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
(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2010年4月,枣庄学院接受了编纂《枣庄区域文化通览》的光荣任务,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艰巨的课题。因为历史上的枣庄,古国林立,战事不断,区划更迭,居民复杂,且不是相对固定的州府所在地,没有形成易于概括的主导文化形态,也没有相对集中和权威的文化史籍。在这种情况下梳理、归纳枣庄的区域文化形态,建构出全面而不失简约、权威而不一厢情愿的“通览景观”,是一件让人望而生畏的工程。但是,我们却愿意发掘和整合科研力量,完成这一系统工程。在文化虚无主义者的否定话语与乡土学人营造的夸饰气氛之间,以比较的视野、理性的态度、扎实的文献和深入的田野调查,客观而全面地梳理枣庄区域文化形态,进行科学分类和价值判断,整合出学术性与大众化相结合的文化建构。
为了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首先对几个关键词进行界定:一是文化。动词的“文化”,是“以文化人”,与武力征服的“武化”相对。通览中涉及的文化,是名词的“文化”,按照通行定义,“文化是与信仰和价值有关的一套意义系统和象征系统。”包括物质层次,广义的制度层次,风俗习惯层次,思想与价值层次。二是区域。对于我们来说,“区域”限定在今天枣庄市所辖4563平方公里之内的范围里。枣庄市的前身为峄县,1961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地级市,级别提高了,面积却没有增加。1979年将滕县(后改为县级滕州市)划归枣庄市,形成今天的规模。历史上的峄县和滕县,版图并不固定,峄县曾经包括兰陵、韩庄、利国的部分土地,滕县曾经包括微山的部分土地。有些“文化形态”的构成,不会因为行政区划变更而割裂。三是通览。我们认为,“通”是全面的意思,历史上在这块土地上存在的“文化”,不能漏掉;“览”是观览,既有学术含量,又能使非专业的读者一目了然。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编纂方案:借助历史地理和权威文化典籍,理清枣庄市4563平方公里范围内曾经出现的古国、方国、诸侯国以及秦汉之后的行政区变迁,划出边界,为“文化”做地域定位,确定“籍贯”。凡是发生在或产生于今天枣庄境内的“文化”形态,均列入我们的视野。因行政区划变更而外流的“财富”(如荀子任兰陵令时,枣庄东部属兰陵版图,后来,兰陵镇划归临沂,荀子对他治下区域的影响,并没有一同带走),我们忍痛割爱。在兼顾为地方文化建设的同时,坚持学院派“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真标准,既不漏掉“实有”的内容,也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将缺乏依据的内容写入。历史上存在的负面文化,不能为地方增光添彩,只要有警世意义,我们不予回避,客观对待。以保证通览的权威性,成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传世之作。
枣庄地域文化的形成,根基于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构成,既受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固化,又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的挑战和补充,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扩展,形成了具有传统规定性和时代开放性相结合的文化体系。其主要特色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明显的早发性。枣庄地域文化具有明显的早发性,从本区域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能够证明史前时期这里是人口密集、文化领先的地区。其中,山东省内极少的细石器文化遗址、遗迹,枣庄境内发现多处。在薛河流域,还发现了早于北辛文化的后李文化踪迹。考古资料表明,枣庄地区农耕文化至少有8000多年的历史,北辛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配套齐全的耕作、播种及收割工具,证明当时已经进入原始锄耕阶段。经过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发展,农作规模和农耕技术持续提高。在枣庄的龙山文化遗址中,相继发现了炭化的谷物,在庄里西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的炭化水稻籽粒。这些实物表明,生活在枣庄地区的先民,不仅从事旱作农业,也从事稻作农业。正是由于农业经济铺垫的基础,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薛河下游产生了海岱文化区最早的古城,原始氏族相继跨入部落方国时代。
第二,突出的融合性。枣庄区域文化的形成与地缘优势密不可分。春秋战国时期,本区域处于鲁、齐、楚和吴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峄固鄙小县,然当鲁与齐、楚之交,英雄战争之地也”①,由于地缘因素的特殊,枣庄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多元而丰富的文化形态。战国时代,民风任侠守信,两汉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孝悌观念浓厚、视死如生、慎终追远的淳厚民风。“其质直怀义,类鲁;其宽缓阔达,类齐;其轻剽任气,类楚。”民风的核心特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虽洙、泗之教犹在人心”,但民风“迁染于诸国者,亦多有之”②。
