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医学生的医德素质

2012-01-29 04:27:52廖女男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李 星,廖女男,娄 坤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培养医学生的医德素质

李 星,廖女男,娄 坤

(泸州医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医学院校作为培养高等医药卫生人才的地方,医学生的医德素质培养是摆在广大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根据医学院校的特点,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从学生医德意识、医德情感和医德意志等三个方面的培养,增强对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培养。

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医德素质

10.3969/j.issn.100221701.2012.02.025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越来越关注,医德成为社会的焦点,而医学院校作为社会培养卫生预备队和生力军的主要地方,医学生医德培养直接关系到整个医药行业的工作作风。因此,医学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来增强对学生的医德素质的培养。

一、以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培养学生医德意识

1.以“讲坛”为载体,活跃医德培养气氛。

“讲坛”是个非常活跃的载体,根据学生自身阶段学习的需要和社会变化的需要,确定主题,再邀请对主题有所研究的教授、专家、学者,甚至是个别年轻教师,让他们走进“讲坛”,走上讲台,为学生们宣讲书本以外的人生哲理、道德准绳、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先进事迹等等,让学生在听“讲坛”的过程中,培养其医德意识,活跃医德培养氛围。

以某医学院校为例,中医系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创办了“大医精诚”讲坛,组织系列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专业精神等培养,学生反响很好;临床医学系结合专业特色开办了“成长之路”讲坛,邀请临床医学院的博士、研究生导师等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实际经历,对学生们进行医德培养,效果明显。

2.以“网络思想政治培养”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医德意识水平。

随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体的加速发展,充分利用这一快捷、方便的宣传载体为思想政治培养工作服务也成为广大思想政治培养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据调查了解,绝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已开辟了这一工作阵地,有的甚至建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培养网站。

以某医学院校为例,学校以校园网络为平台开辟了思想政治培养网站,如:《学工在线》网站、网上党校、网上团校,并启动了由团中央、培养部联合发起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网络系统”。各二级系院也建立了各院系、年级的网站,组织学生政工干部同学生开展网上思想交流,畅通信息,为学生提供新的交流平台。学院团委在办公室下设置思想政治培养宣传部门,专门负责收集学生思想动态、组织各种培养活动,对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和疏通,培养学生的医德意识,提高其医德水平。

3.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医德意识。

竞赛活动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教师、学生们进行技能切磋的一个机会,因此,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培养和提高学生医德意识是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活跃学生医德培养的又一有效途径。

四川某医学院校,在教师中每年都要举办“课堂教学大赛”和“双语教学”大赛,老师们通过比赛,相互学习和借鉴,课堂教学效果有明显提升;在学生中每年举办“临床技能大比拼”,学生们通过参加比赛,对临床消毒、换药、打针等技能进行切磋和比武,进一步巩固了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

二、以志愿服务为平台,培养学生医德情感

1.搭建活动平台,培养学生的医德情感。

医德情感往往同责任感、使命感有着同等的意义,它包括:责任感、事业感、同情感、理智感和羞耻感。

责任感是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最根本,也是必须具有的医德情感。它源于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特殊的责任。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作出无私的奉献,医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通过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社会活动,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履行社会职能,维护社会安定,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思想,将这种思想融入医疗活动,才能真正做到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需,真正担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和使命。

事业感是医务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志愿者活动正是让医学生们在为社会服务,在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的过程,体会职业的成就和幸福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工作的价值,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全部投入到为人民身体健康的事业中,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无私地奉献给患者。

同情感是医学生在面对患者的时候应该具有的尊重和理解的情感。自愿者活动正是让医学生们有更多时间的接触患者,与患者多多沟通,培养他们同情和体谅患者的处境和困难,让他们千方百计减轻并消除患者的疾苦、烦恼、压力,培养和锻炼他们为患者的利益,不怕担风险,不怕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思想。

理智感是指医务工作者在面对患者时,既要有同情之心,也要有科学的态度。医学生在志愿者活动中,面对被疾病折磨的患者和心情焦虑的家属,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必须是在医学科学允许的范围内,否则,我们将违背医德,损毁“白衣天使”的圣洁形象。

羞耻感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面对个人或者团体不良行为进行谴责的情感。自愿者活动的参与,使得医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强化自身的责任感、事业感、同情感和理智感,在遇到不良行为,违背医德、良知的行为时自觉抵制,真正做到知羞方休、知耻方止,从点滴做起加强自身修养,择善行而为之,于恶行而避之,使自己的医德情感不断得到净化和完善[1]。

2.搭建活动平台,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

青年志愿者活动既是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自身医学技能的活动,同时也是医学生培养自己医德情感,从而让自己具备高尚医德情操的重要活动。

以某医学院校为例,学院广大学生依托各院系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以及学院的“阳光行动队”、“环保协会”等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校园内开展了清除校园卫生死角、为校园植树护绿化美化校园、收集废旧电池环保校园、“阳光雨伞”等等爱校建校实践活动,并走出校园、在市内开展无偿献血、敬老助残、义务支教、交通宣传、“艾滋病”“结核病”各类主题医疗卫生健康科普宣传活动、社区健康服务等等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在2008年抗震救灾过程中,该院志愿者队伍组织了“弘扬抗震精神,共建和谐家园”的志愿者活动,通过伤后康复理疗、灾后心理辅导等工作,为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出一份力。学生们在志愿者活动中,树立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体会自己事业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和练就自己的道德情操,为医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医德意志

1.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在服务基层群众中实践巩固专业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学生是医学院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宗旨。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患者减轻痛苦,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笑容,这些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使得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同时更加坚定为自己的职业奉献的决心和信心。

2.在医疗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我们都知道对医学生来说,医疗实践环节既是对他们进行医学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的时期,同时也是对他们进行医德情感培养的最佳时期。医疗实践环节既包括临床见习,也包括临床实践。

临床见习阶段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衔接的关键一环,是对学生进行医德培养的重要环节,医学生通过见习,初步了解在临床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见习,看见带习教师对病人的耐心细致的诊疗,培养自己对病患的关爱和同情之心。同时为自己以后走进临床进行实践建立起一定的信心,搭建一定的基础。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通过参加医疗诊治活动,为病患减轻痛苦,这个过程既是医学知识实践的过程,同时也是医学生医德塑造的最佳时期。临床上,教师对患者认真负责,关心体贴,和蔼热情;对诊疗过程一丝不苟,认真扎实,这些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的培养环境,因而,医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对病人仁爱有加,急病人所苦,为病人解忧。

3.在临床实践中,让学生尊重、关心、理解患者。

在临床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与病人的交流。通过交流沟通,对患者病史进行询问,可以从患者那里得到相关病情信息反馈,患者也可以通过沟通,咨询和了解譬如医学常识方面、医学伦理方面的一些问题。通过交流沟通,医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疾病给患者带来的身心痛苦和渴望早日康复的愿望,这种情绪体验,能够激发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从而让学生学会尊重、关心、理解患者,在诊疗救治过程中,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理解患者,帮助患者减轻疾苦。

[1]李德贤.浅议医德情感的培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8,59(3): 22.

G641

A

100221701(2012)0220048202

2011204

李 星,女,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院校医学生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5:03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24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对医学生心肺复苏课程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