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璋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尹建璋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3)
实践教学基地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的主要场所,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其建设模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主要区别及项目化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提出了网络技术课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五项原则,并给出了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四种模式。
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教学;基地
2011年6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职业学校要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高职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思考如何才能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鲁昕还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部分课程正在尝试项目化教学法,笔者拟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为对象,研究在以项目为载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问题。
项目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完成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教学计划内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领。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从而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具体到一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项目教学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材或自编教材,从生产工作的实际案例中提炼出相关项目,而且要注意到这些项目是否能体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再将这些项目根据认知规律及知识结构分解为多项任务,分析任务并得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以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学生独立或协作完成相应的任务,实现 “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如能做实验则加上做实验来验证相关理论。而项目教学则是:提出项目、分析项目,将项目分解为任务并完成任务、总结评价。两者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传统教学则以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为目标。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具备岗位迁移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有效模式之一。
教学观念 项目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载体是项目任务,传统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载体是逻辑。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地依样画葫芦,这种模式对学生的素质提高作用不大。而在项目教学中,项目是源于实际且精心设计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任务只是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得到充分的发挥,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 教学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二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下,通常以随机听课打分的方式进行。评分项目一般有教态、教法等,所有项目考察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学质量似乎只与教师“讲”得好不好有关。而项目教学对教学的评价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含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自己动手动脑操练。对于采用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法是较好的评价方法之一。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通常与教学模式紧密相关。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内容通常是相对独立的、验证式的模块,因此,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要求就是能完成这些模块的验证。而项目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 由于在项目教学模式下项目任务是从生产工作的实际案例中提炼出来的,因此项目任务通常是一个实现某一目标的系统。因而实践教学基地应具备实践这些项目的条件,在完成各个项目任务之后,也就实现了整个项目的目标。这样,项目教学对实践基地提出了实践系统的完整性要求。例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网络技术教学中架设DHCP服务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项目。在教学实践中,总会有学生问“DHCP服务到底有什么用?是不是建网时都要建DHCP服务?”这说明学生缺少整体概念,不知道DHCP服务的实际应用场合。因此,项目教学要建立在完整的项目任务之上,而完整的项目需要完整的实践教学系统来支撑。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是实现项目教学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形成整体概念的物质基础。
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性 由于实践教学设备的有效管理和方便师生使用在某些时候是一对矛盾,所以,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实践教学设备的开放性是必需的。这里的开放性,其涵义包括:(1)实践教学设备系统的开放性。实践教学设备系统的开放性是学生掌握该设备操作技能的必要条件。对于网络技术课程,如果将计算机系统设置为“系统重启还原”,则无法进行网络配置实践。在很多教学单位,为了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对计算机系统大多采用了还原措施以防止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威胁。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为常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备状态。但是,这对网络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不利的。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学科及项目教学法,开放实践教学系统。(2)实践教学设备系统使用时间的开放性。如何让用于实践教学的设备在使用时间上不受限制,这对大多数学校都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在如何管理。在有条件的学校,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某些实践教学设备可以做到完全开放,但大多数学校目前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实训应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于网络技术课程,如何利用互联网远程操作实践教学设备并进行有效管理,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3)实践教学设备系统使用对象的开放性。校内实践教学设备系统应面向本校的学生和教师开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实践环境,为教师备课和教改科研提供条件。