第三,显著的时代性。枣庄地域文化既自成体系,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雄,枣庄境内的几个小国,在夹缝中求生存,固守自己价值的同时,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文化冲击,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生存之道。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拉锯”形势,不同价值观在这里落地生根,融入本地水土。大运河改道经过枣庄之后,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孕育出独具鲁南特色的运河文化。中兴公司成立之后,以民族利益为主体、接纳外来价值观的中兴文化应运而生。台儿庄大战之后,民族精神在反思中弘扬,生成了自强不息与呼唤和平相统一的大战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体现了枣庄地域文化的时代精神。
第四,丰富的多元性。枣庄地理环境所孕育的生存形态,决定着地域文化的多元性。在45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丘陵、平原、湿地相互穿插,不同“活法”的人群,能够随时交流生存智慧。大运河改道经过枣庄之后,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居民“由农从渔”、“由农从运”、“由农从工”、“由农从商”,“盖峄地被山戴河,南接江淮,以区区一隅,中具五民。”③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信仰体系,社会构成的复杂奠定了多元文化的基础。儒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各大宗教共存,窑神、妈祖、金龙四大王、泰山娘娘、观音菩萨等民间信仰遍及城乡。乾嘉时期的台儿庄,有七十二座庙宇,成为宗教建筑最密集的城市。中国传统宗教与伊斯兰教和睦相处,彼此尊重。20世纪初,又接纳了天主教和耶稣新教,使台儿庄成为世界五大宗教并存的城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碰撞融合,催生了枣庄地区的近代文明。
历经几千年形成的枣庄地域文化,是齐鲁文化的一个重要支脉,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枣庄地域文化的历史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孕育了中国早期农耕文明。枣庄的薛河流域,是中国早期原始农业的发祥之地,在距今170多万年前的第四纪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时期,薛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已经定型并基本稳定。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适合种植多种温带植物,是海岱文化区最早的农业种植区之一。除了粟类作物,也种植水稻。1964年,在滕县(今滕州)北辛村发现的早于大汶口文化遗存,被考古界命名为北辛文化。在北辛文化遗址中,发掘出谷类加工工具;不远处的庄里西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稻谷颗粒。北辛文化遗址是国内迄今发现最早的锄耕文化之一,从出土的配套齐全的锄耕、播种及收割工具来看,北辛人已经进入原始农业锄耕阶段。北辛文化揭示了七千年前先民的定居、繁衍状况,不仅为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理清了脉络,而且“为寻找海岱地区新石器文化的源头,探索东方农业起源等课题,向前迈进了非常重要的一步”④。为深入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手工业及渔猎生产方面的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北辛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类型,于1982年编入国家历史教科书。1992年,北辛文化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开创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新纪元。夏商周时期,枣庄地区巧匠云集,出现了多位科技理论家和发明家,无论是科技思想还是操作层面,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发源地之一。造车鼻祖奚仲、科圣墨子、巧匠鲁班,都是中国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薛国由东夷古国演变为夏朝封国。奚仲在奚公山(今薛城区境内)下发明了最早的马车,使陆路交通运输发生革命性改变,推动了城邦文化⑤的发展和华夏文明的进程。墨子以兼爱、非攻、强国、尚贤为核心的经世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他的“三物论”,与古希腊哲学家的“三段论”、古印度先知的“三支论”,共同构成逻辑学的基本体系。其小孔成像、杠杆定理、机械制造、数学概念等,既是领先世界的古代科技发现,也与现代科技原理相通。鲁班是土木工程专家和工具发明家,在机械、土木、手工工艺等领域,都有发明创造,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科技文化遗产。
