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育如何适应中医全球化初探

2012-01-29 04:27:52刘明星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全球化云南中医药

刘明星,李 琦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中医教育如何适应中医全球化初探

刘明星,李 琦3

(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本着“强化中医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以重视经典教学为重点,科学设置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外交流,加强信息化建设,使中医教育更好的适应中医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中医;教育;全球化

10.3969/j.issn.100221701.2012.02.020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过程中所积累的宝贵财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医药影响在全球的不断深入,中医全球化的趋势已逐步显现。欧洲最早于1946年开展中医教育,经过60多年的发展,欧洲各国已建立了系统化的正规中医教育。美国于1969年在洛杉矶开办了最早的中医学校,中医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较快发展[1]。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向非洲派遣医疗队,其中不乏中医师,中医逐渐为非洲人民所熟悉和接受。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一个中医立法和承认中药为药物的西方国家。南非在2001年确立中医药的合法地位。目前我国已与多个非洲国家建立了传统医学领域的政府合作基本框架,发展态势良好。

云南中药材储量丰富,素有“中药王国”的美誉,中医药的研究与教育也因其特有的优势而取得了长足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日趋频繁紧密。云南中医学院是云南较早进行对外合作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全国较早在国外办学的中医药院校之一,云南中医学院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瑞士、西班牙、加拿大、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2]。

百年大计,教育先行。要发展中医事业,要使中医全球化,必须大力推动发展中医教育。在此结合我省、我院的中医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中医教育如何适应中医全球化谈几点初浅的想法。

一、重视经典教学,突出辨证施治

要加强传统文化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打牢中医的思想文化基础。研读经典著作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3]。在中医四大经典中,《黄帝内经》、《伤寒论》尤为重要,其中蕴含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相应、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不仅在历史上是中医教育的必读教材,在现今仍是学习中医的必修主课。许多学有大成者在学习阶段以及从医不同的时期研读这些经典著作时仍然会有不同的领悟,足可见其博大精深。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最核心的诊断和诊疗疾病的方法,贯穿于临床各科,其本质是要求抓住疾病的本质和病变趋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所谓“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等思想都是辨证论治的体现。纵观百家争鸣的中医发展史,不论其学术观点如何,历代中医医家都十分重视辨证论治。在中医、西医并足而立的今天,作为一名中医师,要博采众长,但更要重视辨证论治,审因论治。中医理论的精髓即在于此,脱离了辨证论治,就脱离了中医的正道。

二、科学设置课程、狠抓教学质量

从目前中医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我们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中医优秀人才,但是目前的中医院校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病:一是教学内容上,中、西医内容比例失当,甚至西医课程比例高于中医课程,传统中医特色缺失;二是课程设置上,一些经典中医理论如内经、伤寒论等中医主题精髓理论课程被大幅压缩,中医经典对于学生来讲,只是惊鸿一瞥;三是临床教学上,由于见习或实习时间的限制,见习实习多数为走马观花,理论与实际脱节。中医教育要突出中医特色,要遵循中医教育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要立足中医本身,完善课程设置,提升教学质量,做强中医,做大中医,中医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中医英语教师骨干力量的培养

一所大学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要看师资队伍的质量。从适应中医全球化的要求出发,中医院校应从多方面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这也是中医教育能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加强教师基本功的培养,包括备课能力、讲课能力、语言能力等的培养,使其确实成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业人才。其次,要加强教学语言水平的培养。鼓励中青年教师学习使用英语教学,培养双语教学教师骨干;聘请有英语教学能力而且中医功底深厚的教师授课;积极创造机会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参加学术交流[4];积极培养中医英语人才,寻求多种途径实现与英语专业院校的合作办学,培养中医新生师资力量。

四、加强对外交流,积极拓展中医留学生教育

云南中医药资源丰富,中医学教育体系日趋成熟,随着我省正在进行的东南亚、南亚桥头堡建设的深入,在巩固本土中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对于我省的桥头堡建设以及中医全球化的进程都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2]。近年来,我院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学术层次不断提高,影响力也日益增强,多国留学人员来我院学习中医,在这种良好氛围的推动下,要大力拓展中医留学生教育,培养对外教学人才,针对中医留学生的特点及其关注的中医热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任务,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使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结合起来,使中医留学生能对中医特色有一个直观感性深刻的认识[5]。同时要加强对外教育教学基地、实习基地、后勤基地建设,加强对中医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机制。

五、加强中医教育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国家对中医事业的日益重视,中医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也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教学多媒体化,图书馆数字化,为中医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要立足校园网,开发稳定可靠的中医教育网络化应用平台,建立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包括中医大家、教学名师等的授课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制作多媒体课件,完善教学案例、试题库[5],建立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库以提炼老中医的思维模式[6],供学生进行研修促进中医临床思维的建立。

六、结 语

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人类健康的需要,是世界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在21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科技日益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在我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加快发展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的大好机遇中,中医药对外教育必将进入一个蓬勃发展、前景广阔的新阶段,中医药必将走向世界。

[1]田力欣,王 超,王 卫,等.欧美中医教育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124.

[2]彭明兴.云南中医教育在桥头堡建设中的地位思考[J].保山学院学报,2010(2):79281.

[3]张艳萍,张宗明.论中医教育中的思维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6):4102412.

[4]张震中,张 燕.留学生中医教育初探[J].新疆中医药,2010,28 (2):68269.

[5]颜鲁合.以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促进中医教育[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88.

[6]郑红刚,花宝金,侯 炜.中医学术传承的概述与展望[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4):527.

关于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教育部规划教材《护理礼仪》(第2版)征订启示

为了科学培养广大护生良好的人文素质,掌握过硬的护理礼仪服务本领。由全国第五届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主编,全国六所学校礼仪教师参编的“护理礼仪”课程主教材《护理礼仪》,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发行。

本教材遵循中、高职护生求知规律,紧密联系护理礼仪教学实际,有机围绕知识、能力、素质三个目标编写,系统阐述了护士应掌握的护理礼仪基本知识、实践技能和执业素质,并以全新编排方式组织教学素材,为学生临床护理礼仪服务提供了执业蓝本。本书配套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封底所附学习卡,可登录网站(http://sve.hep.com.cn),获取相关教学资源。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w to adapt to globalization of education

LIUMing2xing
(Yun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Through yearsof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and on the basisof the guiding ideology of“strengthening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ed2 ucation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this paper emphasizes classical education,optimizesmedical courses,reinforces the teaching staff, strengthens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All these measures have ensured effectively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better adapt to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medicine;education;globalization

G40203

A

100221701(2012)0220039202

*通讯作者

2011204

刘明星,女,在读学术学位研究生,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肾病的防治。

●院校管理

猜你喜欢
全球化云南中医药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画报(2021年11期)2022-01-18 03:15:40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画报(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0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16
新旧全球化
英语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英语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