经过多年的网络技术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项目任务教学模式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设备的真实性 首先,实践教学基地应具有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按照现在或未来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群对网络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来设计、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设备要具备可供学生反复训练的功能,并能为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对于不具备真实设备条件(如高档路由器、交换机)的单位,可采用模拟器实现直观教学,如我校目前采用Packet Tracer 5.0作路由交换实训设备,效果较好。
设备的先进性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设备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在设备的先进性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内容的先进性需要设备的先进性支撑。实现实践教学设备的先进性是我国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弱点,因为它涉及投资。较现实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或是购置小量的新设备,再通过远程实训的方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实践教学系统的完整性 项目教学要求实践教学系统具备完整性,完整的系统才能让学生形成网络技术的整体概念。完整性是相对于“项目”而言的,不是相对于某个任务。这里的“项目”应是生产工作实际中网络技术应用的缩影,实践教学系统需要完整地实现 “项目”内容。这样,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可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的相关技能。
实践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项目教学要求实践教学系统完全开放,开放主要包括设备系统开放和使用时间开放,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时间上要实行全天候开放,实现这一目标可采用过程联机实训,也可在规定的时间里开放实训室。
实践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网络技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也要符合这一目标。实践教学基地能完成的实践内容要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经过到企业调研,我们认为,网络技术高端技能型人才应是符合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P(思科认证网络高级工程师)认证标准的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考虑是否能完成CCNA/CCNP的实践内容。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不同的学校面向的区域不同,培养目标也有差异。对于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面向的是长三角区域的中小型企业,确定的培养方向有两个:一个是网络组建,另一个是网站建设。对不同的方向,实践教学基础的建设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了以下几种模式:(1)使用虚拟技术;(2)开放自由组合;(3)使用模拟器技术;(4)利用互联网远程联机操作。
使用虚拟技术 这种模式是利用虚拟机软件(如VMware V6.5)在一台电脑上虚拟出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并在各台虚拟计算机上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通过配置多台虚拟计算机实现网络技术中多台计算机联网的实践过程。采用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一名学生能在一台真实的计算机上完成多机联网的相关实践,但是,这种模式要求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配置较高。
开放自由组合 从实践的角度看,开放自由组合模式是最理想的模式。学生可根据项目(或任务)灵活选用相关的网络设备,组成与实际应用网络完全一致的网络。这种模式给学生真实的网络环境,有利于技能培养,但缺点是设备的维护难度太大。在这种模式下,将PC机的系统用GHOST做成备份或固定某个时间还原系统,将能减少PC机维护费用。
使用模拟器技术 模拟器技术是用真实网络设备的操作系统来模拟网络环境的。对于初级网络实践,Packet Tracer 5.0是较好的软件。该软件的不足之处是设备的操作系统较陈旧,对于较高端的实践不支持。GNS3也是一款模拟器软件,它可用真实的路由器操作系统,因而效果更真实。但是,GNS3在使用的设备较多时需要较高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支持。
利用互联网远程联机操作 利用互联网远程联机操作是我们正在研究探讨的一种模式。目前,远程实验室的典型应用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实现虚拟仿真实验的共享,即软件共享;另一种是实现实时测控实验的共享,即硬件共享。通常两种模式综合使用,构建完整的远程实验室系统化教学平台。所谓软件共享,即客户端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服务器端的软件程序,不涉及硬件仪器设备的调用。这类应用一般适合于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验。而硬件共享要求客户端单一控制,因此,需要配合实验预约系统使用。目前,已建成的国内外远程实验系统用于机电方面的较多,而用于网络技术本身教学方面的较少。
在新形势下,网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促使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更具有开放性、完整性及先进性。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模式可以灵活多样,但基本原则是使学生获得课程教学目标要求的技能。实践教学基地的设施应能满足完成项目(或任务)的需要,能实现或模拟网络技术在现实生产、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培养学生实际架设和管理网络的技能。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0-15.
[2]李霁.谈职业技术学院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3):64-65.
[3]胡建华.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的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 [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1-5.
[4]吴光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J].高等教育研究,2009,(11):74-75.
[5]唐晓文.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Flash教学中的应用[OL].[2011-06-10].http://hjc.sdedu.net/jyw/Article.asp?ID=2191.
[6]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OL].(2009-09-07). [2011-06-15].http://www.tech.net.cn/web/ articleview.aspx?id=2009090700028&cata_ id=N124.
[7]李学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高职课程的“3343”模式.[OL].(2008-10-08).[2011-06-15].http://www.tech.net.cn/ web/articleview.aspx?id=2008100800003& cata_id=N124.
G712
A
1672-5727(2012)06-0132-02
尹建璋(1957—),男,湖北大悟人,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网络技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