第三,丰富和繁荣了城邑文化。夏商周时期,枣庄一带的方国、封国密集,相继出现了徐、薛、缯、偪阳、上邳、郳、滕、小邾、滥等小国。这些以城垣为显著特征的方国、封国,有的是由东夷古国发展而来,有的是夏商周三代的方国或封国,有的则是附庸小国。大量城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方国,地下遗物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虽然经历了数千年历史风雨,一些古城址仍然保存在广袤的原野中,向后人展示着昔日的辉煌。商周时期,海岱文化区方国、封国并立,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不同区域文明相互融合。这种碰撞和融合,加快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进程。枣庄地区的方国特点是密度大,面积小,数量多,既有东夷土著古国,又有封建制小国。不但具有土著文化特点,还受到商、周文化影响,经过长期发展,创造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城邑文化。
第四,发展了两汉经学,创造了汉画像石艺术。在汉武帝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倡导作为国策之后,儒学成为汉朝的官方哲学,解释儒家经典的经学上升为显学。在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下,枣庄地区相继涌现了眭弘、颜安乐、马宫、疏广、疏受、匡衡、王良等经学大师。他们的思想观点及言行,对当时和后世的政治、学术、文化教育、民族精神、社会风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画像石是古代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汉代历史文化,不能绕开汉画像石。枣庄不但是汉画像石艺术的起源地、主要产地和命名地,还是我国最早运用考古学方法对画像石墓葬进行科学发掘的地区之一。枣庄汉画像石以丰富的题材内容、多样化的雕刻技法和延续时间长而闻名。枣庄市共收藏近千块珍贵石刻,滕州汉画石馆收藏的精品,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汉画像由当时的能工巧匠创作,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后世的雕塑、绘画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五,形成了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为“避黄行运”而开通的台儿庄泇运河,在中国水利史和航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代河道总督靳辅评价说:“有明一代治河,莫善于泇河之绩。”⑥泇运河开通之后,“峄县乃为转漕之常道”,台儿庄因此成为南北建筑、商贸、宗教、饮食、民风的交融之地,吸引了官员、军人、儒生、商贾、僧道、郎中、农夫、匠人、武侠、梨园、术士、杂耍、艺妓、掮客等三教九流来这里发展,形成了独具台儿庄特色的商埠与商旅文化、建筑文化、市井文化、纤夫文化、尚勇文化和多元信仰文化体系。为中国的运河文化丰富了内涵。
第六,开拓了富有地域特色的瓷文化和土陶文化。枣庄境内的中陈郝瓷器和伏里土陶,是当地两大特色产品,分别代表了本地域的瓷文化和陶文化。这些器物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充分体现了历代工匠和手工艺人的聪明才智。中陈郝瓷窑一度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瓷器之乡,享有“江北第一民窑”的美誉。烧制年代始于北朝,下迄明清,延续了1400年,是山东乃至整个北方地区最古老的瓷窑遗址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以煤为燃料的瓷窑。199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枣庄民间传统工艺繁多,洛房泥玩具、王楼年画、滕州松枝鸟、张范剪纸、庞庄麦秸手编、张汪竹木玩具、峄城石榴盆景、割绒鞋垫等,彰显着枣庄人的巧手慧心。其中,伏里土陶生成于民间艺术沃土,与当地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凝聚着浓重的乡村气息,散发出鲁南大地的泥土芳香。它承载着枣庄古老的地域文化和先民的精神情感,被誉为“土陶品种当中独系发展起来的稀有艺术品种”。
第七,诞生了辉煌的中国近代工业文化。19世纪末叶创办于枣庄的中兴煤矿公司,是中国民族工业步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枣庄因此成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中兴公司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被誉为“中国活着的民族工业史”。中兴公司是清末最大的股份制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由两任民国总统(徐世昌、黎元洪)任董事会长、两任民国总理(周自齐、朱启钤)任财务总监的企业。张作霖、张学良、张勋、倪嗣冲、赵尔巽、任振采、陶湘等二十多位民国政要、银行家,参与了中兴公司的建设和管理。中兴公司发行了中国第一支筹集民族资本的股票,率先实施了机器采煤,立井提升,拥有自备发电厂和自建铁路运输。是旧中国唯一能与外煤竞争的矿业翘楚,谱写了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壮丽篇章。中兴公司还投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参与了多所大学的创办,是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股东。这一完全由中国人开办、纯民族资本的企业集团,为现代民族工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生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兴公司作为一个特殊平台,吸引了各路精英前来创业和淘金,各种文化观念在这里碰撞融合,产生了新的文化景观,在矿区形成了一种连通世界的文化气候。开放的矿山文化与封闭的农业文化由碰撞到合流,使枣庄的文化形态更加丰富,焕发出新的活力。
