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生命品位意识培养
——网络视域下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的困惑与思考

2012-01-28 23:13隋月英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品位青少年大学生

隋月英

(枣庄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山东 枣庄 277160)

所谓品位,就是指质量、档次。生命品位,就是指高质量的生命。生命的品位体现在生理上,就是要有健康、协调的身体。生命的品位体现在心理上,就是要有充实而丰富的精神生活。生命的品位体现在伦理层面,就是要体现生命的价值。即,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诸如“为何活着”、“怎样活着”的问题,这既是人对于生命意义发自内心的追问,也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因此,要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明确生命的品位不在于对他人、对社会索取了什么、索取了多少,而在于你奉献了什么、奉献了多少。也就是,一个人,如何活才有价值、有意义。

一、现实的困惑与纠结——生命品位意识培养的客观诉求

1.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与大学生日渐加剧的网络依赖之间的困惑与纠结。

根据2007,2009中国青少年网瘾现状比较,获知: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其中:

◇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15.6%)最高,其次为24~29岁的网瘾比例(14.6%)以及13~17岁的网瘾比例(14.3%)。与2005年相比,13~17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上升。

◇网瘾青少年主要是“网络游戏成瘾”,其次是“网络关系成瘾”。近一半网瘾青少年(47.9%)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其上网的主要目的并且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游戏成瘾”;13.2%的网瘾青少年在“聊天或交友”上花费的时间最长,属于“网络关系成瘾”。

◇超过半数(50.9%)的青少年网民使用过手机上网。有超过六成(60.4%)的网瘾青少年使用过手机上网,而非网瘾青少年中使用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只有49.4%。

事实说明,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影响了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问题。这也是我们倍加困惑的问题:网络的魔力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

2.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要求与目标游移、碌碌无为的现实困惑与纠结。

无容置疑,21世纪的大学生,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状况下,处在国内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这种形势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充分认识当今世界时代特征与要求和弄清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明确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与成才目标。同时这也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要面对并努力完成的课题。

首先,成才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的自我心愿。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殷切希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明确对大学生的“五点希望”,即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这“五个成为”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和素质要求的核心。为此要坚持和实践“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中又对包括清华学子在内的全国青少年提出了三点希望,这殷殷的希望中,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

可是,现实却令人纠结。近年,据报载,包括西安邮电学院在内,多所学校发生学生因成绩问题被劝退的现象;同时,也屡屡发生大学生因情、因事而弑母伤人、杀人等等事件,这些现象不能不令我们深思!是不是我们的大学生心智真的出现了问题?考试动辄挂科,动不动就伤人、杀人,这众多事件的发生,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是,没有目标和动力,不明白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才是导致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

3.追求成功人生的远大理想与现实价值观错位的困惑与纠结。

培养“四有”合格人才,一直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和宗旨,而追求成功的人生也一直是多数青年人努力的方向。

但是,现实却不容乐观。近年来,在不少的学子身上,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现象加剧,人生价值观扭曲。

虽然,长时期以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力图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以国家社会利益为重,注重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德才兼备,理想远大,做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客观而言,经过全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高校思想道德状况整体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是,市场经济的趋利因素,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网络的负面信息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积极影响,使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又有加剧的势头,出现了人生价值观错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在专业的学习和选择上,部分学生认为:就业前景差,工作难找,工资收入水平低的专业不学,更有甚者,认为既然毕业即失业,那么,读书无用,读好书不如不读书,因此,上课不认真听讲,甚至逃课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生活没有目标,追求安逸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朝是与非,浑浑噩噩;在理想和现实问题上,不少学生不谈理想只讲实惠,他们对“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做“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一类的话题表示淡漠,或者避而不谈;对国家的政策方针不置可否,兴趣不浓。而经常谈论的话题是校园生活、明星、时尚、消费、就业及经济收入等,很少涉及到思想政治领域。一些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把实惠、物质享受当作价值追求的目标,学习没有动力,不刻苦钻研,而是热衷于谈情说爱、吃喝玩乐;以金钱作为评判成功的标准,道德法律意识淡漠,有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当今社会只要能赚钱,就是有能力、就是成功人士,至于德,无所谓,不犯法就行。部分学生集体观念不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赞赏的是经商赚钱,认为这才是“能人”,这才叫成功;有的学生价值观扭曲,部分大学生以“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更多地强调个人价值与个人得失,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个人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会较多地强调个人的前途,并为自己设计出具体的实施计划。他们更多地强调社会对个人发展要求的尊重与满足,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社会发展和集体利益,表现在对价值的评判上,就是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标准。只要对自己有利,就有价值。“前途就是图钱,理想就是想利,”。有些大学生缺乏远大目标和宏伟抱负,急功近利,价值目标定位十分肤浅,与社会期望渐行渐远。

二、现实的困惑与纠结归因

1.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度依赖,究其原因主要是:家庭教育的不当,导致了亲情的缺失,使很多青少年把网络当成是自己的一个玩伴;学校教育目标的单一,过度强调升学率,又使网络成为学生宣泄压力的一个平台;而网络自身的诸多优势和特点,又极大地增加了其吸引力,从而使得比例不少的学子一旦接触网络,就很容易“一往情深”,难以自拔。

