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阅读教学需要跨越的“三重门”
——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为例

2012-01-29 02:11杨邦俊
中学语文 2012年1期
关键词:人本新课程学科

杨邦俊

近年来,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阅读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教师习惯了标准化的课文讲授,学生习惯了答题式的文本阅读,要把阅读教学改革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并非易事。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要取得显著的成效,需要跨越教材开发、人本教育、文本教学“三重门”。本文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为例(该教例详见2011年第11期《语文教学通讯》A版),就深化新课程的阅读教学改革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以期引发大家的深入讨论。

一重门:文本开发要兼及教材内外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引入“课程”这个概念,把传统意义的教教材和现代意义的教课程区别开来。在新课程体系中,教材是作为课程资源来对待的,需要经过深度开发才能运用。教材的开发,不但要对教材价值作出基本的教学评估,根据评估的价值取向挖掘文本内涵,选取有教学意义的内容,确立教学点;而且还要放眼教材之外,瞄准与文本内容有关的外部资源,找到与原文背景、脱略的细节、留有的空白相匹配的原始材料,以备教学之需。因此,教材开发既要着眼文内,又要放眼文外,做好文本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教材资源的开发和文外资源的配置恰恰又是新课程教学最难处理的地方,是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必须要跨越的第一道门槛。只有跨过这道门,阅读教学才能走出以往孤立教课文的狭隘圈子,有望实现变革。例如,教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往只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内容就够了,但用新课程理念来教则不然,由于我们确定了人本教育的目标,课文学习不再是简单地学习一篇课文,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一位国学大师,树立一个终身效仿的师表。因此,教学中需要对教材内容做出适当的取舍,需要引入相关的课外资源,补充一些素材,让学生对梁启超先生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感性、直观认识。

这就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课文内部哪些“点”是有教学价值的内容,这些“点”可以引发教材以外的哪些联系,需要补充什么内容,怎样才能与课内的“点”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材资源的深度开发问题。根据新课程理念,教材开发要以“人的教育”为着眼点。举例而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们需要选取梁任公名号的来历、晚年的学术经历以及他在清华大学作演讲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这些内容最能反映梁启超的学术人格,对学生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和示范作用。但课文篇幅不长,作者又采用“春秋笔法”,“当笔则笔,当削则削”,脱略了很多细节,教学中如果不引入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很难对原作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学的效益自然很有限。文章用笔精省,取意丰赡,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梁启超先生又是近代学者中最富个性的一位,对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对于这种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优秀课文,教学中绝不能局限于文本内容作简单化处理,需要从课外引入一些资料,诸如梁启超的学术人生经历、《箜篌引》的故事、梁启超讲《箜篌引》的情境等,对原文作者留下的空白做必要的填补,为学生提供大量体验、感悟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便捷地进入原作的情境氛围之中,获得更多的直观感受,对人物形象产生清晰的认识,引发对做人问题的深入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作用。

教材资源开发如此,那么文本内外资源怎样才能有效整合,达成育人的综合效果呢?这又是最考验教师智慧的一个地方。现在有很多老师也能把文本以外的资源引入课内,但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生硬地把材料展示给学生,引入的内容不能与教材内容产生有机的联系,很难形成教学效益。文外资源是为文本教学服务的,这些资源的引入不能孤立进行,需要在原文中找到“根”,所有材料都要随课文教学的进程不着痕迹地自然导入,和课文内容融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材料的引入才不至于是一种单纯的形式,材料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教育作用;二是不能充分地利用文外资源为课内教学服务,教学处理很仓猝,收效甚微。有成效的阅读教学需要把文本内外资源激活,促使文本资源和文外资源形成互动,相互映衬,引起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持续关注,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很多老师往往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材料作深入细致的涵泳,浅尝辄止,引入资源的教育价值很难充分实现。

新课程阅读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教材资源的开发问题,这是每个教师应该特别关注的地方,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着力点。

二重门:文本教学要趋归人本教育

从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上考察,教学的功效依赖于它的教育作用,教育的作用又体现在教学的育人效果上。一项教学活动的功效如何,最终要通过它的育人成效来显现。为此,新课程对教学评价作出重大改革,不再简单地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而是依据教学行为对学生人格形成、素质发展的综合影响来确定。这一变化将带来阅读教学的深层变革。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多从识记、理解、鉴赏、评价、运用的能力层面设计、安排学习活动,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围绕能力层级,根据高考评分标准进行规范化的阅读解题训练,这是有违教育规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心理活动,阅读的心理活动过程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文章,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方式和方法是不一样的。语文教学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繁琐的所谓阅读方法训练,希望练出一劳永逸的“功夫”,追求不可能实现的效果,只能说可笑之至。让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真实阅读,不但是获得精神教育、接受文化涵养的有效形式,而且也是学习语言工具、提高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技巧的最好途径。因此,新课程的阅读教学需要从以阅读能力和答题规范教学为主导的应试训练方式转向以复活文境、体验文本、追索文意教学为特征的文化阅读方式,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文化内涵,获取精神、道德力量,促进人格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联系原文背景和时空关系,走进文本的生态情境中,自然地汲取语文知识,在生态化的阅读进程中自由地发展阅读能力,形成综合素质。概言之,文本教学要趋归人本教育。新课程阅读教学只有跨越这道门限,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