第八,弘扬了提振民族精神的大战文化。台儿庄大战,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在抵御外辱的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胜仗,也是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军队的首场败仗,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民族精神史上的一座丰碑。大战期间,中国军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日本武士道精神,震惊了世界,鼓舞了国人。台儿庄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在“亡国论”声调甚嚣尘上的历史关头,台儿庄大捷恢复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整合,凝聚力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战后遗留下来的53处遗迹,成为警示后人的精神财富。2008年,枣庄市委、市政府遵循“留古、复古、承古、用古”的原则,重建台儿庄古城,使台儿庄成为全世界二战遗存最多的城市,也是亚洲首座二战纪念城市。在古城的核心区,保留了一片大战遗址,以几座留有累累弹痕的老房子为依托,建成大战遗址公园,向游客展示战争的罪恶、战争的破坏力、战争给人类的精神造成的创伤。将既血腥又悲壮的精神遗产,导向和平与自强,为大战文化赋予普世价值。
第九,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枣庄人具有坚强不屈、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孕育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1926年4月,中共山东地方执委会派纪子瑞到枣庄矿区开展工运工作,建立了枣庄矿区支部。1935年2月,中共苏鲁边区临时特委派郭子化同志到抱犊崮山区开展农村工作,建立了鲁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我党在枣庄境内建立的根据地。1938年5月,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在抱犊崮山区组建了抗日武装,当年12月,罗荣桓、陈光带领八路军115师东进山东。1939年5月,开辟创建了沂蒙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抱犊崮是115师挺进山东腹地之后最早的立足点。此后成立的铁道游击队和运河支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枣庄的英雄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两支地方部队在津浦铁路枣庄沿线和运河两岸,以游击战的形式与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这些文化不仅记录了革命先贤在激情燃烧岁月创造的丰功伟绩,更体现了战争年代的枣庄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目前,枣庄已经被列为革命老区,台儿庄大战遗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线路之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被史学界反复引用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在编纂通览的过程中,发现记载枣庄文化的文献,有的已经遗失,凡是能够找到的,已经被先驱者反复解读。能够通过田野调查获取的活态文化,也在全球化思潮的冲击下发生变异,要“去伪存真”,不仅需要历史视野,更需要文化人类学和知识考古学方法。作为学院派写作班子,我们在阅读原典、打捞碎片、核实史料过程中,确立历史坐标,审视枣庄区域文化的源流,借助考古成果和田野调查,把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再行扩展,以“三重证据”构建枣庄区域文化通览的体系。这建构的过程,成为意义重新生成的过程,这种建构,是否完全符合历史逻辑,还有待社会各界的检验。
注释
①[清]光绪《峄县志》,卷六《风俗》,光绪三十年刻本.
②胡扑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1988年2月第2次印刷,第11页.
③[清]光绪《峄县志》,卷七《物产略》,光绪三十年刻本.
④栾丰实:《东夷考古》,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⑤这里所说的“城邦”,借用的是马克斯·韦伯“一群有组织的人群合理独占的特定地区”这一定义,而不是古希腊城邦的政治概念.
⑥陆耀《山东运河备览》,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