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

2012-01-29 08:20李存富杨振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17期
关键词:丹红稳定型例数

李存富 杨振伟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心内科一区,河南驻马店 46300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相对于稳定型心绞痛而言的,一般包括原为稳定型劳力心绞痛,近1个月内发病次数较前频繁、发病程度较前严重、发病时限较前延长等的恶化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又称卧位型心绞痛,通常在没有活动时发作心绞痛;新近发生的心绞痛,指1个月之内发生的心绞痛,发作规律不定,称初发型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等几种类型。它们共同的机制为不稳定的斑块引起冠脉的急性缺血缺氧。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相当一部分可以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1年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者可达15%~20%,死亡率达5%~13%。笔者收集了所在科室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患者中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类诊断标准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治疗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9~76岁,病程(10.6±3.2)年,其中包括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8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5例,合并高脂血症患者9例,合并慢性支气管患者4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者4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41~78岁,病程(9.7±4.1)年,其中包括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2例,2型糖尿病患者11例,高脂血症患者15例,有颈椎病史者1例,合并脑梗死病史者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每例都有心绞痛发作情况,发作次数3~15次。临床上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影响心电图ST-T改变的诊断、有较严重心力衰竭症状者、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或不能配合研究者均不能入组。

1.2 方法

所有入组者均按常规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根据病情应用降压、降脂或降糖等基础药物。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20 mL(菏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Z20026866)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伴有糖尿病者应用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银杏叶注射液20 mL(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Z20043734)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伴有糖尿病者应用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10 d),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1.3.1 心绞痛缓解率 显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症状无发作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为原发作次数的0~20%,能够进行日常活动;有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症状有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为原发作次数的21%~60%,轻度影响日常活动;无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为原发作次数的61%~100%,严重影响日常活动。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心电图疗效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心电图显示ST段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运动试验转为阴性;有效:症状减轻,心电图复查ST段或者T波明显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查ST段和T波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症状缓解情况

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疗效

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经过合理正规的治疗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失治误治也可能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者猝死,所以积极地临床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临床意义重大[1]。在临床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除一般常规抗心肌缺血药物应用外,强化抗栓治疗(双重抗血小板和抗凝)或行PCI治疗已经得到肯定[2]。不稳定型心绞痛在中医上归属于胸痹心痛范畴,是由于正气虚弱,饱餐、情志激动、寒邪内侵等所引起的以瘀血、痰浊、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轻者表现为短暂轻微的胸部憋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疼痛[3]。常伴有心悸、气短,甚至喘促、面色苍白、冷汗自出、手足青冷至节等。可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或加重,亦可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中医的基本病机为血脉阻滞,所以活血化瘀在治疗中成为了主要的措施。

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并能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4]。红花有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的作用。红花注射液对离体兔心有较明显的减慢心率作用,红花水浸液有一定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红花能改善缺血心肌氧的供求失调。动物实验表明:红花能使麻醉犬的心肌缺血程度减轻,缩小急性冠脉闭塞后的心肌梗死的范围,使心率减慢,特别对梗死心肌的“边缘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挽救濒危缺血的心肌,可使心电图ST段抬高或者T波倒置加深的幅度明显恢复,这种有益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耗氧量有关。多数报告认为,红花油有降血脂作用。口服红花油可降低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家兔的血总胆固醇、总脂、三硝酸甘油酯及非酯化脂肪酸的水平。红花油能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但增加肝内脂质及胆固醇。所以丹红注射液作为丹参和红花的提取物具备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血流、抗心肌缺血的作用,中医的活血化瘀功效也大大加强[5-6]。从本临床研究结果可明显看出丹红注射液和银杏叶注射液都对冠心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丹红注射液的疗效优于银杏叶注射液而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使用安全便捷,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 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76.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98.

[3]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56.

[4] 王卫民,何玉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2):134-135.

[5] 宣斌,陆曙.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190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0):59.

[6] 王英霞,黄丽琴,赵少伟,等.丹红注射液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3):70-71.

猜你喜欢
丹红稳定型例数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1168 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探讨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基于CYP2C9亚型酶研究丹红注射液与阿司匹林的相互作用
丹红注射液临床应用的系统评价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衰弱评估与预后分析
蒙药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浅谈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蒙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