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虹 金 萍 王亚玲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北武汉 442000
鼻渊通窍颗粒是用于治疗鼻窦炎的常用药物。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头晕、嗅觉障碍等。类似于中医的“鼻渊”范畴。近年来,由于环境变化等因素,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病情复杂,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各医家对其阐述标准不一,笔者从鼻渊通窍颗粒的组方立旨、病情演化特点,认为本病有其特殊的病理机制,更符合丹溪的“六郁”理论。具体分析如下:
郁者,滞而不通之意,在中医是指由于气血津液结滞不通,迟留不畅所致的病证,称郁证。六郁即气郁、血郁、火郁、痰郁、湿郁、食郁的统称,是朱丹溪(元代)“六郁”理论,其基本病理为气血怫郁,气郁为先,成为郁证发展的转折。《丹溪心法》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放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
鼻窦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呼吸道感染或呼吸道变态反应,或人体免疫力低下,由细菌引起的化脓感染,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是发病的首要因素[1]。从解剖位置,鼻腔和鼻窦位于颅脑下面,与咽喉、口腔、眼相邻,鼻腔和鼻窦病变常向附近组织蔓延,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若延及颅脑,严重的可造成死亡。对儿童来说,并发症将会影响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因此,要格外重视鼻窦炎。
中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关系到人体的正气与邪气两方面。鼻窦炎属“鼻渊”范畴,病因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邪毒袭肺犯鼻,郁滞鼻窍或脏腑虚损,反复感邪,邪毒滞留鼻窍,腐坏肌膜或气血瘀阻而成[2]。所以外感多以六淫邪气为常见,侵袭脏腑,使脏腑的功能失调,形成的病理产物瘀阻于鼻窍而成。体会本病的发展为郁、积热、化腐。“郁”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丹溪六郁以七情为病,以气郁为先,临床实践中,也不可忽视郁与肺的关系。鼻渊早期属“郁”,病在气分,为气郁,病位在肺。肺气郁滞化热,渐至积热,病情进一步发展,入血分,损伤脉络,热甚肉腐,化腐成脓。因此,该病早期病机为气机不利,与肺有密切的关系。
六郁为病,气、血、痰、火、湿、食诸郁,以气郁为先。鼻渊一证,病变的部位是鼻部,病变的脏腑多与肺、脾、胃、胆有关,鼻渊,有虚、实之分[3],急、慢性之别。
2.2.1 实证六郁
吴立清、渠敬文[4-5],认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感受外邪,邪毒袭肺犯鼻,肺失清肃,发病”。肺为华盖,故有“风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从肺的功能而言,宣发与肃降,就是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的结构功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依赖,维持着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统一,这种关系的维持靠的是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夫人以气为本,气和则上下不失其度,运行不停其机,病从何生,若使冲和之气升降失常,而百病从生。”气机升降一旦失常,轻则影响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功能活动,使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发生多种病变,重则危及生命[6]。由此,气机失调是形成本病的关键。《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即肺主一身之气。其实质是指肺气能够主持、调节人体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等的生成与运行[7]。这是从生理功能而言。从病理角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医述·郁》:“所谓郁者,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然清浊升降皆出于肺。”说明了肺与郁的密切关系,肺在气机升降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六郁之中,气郁为先,以肺气郁为主。
