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慧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昆明 650000)
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多次化疗后几乎都会出现骨髓抑制现象,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在此阶段需要反复输注血小板,预防性或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是其重要的支持治疗措施。尽管成分输血具有疗效高、输血反应低的优点,但输血反应还是时有发生,白血病患者输浓缩血小板最常见的输血反应是过敏反应[1]。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共有152例白血病患者先后输缩血小板2112次,54例发生118次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6%,且同一患者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和表现具有相似性。现将54例过敏反应的表现和护理报道如下。
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对152名白血病患者先后输缩血小板。其中发生过敏反应54例(第2次受血2例,3次以上受血52例,输注均为机采血小板),男32例,女22例,年龄16~83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单纯皮疹46例54次,皮疹伴口唇水肿2例1次,胸闷、气急4例3次,过敏性休克早期2例1次。
出现在输血小板后≤0.5h,8例(其中过敏性休克早期2例、皮疹伴口唇水肿2例及胸闷、气急2例,广泛皮疹2例);0.5~1h,18例(2例胸闷、气急,16例不同程度皮疹);1~2h,10例(均是皮疹);血小板输注完毕后4h内18例(全部表现为皮疹)。
全身性皮疹34例,颜面部皮疹4例,头皮皮疹2例,后胫、肩背部皮疹8例;伴搔痒42例,无搔痒6例;团块状皮疹18例,丘疹状皮疹30例。
立即停止输血小板8例,暂停输注10例,减慢输注速度36例。单纯皮疹46例患者中20例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10例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12例葡萄糖酸钙1.0g静注,4例先后使用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g静注;2例皮疹伴口唇水肿患者采用葡萄糖酸钙1.0g静注后缓解;4例胸闷、气急患者先后予地塞米松5mg、喘定0.25g静脉注射、吸氧处理;2例过敏性休克早期予吸氧、心电监护、2次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西地兰针0.2mg静脉注射后缓解。
用药后≤0.5h,8例;0.5~1h,12例;1~2h,24例;2~3h,3例;≥3h,4例。
过敏反应是白血病患者输血小板时最常见的反应,这与王小平等[1]对输血反应调查相一致,但发生率高于其3.3%统计结果。从受血者方面分析,据李日华[2]报道,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史及输血次数密切相关,输血次数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从血制品方面分析,在浓缩血小板中,血小板衍生的调节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因子的浓度升高,可引起输血过敏反应发生率增加[3],说明白血病患者输浓缩血小板较输其他的血制品更易发生过敏反应,需要严密观察。
处于骨髓抑制期的白血病患者,除了血小板低下,往往同时并存粒细胞的缺乏,伴有感染、高热情况。所以首先要做好体温的评估,如有高热先作退热处理(由于绝大部分白血病患者输血小板前的抗过敏用药为地塞米松,故对于中等度以上的发热患者予提前使用该药),等体温降至38℃以下再取血,因为浓缩血小板储存在20~24℃震荡器中,20~30次/min水平震荡最好,否则对血小板活性影响甚大[4]。
本组患者中8例出现在0.5h之内的过敏反应是程度较严重的过敏反应。说明30min之内是严重输血反应的高危时段,输血小板时必须缓慢滴注,严密观察有无胸闷、气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皮疹等情况。对于有输血过敏史的患者,其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和表现有很大的相似性,要特别注意相应时段和相关表现的观察。值得一提的是,18例皮疹发生于血小板输注完毕后,提醒我们要警惕输血完毕后在出现的过敏反应。
出现少量散在皮疹者可减慢输血小板速度,严密观察;皮疹较多者在减慢输血小板速度同时,按医嘱使用抗过敏药物如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皮疹出现迅速、程度严重或有胸闷、气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静脉通路,使用抗过敏药物。
[1]王小平,冯莹,朱跃辉,等.输血反应调查与建立血液预警系统的探讨[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2):85~87.
[2]李日华.输血不良反应99例的回顾调查[J].广西医学,2008,30(12):1900~1902.
[3]蔡晓红.输血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4):307~309.
[4]武晓林.保证浓缩血小板质量的环节控制[J].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54~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