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棘路上繁花盛开
——中国通俗文学现状初探

2012-01-28 23:13赵亚丽
枣庄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文学

赵亚丽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通俗文学,在中国历代文学史中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它是中国文学中非常精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当代,通俗文学的影响更是十分深远。自远古神话开始的中国通俗文学发展到现在,拥有庞大的作家群、读者群以及惊人的市场,在当代中国文学界大放异彩,形色各异的通俗文学作品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对通俗文学发展现状的全面把握就显得十分重要。

我们所熟知的通俗文学,顾名思义是指语言比较通俗,大众普遍接受,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消遣性、知识性和可读性的文学作品,“它是与既有的文化框架相适应,与既有的阅读习惯相投,适应一般民众的审美特点、价值观念和阅读需求,并从一般民众中获得利润回报的文学”,在当今社会大众文化盛行的环境下,通俗文学其实趋同于大众文学,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具有模式化、易复制的特性,按市场规律批量生产”①的文学作品。

通俗文学发展至今能够形成这么庞大的规模和影响,是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是外界的原因。外界对通俗文学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长期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阶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教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也使得更多的人有了阅读能力,大众对精神方面的满足需求越发迫切。其次,科技的进步促使新媒介产生,文学传播便捷迅速。文学作品只有经过传播、消费与接受活动,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够得到显现,文学活动才能得以完整的实现。当今技术的进步使大众传媒工具等,而且传媒的形势与内容也日益多元化,这导致文化传播的便捷化与信息的极度丰富。“大众传媒时代,文学借传媒艺术的风帆达于天下能达之处,从未有今日这样传播之广。传播艺术以文学为内蕴,为运思之具,得到了深刻的滋养。”②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用手机、MP3、MP4等电子产品进行阅读,越来越多的专业阅读网站建立,它们提供的下载和在线阅读都十分便捷。通过现代传媒的帮助,通俗文学发展更是如虎添翼,形势迅猛。第三,通俗文学市场日趋商业化,现代营销模式推动其发展。与纯文学的孤芳自赏不同,通俗文学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争取更多的消费者,往往需要精心的市场策划。这种策划首先表现在市场定位上,在创作、发表和宣传方面精心预测潜在的市场并制定相应的策略使作品赢得好的销售。比如饶雪漫的《左耳》系列小说和郭敬明的伤感青春小说《悲伤逆流成河》之类,受众定位是年轻的少男少女,主打青春牌;而王晓方《驻京办主任》、陆天明的《省委书记》等作品是给正在工作的中年人看的;李可的《杜拉拉升职记》、崔曼莉的《浮沉》是给初进职场的上班族看的。成功的营销策划与别具一格的包装是分不开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通俗文学包装五花八门,极尽所能的吸引读者,诱人的字眼、绚丽的图案以及别致的书签等等都成为营销的助手。好的定位加上好的包装还不足够,强势宣传和制造卖点才是现代营销的关键,在现今这样快速时代,读者没有时间去对作品进行简短阅读再决定是否购买,于是,市场宣传就显得十分重要。现在我们在书店看到的通俗作品,大多都会贴上“美女作家”“文学新人”“新概念作家”之类的标签,有的还会在明显的位置上写着“著名作家××强力推荐”“年度最具影响力作品”之类的“名头”。这些都是吸引读者的宣传方式。值得一提的是,现今通俗文学与电影电视等传媒合作,扩大影响力。近年来,许多通俗文学作品被搬上荧幕,由葛优主演的电影《甲方乙方》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吃人》,由巩俐主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苏童的《妻妾成群》;由马伊琍、佟大为主演的《奋斗》也是由石康小说《奋斗》改编而来;而《杜拉拉升职记》更是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多种形式表演;经典通俗文学作品《金粉世家》、《倾城之恋》等等也以电视剧的形式再次呈现给观众;再有琼瑶系列、金庸系列影视剧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无需赘述。影视作品能给充分满足观众的感性要求,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但程式化的运作又限制了观众的现象空间和对作品的回味,因此,许多观众会主动阅读原著,影视剧火爆的同时也就更加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播。

当然,通俗文学能有今天的发展,除了外界的影响之外,自身的特点也十分重要。首先,通俗文学作品大多情节曲折、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人物富有传奇色彩,使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发不可收拾,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消遣性;其次,通俗文学作品大多贴近生活、反映现实,体现出适应时代的精神;再次,通俗文学能给多方面反映历史民情、社会风貌、大众生活情趣和民间传说趣闻等等,使读者阅读的同时增长见识;同时,通俗文学作品语言朴实生动、平实易懂,便于理解课阅读,能被普通读者广泛接受。总之,通俗文学与纯文学不同,它更符合大发展为电视、广播、电影、报纸、电脑、光盘、网络众的审美趣味和接受水平,更受大众欢迎。

在探究了通俗文学在当下繁荣发展的原因之后,我们也不能回避目前的通俗文学繁荣绚丽的外衣下也存在许多隐患和暗伤。比如,有些作品内容空洞虚假失真、歪曲历史、封建迷信,艺术手法单一重复,人物雷同缺乏个性,作品情趣庸俗、格调低下等等,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庸俗化和商业化