2.2.1.1 气郁 肺气郁失其宣肃,致使邪毒循经上犯,结滞鼻窍为病。肺气郁滞,不能将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敷布全身,影响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使脾升胃降的正常生理功能失调,湿浊内生为患,湿热邪毒循经上蒸,发为本病。胆为六腑之一,与肝相表里,并与肝共同促进脾胃的运化,脾胃湿热,升降失调,阻滞胆腑气机,胆失疏泄,气郁化火,胆经循经上犯,移热于脑,伤及鼻窦,发为本病。临床上肺气郁失其宣肃,脾胃气郁失其升降,胆腑气郁失其疏泄,可见鼻塞、咳嗽、头晕、头痛、体倦、脘胁胀闷等症状。
2.2.1.2 痰郁、湿郁、食郁 痰湿的形成,是脏腑气化功能失调的结果,脾胃功能失调,不能运化水湿,聚湿生痰或积热炼津成痰。脾胃功能既已失调,脾失运化,胃失受纳,则水谷不运,而成食郁。
2.2.1.3 血郁 血郁之因,因于气者,“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机不畅或停滞,就会影响血行而致瘀。因于热者,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治瘀多由热邪所致,故郁久化热或风热内郁,气血瘀阻而致血郁。或热伤阴血,津枯血燥而致血郁。鼻渊一证,形成血郁,已是病情进一步发展,由气分进入血分。
2.2.1.4 火郁 火郁的形成,有因于六淫,有因于气血,有因于痰食,有因于湿热,有因于血瘀,即刘完素所言“六气皆从火化”。
2.2.2 虚证六郁
慢性,《医学心悟》卷四:“若鼻中常出浊涕,源源不断者,名曰鼻渊”。同时认识到其证有寒、热、虚、实之别,提出泻实补虚之则。《外科证治全书》卷二:“鼻流浊涕,经年累月不止,当别寒热……涕清不臭,觉腥者,属虚寒。”慢性常因急性反复发作未得适当治疗,以致郁热内生,气血运行失畅,湿浊、痰饮、瘀血停聚为患,或因久病耗伤正气,气血精微生化不足,鼻窍失于气血濡养,邪毒、湿浊、痰瘀停聚而成。
可以看出中医独特理论“整体观念”的精髓,生理上脏腑的协调统一与病理上的相互影响,气郁或因血、痰、火、食郁而致,气郁又可致血、痰、火、湿诸郁。实可致郁,虚可致郁,郁在疾病中无处不在。鼻渊,急性多为实为热,慢性或为虚、或为实,多虚实夹杂,寒热互结,缠绵难愈。
鼻渊通窍颗粒由辛夷、苍耳子(炒)、麻黄、白芷、薄荷、藁本、黄芩、连翘、野菊花、天花粉、地黄、丹参、茯苓、甘草14味组成,其主治病症为急鼻渊,通过查阅文献[8-10]与临床观察提示无论急性、慢性,凡属风邪犯肺者皆可应用。
鼻渊其基本病机是气郁,因而气郁证的治疗重在调气为先,以清肃肺气之郁为主。组方以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散加麻黄、藁本为主药。风热邪毒袭表犯肺,或风寒侵袭郁而化热,壅遏肺经,肺气郁闭,失其宣肃。临床可见鼻塞、涕黄、或黏白量多、头痛、恶寒发热等。肺气郁闭,治以宣通肺气,有外邪者,当以散风驱邪。所以《素问·六节脏象论》:“气的生理,贵在于‘和’,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鼻渊病机为气郁,然气机失调所致瘀血、痰饮、热结、湿蕴等,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久之积热,化腐成脓。气机失调既是百病之源,因此抓住主要病机进行诊治,分清标本,以达治病求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在气机失调情况下,注意调节气机升降出入运动,采取“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方法。气是构成万物本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在《内经》看来,一切生命活动都包含在升降出入之中。一旦气机失调,则影响脏腑的功能活动,瘀、湿、痰、火等病理产物应运而生,阻塞气机,因此,临证需全面参详,不可单独治气,应标本兼顾,气血痰火湿食并治。
鼻渊通窍颗粒方中既是肺气郁为主,故以苍耳子散加麻黄、藁本为主药辛散宣透,清热祛邪,来调畅肺气。使气循路而行,肺气的宣发,使肺气布散于肌表,在肺内为肺气,出肺则为卫气,行于脉外,推动心包脉中之血以布散全身,达到气行血行,气行津行。本病的特点“郁、热、腐”,用黄芩、连翘、野菊花、天花粉,清热散郁,解毒消脓治火郁。天花粉生津液,又防热盛伤津。痰湿形成,因脾胃失运,以黄芩、茯苓,一则清热燥湿,一则健脾化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既清内蕴之湿热,又气血痰热同调。地黄、丹参祛瘀生新,治血分郁结,又防瘀热内结,津枯血燥之弊。全方遵循调气为先的原则,围绕六郁论治,使上下调和,阴平阳秘。
