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

2012-01-29 00:09:02於春光田纯亚覃章成
职教通讯 2012年10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学校

於春光,田纯亚,覃章成

中职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

於春光,田纯亚,覃章成

长阳县职教中心开展的德育收视课程开发活动,是中职学校德育课程领域的开创性改革活动,它使单调的文本变成丰富多彩的视频、枯燥地说教变成引人入胜地赏析、学生陌生的课程内容变成学生熟悉的甚至是生成的课程内容、“校墙内”的教育变成“融入世界”的教育、课程资源突破瓶颈束缚跃上海量资源平台。中职学校进行德育收视课程开发,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性、增强对德育规律的适应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实现校企文化互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收视课程;背景;价值;开发策略

近几年,中职德育一直在困境中突围:一方面,随着中职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生源呈现出低端化、复杂化特征,德育任务不断加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德育理念、德育师资、德育方式等因素的制约,德育实效性不强。中职德育突出重围的现实路径在何方?面对困惑,背负压力,湖北省长阳县职业教育中心迈开了创新性的探索步伐:在全校开设德育收视课程,即全校学生每天第一节晚自习,在教室里集体收看学校制作的德育视频节目,并完成收视笔记,定期举办交流、讨论活动,学习情况进行期中、期末综合考核,结果纳入学分体系。该校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引发了笔者的相关思考。

一、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背景

(一)中职学校是“问题学生”汇聚之地

当前,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使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中、高等教育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我们知道,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和学历化社会环境,使职业教育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这就使得当前中职学校的生源呈现出低端化、复杂化特征,成为“问题学生”的汇聚之地。

中职学校“问题学生”汇聚,一方面使教学工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使学生管理任务愈发艰巨。由于初中阶段学习的相对失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多的中职学生存在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部分学生因为自卑而自弃。所以,当前的中职学校就像一只“火药桶”,潜伏着危险。而要切实解决这两大难题,突破口在于德育,这也是当前中职德育的首要目标。

(二)经历了“应试教育”的中职学生职业意识淡薄,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

“中职学生的职业意识淡薄,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这是当前中职教育的一个严重缺陷,也是中职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亟需破解的一个思想谜题。

由于中职学生缺乏职业意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漫无目标,感觉在学校“空虚”、“无聊”,并直接导致隐形辍学、辍学。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成为中职德育的特色目标:强化职业指导,把中职生培养成为一个职业目标明确,能够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的人。

(三)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于中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态势

与中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态势相比,现阶段的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严重滞后。结合长阳职教中心德育工作过去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现阶段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消极的德育目标:管住学生。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汇聚一堂,使学生管理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维护稳定、保持平安,“管住学生”成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核心目标。

2.落后的德育方式:说教为主,奖惩为辅。中职学校传统的德育方式主要是以说教为主,辅以奖惩。这种德育方式是问题解决式的,具有显著的训斥、惩戒特征,容易受到学生的抵触,实效性不高。

3.空洞的德育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需要。“空洞的说教”是传统的中职德育方式的总体特征。传统的德育内容为何空洞?因为它们常常是大道理、纪律和法律条文、陌生的人和事(更准确地说是受到学生心灵拒斥的人和事)。这些内容一般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难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

4.表象化的德育研究:始于现象,止于现象。德育研究对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发展,提高德育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中职领域的德育研究,存在一种表象化的倾向,就是立足于德育现象,满足于德育现象。这种表象化的中职德育研究倾向,一方面使研究本身沦入低水平重复的陷阱,另一方面则是难以有效指导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

二、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价值

长阳县职教中心德育收视课程开设后,取得了显著地育人效果:校园环境、学生精神面貌变得更好,受到了来校参观、考察的省内外政府官员、学校领导、企业界人士的赞赏,迎来了宜昌市中职学校德育现场会在该校举办的殊荣。

