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Foreword
当代中国,关注现实的艺术家的创作,已经出现了风格转向和思想转型。从乡土写实、学院写实向当代艺术转换,面貌逐渐多元化。经典现实主义在当下中国环境中继续变化,如杨少斌对煤矿工人命运的关注、段正渠对陕北农民的描绘是为较底层的当代中国人写像。这种描绘不限于对人的面貌的摹写,也有对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生活的发问。张晨初画中的社会各阶层各种身份的人,样貌丰富多样,又用类似的手段表现,包括普通农民、娱乐明星、意见领袖、商界大佬、网络争议人物等,通过他们审视现实中普遍存在又值得思索的现象。这些为人们熟知的媒体图式被艺术家以传统手作的形式再现,也引出了艺术表现的真实性问题。除了描绘现实中的人,也有呼应当下中国社会种种变化的行为或创作,于振立遁山十几年的探索,采用现实生活中被废弃的材料,赋予其审美性,这一行为和其结果形成了奇特的社会景观。在对社会景观的表现上,徐晓燕则刻意取景中国城市变迁、建设中的“废墟”,直接有力地追问中国现代转型中的环境问题。除此之外,余极表现人与外界的关系、吕山川对事件及事件发生地的特别关注、李天元把视野拓展至更宏大的宇宙等也是积极有益的探索。
著名理论家徐虹女士近年来始终密切关注当代艺术领域的创作生态,作为本刊特别邀请的学术主持,她针对上述复杂而微妙的艺术现象提名推荐了几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并撰文《“现实主义”记忆与当代艺术中的现实》,为读者梳理中国艺术中现实主义的当代发展脉络。
配合本期主题,“域外传真”栏目介绍美国画家詹姆斯·怀特,他的作品均以黑白油画精细刻画,展现生活中习见的物件,极类似黑白照片,但画面中微微变形的物体又暗示了作者和观者的存在。
本期“视线”栏目将推介多个国内外艺术家及展览,既有对年轻艺术家的推介,也有西方古典艺术的展陈,还有当代写实油画群展,同时截取美国十二位艺术家的作品或展览近景,一瞥艺术圈中最积极活跃的生态。在当代艺术各种探索尝试、潮流概念不断“井喷”的情况下,仍旧有不少艺术家坚持以最原本的方法去探求艺术的本体问题,本期“体验”栏目就介绍了三位艺术家在制作手法和材料技巧上的探索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