通俗文学作品大多数反映了真实、风趣的民风民俗,形式上为群众喜闻乐见,感情上与民众息息相关,另一些,往往反映了群众的落后心理、不健康习俗,迎合小市民的低级趣味,掺杂着庸俗的成分。现在许多文学作品一味迎合低级趣味,文字中出现黄色、淫秽、暴力的字眼,混迹在通俗文学之中,这些文学都是排除在通俗文学之外的垃圾文学,与通俗文学有很大差别。但是,一些通俗文学作品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口味,一味的增加这些噱头,以期获得更多读者的认同和青睐,不顾文学艺术的纯净,这就让通俗文学沦为庸俗文学,使通俗文学不断的庸俗化,影响文学作品整体的美感和健康观念。通俗文学市场并没有严格的约束和监督,这使得庸俗化问题日趋严重,不容小视。

商业化,是通俗文学不断发展的必然,给通俗文学也带来巨大暗伤。艺术品的创造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它的个性。然而,由于现代技术的批量生产特征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大众性,现代艺术品开始失去个性,从形式到内容都越来越趋于相同,成为批量生产的大众化商品。商业化给通俗文学带来巨大影响,其一,商业利益使得通俗文学作品如复制品一般批量生产,出现无个性、无特征的雷同现象。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本雅明认为:“随着现代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生产也进入了机械复制时代。”无论在文学艺术创作中,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过程中,创造性的个性都不复存在了。市场上的作品多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其二,商业利益成为主宰文学市场的“幕后老板”。与其他文学形态不同,通俗文学不服务于任何意识形态,而是以商业效益为最终目的的,兼具一定的审美价值。许多经典的通俗文学作品在赢得了大量金钱的同时并没有降低自身的文学品味,这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但是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作家为金钱而写作,出版商控制作者之类的纯利益文学,一切活动围绕金钱展开,是对整个通俗文学损害,不但破坏了通俗文学市场的健康氛围,而且降低了通俗文学的整体品味。这些问题既与作家作者服务于金钱有关,也是传媒和出版商利益至上的行业规则作用结果,总的来说就是整个通俗文学市场鱼龙混杂、繁复混乱,缺少严格的市场规则和监督。

(二)地位底下批评缺失

长期以来,大众对通俗文学缺少明确科学的认识,一提起通俗文学似乎就是粗俗的、低层次的、不登大雅之堂的精神消费品。这与事实是不相符合的,我们当今的通俗文学市场有着大量有思想、有意义、有社会责任感的好作品,这些都是大众所喜爱的,但人们往往不认为这些喜闻乐见的文学就是通俗文学作品,相反,那些淫秽、低级的垃圾文学反被视为通俗文学之列。这样一来,一些有思想有文化的作家不愿意染指通俗文学,即使偶尔为之,也是商业目的明显高于文学追求;而与此同时,另外一些缺少文学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人却伺机而动,依靠胡编滥造、迎合奉承读者低级趣味来取悦读者,占领市场,获取金钱利益,使得通俗文学名声更加不好,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今通俗文学正是繁荣不可抑制的大好时候,引导大众正确认识和分辨通俗文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就目前的通俗文学市场而言,通俗作品的发表创作要比文学批评的速度快得多,力度也大得多。这一点说明文学评论滞后于文学发展。但我们也不能说当下缺少文学批评,彭金山在“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上说:“当下的文学批评还算活跃,但批评的品质不纯粹”。一种现象值得一提,市场化的包装和操作等非文学的因素对文学批评影响过多,使得本应该公正的文艺批评掺进了许多媚俗味儿,许多评论家或者知名作家、明星名人和媒体,成为书商和作者的广告代言人,与其说是批评,不如说是推销,批评者在某些程度上变成了作者和书商的合谋者;而且,在为数不多的批评中,缺少理论支撑和批评界共识,只是批评家各说各话,不惧权威性;更有甚者,批评家的批评引来作家和许多读者的反驳,甚至引起骂战,好好的文学评论演变成一场闹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说明我们当今通俗文学的批评还不够成熟,不够系统,不够独立。

纵观历史,通俗文学一路发展而来,源远流长。它凝聚着劳动人民的伟大精神和智慧,轻松幽默有趣的特点为广大读者带来许多乐趣,也为中国文学带来一股清风。但当下通俗文学的发展存在商业化、庸俗化、地位底下、批评缺失等许多暗伤,特别值得重视,但是这些缺憾的存在并不是预示通俗文学面临生死存亡的大危机,相反,它正在面临一个巨大的发展契机,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是通俗文学继续前进的动力和诱因,我们应该给予通俗文学更多的批评和重视,希望在新时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艺术积累下,在不断的规范和改革之后,中国文坛能够孕育出更加繁荣多姿的通俗文学新景观。

注释

①张晶,于隽.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②李小娟.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北方论丛,2001,(4).

参考文献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2010.

[3]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邓菡彬.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商业文学[J].鄂州大学学报,2004,(4).

[6]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7]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姚斯.走向接受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9]张晶,于隽.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0]李小娟.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北方论丛,2001,(4).

[11]陈旭光,戴清.影视鉴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陈鸣.艺术传播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3]茅盾.神话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
我们需要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当下文学的尊严与自信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爱上了文学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文学病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