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怎样才能实现这一转变呢?首先,教师要有育人眼光,教学立意要高远,教学的定位要准。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我们应把教学的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感受梁启超的学术人格,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大用的人上。有了这个目标,教学的大方向才不会出现偏差,教学的思路就清晰起来,当教什么,不当教什么就非常明确,不会重坠繁琐分析的俗套;其次是要复活文本。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习惯了脱略原作背景、脱离原文生态,缺乏人本教育价值的繁琐分析。新课程要实施人本教育,应让学生从文中看到人,看到人的行为、思想和精神。因此,阅读教学要通过有效的形式激活文本,让学生获得文学语言的质感,把他们带到文中的那个历史时刻,聆听人物的语言,观察人物的行动,体察人物的音容笑貌,感受人物的气质和精神。所以在《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中,我们补充了一些演讲的实录材料,设法使演讲现场复活,力求把一个活生生的梁启超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引入大量背景资料,反复启发学生思考梁启超为什么这样做,探讨行为背后的深刻根源,认识梁启超先生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最后,我们还安排一个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把原作当做一面镜子,来反照现实,反照社会,反照自我,查找自己乃至现代人与梁启超先生的差距,思考改良社会的方法。这样才能产生显著的教育效果,使学生受到真正的做人教育。

文本教学只有趋归人本教育,才能回归教育的本质,阅读教学只有坚持人本教育的方向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实现课程改革的宏伟目标。

三重门:文本教育要不失学科特点

新课程倡导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的人本教育,但我们所指称的人本教育又不是一般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是语文学科的人本教育,因此,教学中必须体现语文的学科性。一说到做人教育,很多人往往担心语文教学会不会脱离语文本体,往往就会把人本教育想象成天马行空,没有着落、没有边际的灌输。这种脱离语文学科特性的阅读教学恰恰是我们最反对的。那么语文的人本教育应是什么样的呢?简而言之,就是把人本教育的理想、目标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通过语文的阅读教学来实现。仍然以《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备课中,我们确定了人本教育的目标,即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树立一位做人、治学、敬业、爱国的师表,但学生学习后获得的师表形象,不能是空泛的、抽象的,而应是有血有肉、具体可感的。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产生这样的阅读效果,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作深入细致的阅读鉴赏。而这些教学活动都不能脱离文本,离开阅读,都必须运用语文学习的方法进行。因此,语文的人本教育应该遵循语文的学科特点,借助语文本体,通过有效地文本阅读来实现。教学过程应该充满语文的趣味性和审美性,语文教学与人本教育应该浑然一体,互动互为,共生共长。人本教育需要语文学科教学的紧密跟进。

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讲育人,也讲做人,但语文教学很少把育人目标和文本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实际上在两极游走,要么脱离文本,空洞说教;要么拘泥文本,繁琐分析。习惯了上述教法的语文教师,要实现人本教育与学科教学的高度结合,通过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有效地进行人本教育还真不是一件易事。对于新课程而言,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本教育是必须跨越的又一道门槛,只有跨过这道门槛,语文学科的课程改革才算真正完成。

阅读教学要完成上述转变,教师必须做到两点:一是心中有人,一是心中有语文。心中有人,要求教师在实施每一个教学环节时都要想到这一步对学生有什么教育作用,对学生做人能够产生什么影响,前面已作详细介绍,不再赘述。心中有语文,则要求教师在完成自己的教育目标时,首先要想到自己是在进行语文教学,应该用语文学习的方法进行,不能空洞说教,应立足于文本,立足语文的本体学习。这就要求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育人的大目标之下,还应该派生出一些具体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教学的学科目标。教学过程完成了这些小目标,也就实现了大目标。其次,要尽量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创造性地利用语文教学方法,彰显语文学科的活力,增强阅读教学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为人本教育服务,这就需要语文学科的精细教学。例如,《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有丰富的内涵,不能轻易放过,教学中我们反复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说了几层意思,有什么特殊的意蕴,传达了哪些细微的情感,让学生在反复的品味中悟觉,力求让学生对人物的理解务尽务透,对梁启超的形象获得准确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又大量引入观赏、讽读、品味、歌咏等文学阅读的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情趣,极富审美性。很显然,这样的教学活动只有通过语文教学才能完成,是其它学科无法取代的。

在人本教育的课堂里,语文的学科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人本教育对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正在产生积极的影响。阅读教学由以往追求单纯的学科教学目标,转向在育人目标的统摄下,完成学科教学目标,自然会引发语文学科自身一些深层变革,语文教学的面貌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猜你喜欢
人本新课程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人本计算
“超学科”来啦
浅议学校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八戒审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