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瑞青
河南省新郑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新郑 451100
肺炎支原体(MP)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菌,随着支原体检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被临床诊断。目前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多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序贯疗法[1]。2009年9月~2010年4月,笔者在对患儿行序贯疗法治疗时采用阿齐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0年4月住院及门诊患儿70例,所有患儿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住院患儿45例,门诊患儿2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发病年龄2~5岁2例,6~8岁17例,9~14岁16例,其中年龄最小28个月,最大14岁,入院时病程均在10 d以内;对照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发病年龄2~5岁5例,6~8岁18例,9~13岁12例,其中年龄最小27个月,最大13岁,入院时病程均在10 d以内。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7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顽固性痉挛性咳嗽。其中发热66例,气急18例,腹泻5例,心肌损伤(CK-MB升高1倍以上)7例,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或痰鸣音者20例,诊断依椐:症状、体征+咽拭子支原体培养阳性,胸部X线检查双侧病变者17例,单侧病变者53例。
两组患儿均给予痰热清注射剂(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Z20030054)0.5 mL/kg静脉点滴及止咳、化痰对症处理,配合氨溴索及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治疗组同时加乳糖酸阿奇霉素(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H20041033)0.1 g加生理盐水2 mL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疗程7~10 d。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高热时临时退热处理。
1.4.1 临床观察 记录患儿简要病史,治疗前临床体征,开始治疗后每日观察并记录患儿发热、咳嗽、肺部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
1.4.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日检查血、尿常规,第10天复查X线胸片。
痊愈: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肺部体征正常,X线复查肺部病灶吸收,血常规恢复正常;显效:体温正常,咳嗽症状明显减轻,仅偶发咳嗽,肺部体征正常,血常规恢复正常,X线复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症状和体征均无改善。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5例出现一过性恶心反应,经口服维生素B6处理后症状消失,疗效观察见表1。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肺炎病原学的演变,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3]。目前,国内外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有支原体引起者高达30%,支原体属细胞内微生物,不易清除。研究发现,发生支原体肺炎时,病原体通常存在于呼吸道纤毛上皮之间,不侵入肺实质,通过细胞膜上的神经氨酸受体位点,吸附于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抑制纤毛活动并破坏上皮细胞,并在局部产生变态反应,使气道反应性增高。以往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难以在病灶局部形成有效浓度[4],止咳效果不佳,笔者使用阿齐霉素雾化吸入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咳嗽可在短期内得到缓解,疗效优于对照组。分析如下:(1)阿奇霉素雾化吸入直接作用于受损的黏膜表面,病灶局部形成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有效抑制病源菌。(2)沐舒坦可使痰中酸性粘多糖纤维断裂,降低痰液黏稠度,使其易于咳出。普米克令舒为吸入性激素,降低气道反应性[5-6]。通过压缩雾化吸入,将药液变成直径3 μm以下的细散气雾可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杀灭局部病原菌。本研究中3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雾化吸入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给药途径。
[1] Wubbel L,Muniz L,Ahmed A,et al.Etiology and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in ambulatory children[J].Paediatr Infect Dis J,1999,18(2):98.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4.
[3] 董宗祈,鲁继荣,袁壮,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8):449.
[4] 张德平,殷凯生,夏锡荣,等.注射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0,9(1):41.
[5] 吴文坚,莫来.12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118-119.
[6] 倪宏.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