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中学语文课文传达着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与敏锐的艺术发现,蕴含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道德褒贬和价值判定。通过教师引导后的文本细读有利于巩固学生的社会良知和伦理规范。
而中学语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就在于能够联系中学生生活实际,对中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有效引导,促进情感共鸣,提升中学生对现实人生的感知能力以及正确的审美判断,培养健全的审美人格,营造丰盈人生。
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文学的感染力就在于能够以情动人。中西方文论都有很多相关的论述,《诗大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严羽在《沧浪诗话》明确提出:“诗者,吟咏性情也。”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华兹华斯也强调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作品中作者抒发的情感或者人物形象体验的情感,如果与读者的情感体验存在相似性,就会使读者的情感得到净化,引领读者进入自由广阔的艺术空间,提升精神境界。
中学语文选取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传达的感情真挚动人,很有艺术张力。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在“含泪的微笑”中演绎着令人同情的辛酸和令人崇敬的忠贞爱情;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独特的视角讴歌了父爱的细心与伟大,展现出细致入微的父子深情;李密的《陈情表》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百善孝为先”的观念进行了生动的诠释,突出了不畏权贵、不为利诱的道德操守。孟子、柳宗元、白居易、杨绛的作品充满了悯农之情与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屈原、辛弃疾、陆游的诗篇则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与献身精神,谱写出生命的悲歌与壮志难酬的感伤。这些文学名篇中的传统智慧和情感对中学生的思想与价值引导都会起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文学是人学,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能够了解艺术技巧、熟悉人类生活状态、洞察世事与民俗风情,培养智慧人生。就人生境界而言,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悲凉慷慨,引领学生感慨一代英雄人物面对“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无奈与感伤;陶渊明“委心任去留”的自在从容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彰显出物质贫穷与精神自由的辩证统一;苏轼“变与不变”的哲理评析与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演绎出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这些作品的作者或人物形象都饱含人世沧桑,透露出智慧人生蕴含的珍惜时间、活出自我、乐观旷达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情操。细读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与陈炎的《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感受到的不只是简单概念的区分,更能领略到一份智者的理性与逻辑的严密,同时对于文化的厚重与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
朱寿桐在《文学与人生十五讲》中归纳说:“没有文学的人生依旧是一种人生,但可能是十分枯燥、十分粗糙的人生。没有文学的人生不是高质量的人生。文学是人生质量的体现。”①领略与理解中学语文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将丰厚的文学素养与丰富的人生阅历相结合,产生的便是一种诗意的人生、艺术的人生。
欣赏自然实际上欣赏的是人的内在精神气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寻求的是身心的自由和心灵的归宿。陶渊明的作品便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他以自然之美抵御世俗生活的平庸和功名的羁绊,突出倾心自然之美、乐于归隐山林的审美情趣。陶渊明颇具道家情怀的生活理念影响了后世很多文人骚客,大文豪苏轼在仕途受挫后就写过不少和陶诗,而苏轼一生最喜欢吟咏两个自然意象:梅和鸿,因为“洁者咏梅,旷者咏鸿。”自然物具备的审美属性,映现的正是人的价值追求与人格寄托。
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之美。社会美的主体是人的美,人的美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等特征。《陌上桑》中刻画的罗敷形象就是人体美与人格美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带有尚善品质的美的追求,正如陈醉所说:“人体美,在某种意义上蕴涵了整个人类历史和社会,它是一首生的赞歌——生命、生殖、生活、生态、生趣,以及生与死……都在它那里留下了印迹!”②
通过对中学语文文本的细读,教师能够将知识的传授与审美引导相结合,阐述文学的特性、语言风格、文化功能和审美取向等多方面内容,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分析、鉴赏文本的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与高尚道德情操,提高中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注释:
①朱寿桐:《文学与人生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②陈醉:《人体美与性意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