(一)提高了德育实效性

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开设后,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学校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学生违纪明显减少;学生的课堂学习、实训实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例如,在该校开展的德育收视课程调研活动中,有同学说:“播放的(学校)科技艺术节等隔我们比较近的内容,又让我们可以重新回忆一下在学校的美好时光啊!可以让我们更珍惜在学校剩下的时间。”还有同学说:“我的一个同学喜欢上网,又喜欢打架。他爸、妈在屋里教蛮多,他都不听,看了蛮多节目后,他改了蛮多。”

(二)增强了对中职德育规律的适应性

1.满足了中职生的道德成长需要。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立足于学生的道德现状,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一是创造性地实施了“生活德育”。“生活德育”是当前学校德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生活德育”以生活本身为基础、为目的,即“道德教育要帮助学习者学会关注、反思、改变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1]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通过对“生活案例”(包括学生的校园生活、与学生相关的社会生活)的开发,实施“生活德育”,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例如,有同学说:“《今日说法》报道的传销。这是我身边的人亲身经历的事情,让我感受到传销是一种违法行为。通过那次观看之后,感觉传销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危害特别大,我们要增强法制,不要轻易上当受骗,特别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于自己身边的人,不要轻易相信。”二是强化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通过转播“职来职往”、开发“校友风采”和“走进职场”等课程内容,达到了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生涯指导的德育目的。三是唤醒了中职生媒体生活的文化自觉。中职生生活在一个媒体高度发达且复杂多样的时代。由于鉴赏能力有限、学习压力较小以及猎奇和盲目地寻求成功感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使得部分中职生的媒体生活主要局限于上网聊天、打游戏、看影视剧和欣赏消闲性书刊,其中有极少数人沉迷于黄色网站、黄色书刊。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通过开发宣扬高尚文化、推介职场名人等激励性内容和曝光丑恶现象、播放反面典型等警示性内容,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媒体鉴赏意识、鉴赏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了媒体生活的文化自觉性。

2.适应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具有一些特殊性。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开发,注重了对学生心理的适应性。其一,满足了中职生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中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工、学交替进行。所以,中职生追求成功的欲望更强。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通过开发职场名人案例、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讲座,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满足他们追求成功的心理需要。其二,充分调动了中职生的情感体验。中学阶段是学生的情感日益丰富、强烈并趋于定型的时期。朱小蔓教授说:动情是德育的关键[2]。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通过开发能引起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的课程内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极大地提高了德育的针对性。

3.实现了中职德育境界的跃迁:由行为约束式德育模式跃迁为价值观培育式德育模式。“说教为主,奖惩为辅”的德育模式,是一种行为约束式德育。这种德育模式具有被动性、后发性、短时性等缺陷。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立足于学生的道德现状,面向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在故事中、案例中启迪学生的心灵、培育学生的价值观。这种德育模式具有主动性、前瞻性、长效性等优点。

(三)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实现了校企文化互动

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资源,以故事、案例为主,其中包括职业指导类、励志类影视剧或短片。所以,每天一节德育收视课,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此外,对于职场人物、求职、创业等课程资源的大量开发,也在客观上实现了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介绍,实现了校企文化互动。

(四)开创了中职德育课程的新模式,走进了学生的现实生活

该校的德育收视课程,在课程资源、教学方式等方面超越了传统的德育课程模式,进行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探索。

1.使单调的文本变成了丰富多彩的视频。传统德育课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该校开设的德育收视课程的课程资源主要是视频。

2.使枯燥的说教变成引人入胜的赏析。传统德育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解,该校开设的德育收视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赏析。

3.使学生陌生的课程内容变成学生熟悉的甚至是生成的课程内容。由德育课程专家编写的德育课教材,内容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容易产生陌生感、距离感。该校开设的德育收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其中,部分内容就是学生的校园生活甚至是学生“自导自演”的生活,所以,他们熟悉、喜欢、珍爱。

4.使“校墙内”的教育变成“融入世界”的教育。传统德育的主要目的是管住学生,使学生适应校园生活,主要的“德育视界”是校园。该校开设的德育收视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的道德成长,为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就业、创业奠基,其“德育视界”突破了校墙,进入了广阔的经济社会生活。

