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管理决策的优化

2012-01-28 23:13吴在源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管理决策民主校长

吴在源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4)

现代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认为,决策是管理的核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可见,学校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校管理决策的过程。学校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制定决策、执行决策和实现决策目标进行的。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学校执行性、事务性的决策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面对知识和信息的日新月异,学校管理决策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能与之相适应的问题,不能与当前学校管理的复杂性和创新性相适应。因此,必须促进学校管理决策的发展与创新,提高校长的决策水平和艺术,优化学校管理决策,从而推进学校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

一、能力提升是优化管理决策的前提

学者陈玉琨认为:“校长应该是学校制度的建设者、完善者,是校园文化的引领者。”许多学校成功发展的实践经验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流的学校建设离不开优秀的校长,一个优秀的校长必然会建设出一流的学校。校长作为最高行政负责者,其能力素质的高低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校长的决策能力,以求执行的高效。

校长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一)从博学中提高决策的预见能力。校长要有“先知先觉”的意识,能高瞻远瞩,具有超凡的预见能力。校长只有通过加强学习,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善于辩证地看待、分析、处理问题才能提高自己的决策预见能力。(二)从实践中提高决策的应变能力。人们的第一次决策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不可能绝对正确,还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修正、完善,这就是决策的应变性。(三)从思维上提高决策的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校长养成思考设疑的习惯,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防决策工作中的简单粗率。要善于利用综合知识,利用类比思维,综合处理,推力演绎,使决策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四)从群体上提高决策的参与能力。要尽可能地避免决策失误、失机,就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集思广益,提高全员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建立民主科学决策制度

决策的执行不是校长个人的“独舞”,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互相配合,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因此,校长要明察师生的需要,在执行中凸显人文关怀;要有民主意识,和师生保持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并在执行中及时跟踪、反馈、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就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在决策的执行中,校长就是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师生行动的楷模。校长作为教育决策的坚定践行者,其身上体现出的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对师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说空话,身体力行,才有助于提高校长的威信。

二、把握原则是优化管理决策的关键

学校管理决策日益复杂,所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千变万化,因此,学校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决策才能提高决策成功的可能性,这就要求学校在决策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要从实际出发。科学的决策来自于对事情的正确判断和对客观事物的深刻把握,科学的决策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实践中,一是要广泛调研。经常深入师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事实真相,获取大量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二是要掌握实情。坚持不走过场、不搞形式、真正沉下身子,坚持信息准全的原则,掌握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并对之进行系统地归纳整理、比较、选择。三是要分析研究。通过系统的归纳、整理、比较、论证,形成符合实际、体现师生意愿的正确决策。

决策是否正确可行,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特点和要求。一方面,在决策时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从分析事实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另一方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校长只有从本校校情出发,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

(二)要目光长远。学校在决策时,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能高瞻远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切忌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因此,学校在为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决策时,一定要着眼于未来,使学生能可持续发展,使教师能可持续发展,使学校自身能可持续发展。

1.精心谋划学校的发展战略。新时期的校长要面临复杂的社会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在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与现有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之间扮演属于自己的个性角色、争得一席之地,教育管理决策的地位、作用显得日趋重要。校长的决策比以往更具有前瞻性、评估性、计划性、组织性和控制性,这就要求校长必须要有经营意识和经营头脑,精心谋划学校的发展战略,在把握大局、全局上做文章。

2.善于提出学校的发展目标。校长要善于摆脱以往的从属思想,学会独立思考,要对学校的未来进行长远思考,对学校的适应性进行审慎思考,对学校的发展特色进行深入思考,据此提出自己的办学发展目标。

3.充分挖掘学校的发展特色。校长在决策中要敢于冲破传统的观念,不因循守旧。根据学校历史底蕴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教师素质、生源的现状等等,正确制定的奋斗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风格,办出个性化的学校,树立自己的特色与品牌,走创办特色学校之路。同时还要善于抓住不同时期中出现的发展因素,不断提出新的发展目标,以推动学校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三)要民主决策。学校管理决策民主化,是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社会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决策时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包括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样才能保证决策决断的正确性。

民主的核心问题是集体决策问题。民主意味着每个成员都有平等的员献于决策的权利,没有决策也就不存在什么集体民主与不民主的问题。要实现学校决策的民主化,校长应做到:

1.树立平等观念。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校长、书记、教师应当和平相处,这是事势的必然。校长、书记、教师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的分别,当然必须平等相处。非但必须平等相处,还在于思想认识上,习惯行动上,出言吐语上,彼此基本一致,才能收到学校教育的好效果。”平等观念可以说是民主意识的核心,校长必须明确师生员工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必须承认师生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他们参与管理、参与决策的权利。