“火郁发之”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与热同属阳热,“火郁”又称“热郁”。“火郁”乃指阳热之气郁遏不达。各种原因,凡能影响气机升降出入者,皆能致火郁,“发之”是火郁的治则。何谓发,张景岳:“发,发越也……故当因势而解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如揭其被,皆谓之发。”所以“火郁发之”就是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疏散郁结,透邪外出,以达气机调畅。
鼻渊通窍颗粒治鼻渊,苍耳子散加减主之。本证为六淫之邪袭表,阳热之气郁遏于内而成。用麻黄开宣肺气,透泄郁热为发。麻黄,《本草正义》“麻黄清轻上浮,专疏肺郁,宣畅气机。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郁热在内,然不可直投寒凉,恐凝滞气机,欲清反滞。故宜宣清结合。宣,以苍耳子散、藁本辛香通气,升清阳,达颠顶为发。近代医家冉学峰在《冉氏方剂学》中将苍耳子散归于“宣通剂”中:“此方清轻上达,芳香透利。故用辛夷为独多;不求外发,故用薄荷为独少,用薄荷以佐苍耳,上达之力更优;用白芷以佐辛夷,透利之功更大……此方既能通肺气,又可达颠顶……此方则清轻而兼辛透矣。”清,以清气透热为发,黄芩、连翘、野菊花、天花粉,清透郁热,散结消脓。《本草汇言》:“天花粉,退五脏郁热,唯此剂开郁结,降痰火。”清,以祛湿清热的黄芩、茯苓,开泄脾湿,泄其里热为发。热郁血分,以凉血化瘀透热为发,用药地黄、丹参。火郁发之,涵义广泛,旨在开治火郁之门径,发其所“郁”,从其所属。
培土生金法,即补脾益肺法,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培补脾土的方法治疗肺脏亏虚。本方用药无补肺气之药,用茯苓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药品化义》:“白茯苓,味独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用补脾阴,土旺生金,兼益肺气……盖甘补则脾脏受益,中气既和,则津液自生……盖淡渗则膀胱得养,肾气既旺,则血自利,津道流行,益肺于上源,补脾于中部,令肺脾之气从上顺下,通调水道。”旨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有补益脾气而补肺气之意。
鼻渊通窍颗粒治疗鼻渊,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组方值得一提。其辨证论治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以丹溪“六郁”理论为基础,探讨鼻渊的病因与病机发病。此方又是“火郁发之”在临床上的发挥。全方论治注重辨明气血阴阳,所属脏腑,分清寒热虚实主次,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药味不多,却用药恰当,不失为一剂良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宋春叶,于友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鼻窦炎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1):1799.
[2]刘文义.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186例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365.
[3]王德鑑,于祖望.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4,39.
[4]吴立清.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8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6):374.
[5] 渠敬文.清渊汤治疗副鼻窦炎 178 例[J].吉林中医药,1993,19(1):23.
[6] 朱向东,安耀荣.气机升降理论探析[J].中医研究,2006,19(9):1-3.
[7]马淑然,苏薇.“肺主气”本质与机体自稳调节机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0(3):14-16.
[8]张志亮,曹冬梅.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2652-2653.
[9]廖伟,郭新铭.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评价[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1,9(3):36-37.
[10]盛吉祯,陈玉芳,盛晓兰.中药治疗急慢性鼻窦炎86例报告[J].甘肃中医,2008,2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