5.使课程资源突破瓶颈束缚跃上海量资源平台。该校德育收视课程的课程资源来源包括网络、报刊、校园生活、经济社会生活……

三、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策略

长阳县职教中心开设的德育收视课程,根据文献检索,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尚无公开报道,属首创。基于这一发展机遇,该校把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为:把它打造成为长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一张特色名片,力争把它推出长阳、推出宜昌、推出湖北。为了加快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组建了专门的德育收视课程开发团队,安排了独立的办公室,配置了视频制作的全套设备,划拨了专项经费等,探索出德育收视课程开发的具体策略。

(一)确立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同等的课程地位

最初,该校对德育收视课程课堂学习的管理、评价,主要是纳入专业部“红旗团总支”、班级“红旗团支部”的考核体系;对学生个人的学习评价,局限于由开课老师以团委的名义,对学生的“收视感言”择优评奖、通报表彰。这一管理、评价导向,在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为确保课程的顺利开设、加强课堂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在,该校认识到,德育收视课程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相关管理、评价活动应该聚焦于学生。为此,该校让德育收视课程享有与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同等的课程地位,进行期中、期末考核,结果纳入学分体系。

(二)凸显课程目标的中职特色

“育德”是教育的灵魂,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课程的目标。德育收视课程作为学校开发的一门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德育课程的补充,是学校的特色课程。所以,在课程目标上,学校要求德育收视课程应具有浓厚的中职特色、校本特色。为此,学校在课程理论的指导下[3],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规划指导作为德育收视课程的特色目标、校本目标。

(三)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系统性

该校第一阶段的德育收视课程开发,主要是围绕公民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等五大主题开发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

在第二阶段,该校主要的行动方向有两个:(1)课程内容编排要进一步适应不同学年段学生的需要。在时机成熟后,该校还将考虑不同专业的内容编排问题。(2)进一步增强课程内容的专业性、适切性。其主要的课程开发活动有:①开设“生涯讲堂”版块,聘请校内、外教师或职业生涯指导专家举办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讲座;②开设“走进职场”版块,开发县、市、省创业明星资源,开发央视“工人”、“致富经”等专栏节目;③是开设“校友风采”版块,宣传知名校友。

(四)强化课程学习管理、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该校对德育收视课程学习的管理、评价,主要是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体的管理、评价模式。(1)由班主任管理德育收视课堂;(2)建立以班级团支书为主体的德育收视课程笔记、德育收视课程讨论交流活动、德育实践活动的评价系统,班主任负责监察;(3)把德育收视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行期中、期末综合考核,结果纳入学分体系,相关工作由班主任指导学生干部完成,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学习周期内的德育综合表现、德育收视课堂表现、德育收视笔记完成情况、参与德育收视课堂研讨和德育实践活动的情况等。

(五)确保课程相关制度的执行力

为了加强对德育收视课程本身的管理、评价,学校建立了一套相关的制度。

1.德育收视课程审查制度。学校委托教导处对德育收视课程的课程纲要、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内容进行审查。

2.德育收视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学校委托教导处对德育收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施监控,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促进德育收视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德育收视课程开发奖励制度。为了肯定和鼓励德育收视课程开发教师、德育收视课堂管理教师的创新性劳动,学校建立了相关的奖励制度。

[1]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3-8,29.

[2]朱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4):7-8.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

The Moral Video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Yu Chun-guang,Tian Chun-ya,Qin Zhang-cheng

The developmentofmoral video curriculum in Changyang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isa pioneering refor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monotonous texts become colorful videos;boring preaches turn into appealingappreciations;studentsbegin toget familiarwith the course contents;and pure schooleducation changes into socialeducationwith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leap inmass platform.The development ofmoral ratings education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ll be good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enhancing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moral law and enriching school life as well as achieving school-enterprise interac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schools;moralvideo curriculum;background;value;developmentstrategies

於春光,男,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田纯亚,男,长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管理;覃章成,男,长阳县职业教育中心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教育。

G711

A

1674-7747(2012)10-0075-04

[责任编辑 曹稳]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学校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7:57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