日本先进的设施蔬菜技术和管理汲取发展经验,在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先进的设施蔬菜产业。

结语:在城市化背景下,农业生产面临劳动力老化、后继无人的新局面,农业劳动力短缺将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城市郊区,由于城市工业、服务业能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农业劳动力短缺会更加严重。另外,劳动力密集型的蔬菜产业、果树产业都将面临农业劳动力短缺的调整。从劳动力素质、数量的现状出发,来规划农业生产发展,将是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向。从劳动力素质、数量的现状出发,来规划农业生产发展,是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新的调整,新的阶段。

[1]刘洪波.长株潭城市群郊区农业发展方向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09(6):252-255.

[2]冀名峰,董夫超.中外大城市郊区及郊区农业发展比较研究 (下)[J].世界农业,2005(9):5-8.

[3]刘杰,叶滢.郊区农业基地规划的探讨——以南昌市扬子洲现代生态示范村蔬菜观光园规划为例 [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1,25(1):91-93.

[4]殷海善,石莎,秦作霞.关于末代农民现象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658-660,684.

猜你喜欢
阳泉市菜农温室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新帮手』让菜农采收省时又省力
春季大风频繁 菜农这样防范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阳泉市二代粘虫发生趋势预报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阳泉市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阳泉市重点工程
可以避免一个温室化的地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