2.建立适当的决策制度。

一项决策在什么层次上被作出取决于这个集体的规模,也取决于这个集体成员的意愿和其对民主的投入能力。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0条明文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保证教代会对学校重大决策有审议权,对重要规章制度有决定权,对学校领导有评议、监督、选举权。对教工的提案,校长要十分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3.设置“校长信箱”。

合理化建议的目的是鼓励教职工提供建议以改善工作。当教职工提供的建议被采纳时学校应该规定给予各种物质和精神上的奖赏。校长信箱(或者是合理化建议箱)的设置,奖励制度的及时落实,会使得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的渠道保持畅通。

4.重视学生及其家长的决策参与。

随着社会改革推进、竞争的加剧,学校对外开放程度加大,学校应切实加强“家长委员会”的作用校长应定期向“家长委员会”作工作报告,报告有关事项决策,由他们提出批评建议,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反馈与支持。更不应忽视吸收学生参与学校的决策,如教学质量管理、食堂伙食的民主管理等事项,学生参与可更好地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主程序,受到民主教育和民主训练,培养平等意识和民主作风。

(四)要科学决策。科学化原则是一系列决策原则的综合体现。只有遵循科学化原则,才可能进行有效的决策。建立完善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反馈机构和监督机构,各个机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使学校管理的决策力、执行力、反馈力和监督力成为有机的整体,形成自主决策、自觉执行、自动反馈和自我监督的管理决策运行机制。

校长的科学决策应包括:一是要明确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和教育方针,这是决策的依据,也是决策的出发点;二是要明确本校的实际情况,这是把决策落到实处,付诸实践的关键;三是决策既要实事求是,也要具有挑战性,使教职工感到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成为一种激励的动力;四是决策要站得高,看得远,善于对未来作出科学预策,而不是只图眼前效果、急功近利。

三、增强实效是优化管理决策的根本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说过一句很值得大家记住的话:“没有什么会比一个好的行动更有实用价值。”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每位教育人都以满腔热情描绘了美妙蓝图,制定了足以让人心醉的质量目标管理新举措,到最后都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就是执行力度不够的缘故,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所有的战略、策划、制度只能是空中楼阁!哈佛商学院院长波特说:“在企业运作中,设计只有10%的价值,其余的全部是执行的价值。”可见在学校质量管理中决定成败的90%是靠执行力。

提升执行力是落实战略的战术范畴,就是把每项工作做好的策略。一是强化目的意义认识。做每一项事必须让师生明白他的重要性及价值所在,形成认同感,由他律转化成自律,由被动转化成主动。这样教师就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达成目标。二是构建机制框架。作为人来说本能上会存在惰性,就需要机制的牵引力和约束力,好的机制能产生无限的生产力。三是实施项目管理。对学校每一次活动,每一件事都以项目的形式管理。所谓项目就是对每一次活动都有具体负责人,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有反思。然后由学校进行项目评估,肯定成绩,指出不足。这样做不仅有很好的执行力,而且能锻炼教师成长。四是强化监督落实。提高执行力关键在于强化过程管理,为此,要推行校长工作督报制度。五是善于授权。为提高工作的执行力,对中层要充分授职责权,在明确职责范畴内,一般不要他们请示,更应学会拒绝请示,让中层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不推脱责任。

四、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优化管理决策的基础

决策是管理者教育思想外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只有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作为支撑,管理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学校只有在办学理念上立足本校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服务于社会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同时,在这一理念下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体系,才能引领学校的全方位发展。

学校的主要管理对象是人,其管理活动是“为了人”、“塑造人”,并且要“依靠人”。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基础。

以师为本。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能力的培养者、灵魂的塑造者、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身心健康的保护者。以人为本要求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学校要尊重、信任、赏识教师,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能力。

以生为本。学校是教育、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管理工作必须围绕教育、培养学生这个中心进行。学校管理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善待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知心、关心和真心,为此管理者要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出发,帮助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体验,促使和谐的良性循环形成。

以教为本。教学工作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管理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作为管理者,尤其是校长。其管理工作的重心无疑应定位在教学管理,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服务于社会,推进学校持续发展。

学校管理决策的成效影响着一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进程。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把决策作为一门科学,还要把决策视为一门艺术,要用科学的精神做决策,用艺术的眼光看决策。只有正视学校管理决策的利弊,提出卓有成效的措施,才能成功决策。

参考文献

[1]李桂生.教育管理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2]闫德明.现代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吴继光.中小学校校长管理典范[M].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

[4]黄志成.程晋宽.现代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的新科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60.

猜你喜欢
管理决策民主校长
如何提高小学校长的管理决策能力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国式民主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方法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逻辑思维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分析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选举年的民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