2.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阵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扭曲和错位。在市场经济的趋利原则下,不少人一路高喊着“一切向钱看”的口号,同时,在“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的挤压之下,崇尚着“前途就是图钱,理想就是想利”,把赚大钱、攀官位作为评判人生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3.“三理”教育的缺位与滞后,导致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生理常识的缺乏,责任意识的淡漠,道德感的缺失等等。

三、提高生命品位意识——拓展幸福人生的前提和保障

提高生命品位意识,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锻造,使人真正活得有价值、有尊严。即,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智、充实而丰富的精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追求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生命品位呢?我们认为,科学、系统的“三理”教育是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1.要充分认识“三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三理”教育是伦理教育、心理教育和生理教育的简称,指对青少年进行伦理知识、心理知识、生理知识的教育,从伦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不同角度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责任心和责任力,以促进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全面发展。

生理教育主要是帮助青少年了解身体的基本结构,自身孕育成长发育的过程和规律,根据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规律,把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阶段性特征与个体发育的不同特点很好地结合,按照身体发育与承担的责任相一致的原则,学会珍爱生命,从对过程的了解体验责任,培养青少年承担责任的能力,使青少年拥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心理发育的规律,认识和了解青少年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征,结合青少年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心理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责任心,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意志品格,养成青少年乐观开朗的性格,学会自尊、自立、自强、自信,引导他们学会舒缓各种压力,正确等待生活中的挫折,客观评价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学会寻求科学合理的情感与自我满足的途径与方法,正确认识需要与需要的满足,热情地等待生活,做好理解责任、承担责任的准备,培养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心智健全,拥有充实而丰富的精神生活。

伦理教育是从朴素的爱父母、爱朋友、爱家、爱国的情感和生活、法律、政治常识开始,引导青少年掌握基本的道德常识,逐渐养成文明行为,学会爱、宽容、团结互助等良好品行,培养民族精神、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正确理解交往、友谊与爱情,懂得责任与奉献,自觉以社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人格,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乐于进取,积极奉献。

总之,正确、适时的“三理”教育与关怀,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在不同时期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又可以在爱与责任的教育中,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分阶段实施“三理”教育与关怀是提升生命品位意识的重要实践路径。

对青少年进行“三理”教育与关怀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家庭、学校、社会应理清责任,高度重视,分阶段、有序地进行,打好接力赛,形成合力。

在青少年成长的初期,教育的任务主要由家长来完成,教育的内容主要以生理知识、阶段成长与发育特点、规律等为主,教育方式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家长应尽可能多地抽时间陪伴孩子,与他们嬉戏、玩耍,平等相处、交流。并能随时解决他们的小问题,家长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充当说教者、批评者,影响与子女间的有效交流,减少孩子对网络盲目依赖的机会,一旦发现孩子上网,也不要断然禁止,而应进行有效的引导,引导孩子如何有度地使用网络,培养他们的辨别力和自控力,使其明白网络学习很重要,但不能成为网络的奴隶。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时刻感觉到家的温暖,让孩子在温暖的现实中实现自己的诸多愿望,而无须借助虚拟世界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校则应注重心理、伦理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学校要着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全面实施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素质教育,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不能唯分数,把学生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压力,避免学生对老师、家长产生反感甚至仇视,要引导学生分清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不同,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尽可能多地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引导学生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针对网络中出现的欺诈、违法犯罪行为,学校应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如:举办道德教育专题报告会、诚信演讲比赛、专题辩论赛、校园小论文比赛、模拟法庭等,就社会、学生关注的伦理道德及法制问题展开讨论,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辩中明事理、懂法律,在参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进而加深学生对社会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的理解,培养对道德的情感,对法律的敬畏,学会从日常小事做起,逐步养成文明行为,自觉以社会的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形成较为完善的道德人格。

社会应着力加强制度建设,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网络法规建设,加强网络的使用和监管。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营运场所的监管,通过加大对违法网络营运场所的处罚力度,最大限度地控制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场所;另一方面,不断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不良信息和色情、暴力游戏进行有效的封堵和过滤,这样,即使未成年人有机会接触网络,也少有接触不健康信息的机会,从而将网络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希望通过强化“三理”教育与关怀,使青少年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了解身心健康对于自身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深刻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无私的奉献中活出面子、活出品位,从而成为国家和社会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R].2005.

[2]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R].2007.

[3]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走好人生之路[J].思想理论教育,2003,(6).

[4]龚书文.网络文化特征与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育与人才,2009,(4).

[5]王婷.青少年生命“三理”教育研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6]王东虓.加强“三理”和谐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J].道德与文明,2008.

[7]时延春.青少年“三理”教育的依据、内容和方法[J].道德与文明,2008,(5).

[8]余玉花.解析道德教育的时代困境[J].思想政治教育,2008,(11).

[9]李正海.试论“三理”教育视野下的青少年人格教育目标[J].道德与文明,2008,(5).

猜你喜欢
品位青少年大学生
钟情山花烂漫 品位幸福时光
青少年发明家
提升阅读品位 培养阅读素养 阅读使人充实 坚持成就梦想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提升城市品位 推进转型升级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