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 董雯静
艺术创作要展现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认知,要做到使观者观其画知其心,就像哲学家克罗齐曾在他的《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艺术是主观精神的产物,是知觉的创造,是艺术家“诸印象的表现”,是一种“心灵的活动”。灵心,即神灵的心境,大自然的意志;慧性,佛教谓智慧之性,指聪慧的天资。而人类的心灵(非情感或精神),是有特殊“判断”与“思考”官能的能量场。在艺术创作中,它是基于思想情感、精神建构之上的能量操控者。然而,对于绘画创作者而言,能够真正释怀其心并神往自由,寻索出独立创新的形式语言,注入自然而生的意识情感,再由外在物化的参照转为内省的认知,又用精湛技艺赋予画面生命力,实为不易。基此之上,在绘画实践过程中,可以解读画者的内在心声和自我秉持。这一过程也是画者理解世界、理解自然、顺应心性的方式之一。
水彩这一画种极能体现出画者与媒材(水)的心灵相映,水赋予色彩以流动、透明、渗透等特质。怎样用水,成为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智者乐水”,是以水为陶冶情操之物,或以水为镜,映射人的内在情感,汲取灵感,阐发精神思想。物理操作过程与精神思想相互转换时所产生的碰撞,就是主体思绪(心理变化及认知),在画面上作选择性的表现了。水彩画对水、时间有极高要求,水色渗混的效果难料其变,区别于中国画单纯黑白关系的比较,又有别于油画覆盖性强的可预见性效果。它的偶然性与可控性、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蕴含了丰富的表现力。
心性是自己与周边环境体验相交融的结果,跟个人整体的内心情绪、性格气质、眼界品位、趣味动机、意识状态等息息相关。绘画也是心性的表达,画者是在创造心灵意识里的世界。如今人们的精神领域迅速扩张,开放式思维使各种标新立异的艺术形式孕育而生。当信息纷至杳来之时,我们应该照单全收还是固步自封?新的形式语言是水彩画发展必然的选择和发展结果,这对水彩画创作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多元价值观的当下,水彩画的可慰之处便是情感需求从未变过,画者可在思想内涵、精神审美及内心感受上有精微表现,而人们常以此来寄托主观情感,却忽略了水彩的创作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探索。水彩画的技法探究是对水彩画本体认知的一个过程,是对既有的现实再发现。在水彩画技法与材料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除了“具体创新运用”,更应该关注作品对精神文化内涵的承载。在现代绘画多元化的趋势下,水彩画应该有自己的艺术特色。画者应该从材料入手,探索发掘新的表现领域,在比较中思考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深化对水彩画的认识。
我们置身矛盾重重的客观现实中,容易感到茫然或觉出悖谬。当下的许多绘画探索中缺失向内深度的自省,水彩画创作的自由又常因画种的历史性、物理性及囿于传统的思维方式遭到禁锢。不同群体、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社会心理条件下,对艺术创作有不同的认知,唯有心灵直接对自然的真挚的感知,使艺术不再自我设限且有自知之明。艺术的这种状态,给水彩画创作提供了一个足够广阔、足够深远的发展空间,为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它也使得水彩画创作者,能站在艺术的高度来审视水彩画创作。水彩画创作涉及到诸多问题,如创作者自身文化修养的高度、艺术风格的变化、创作手法的把握等, 这些都有待于画者在创作中进行探索。当我们能够怀以赤子之心以本真态度读心和自然,能让内在感受与外在形式结合,所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才会更有力量,更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