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的一点体会

2012-01-28 14:36福建省供销技工学校孙进
中国轻工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上篮运球体育锻炼

□福建省供销技工学校 孙进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的一点体会

□福建省供销技工学校 孙进

《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对中职体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在纲要指导下的体育教学的实施,可通过渗透“快乐体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心理调控”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从而使中职体育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进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功效,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指导纲要;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主体地位;身心协调;体育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为主题的体育教学,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身体状况设置教学实施过程,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理念的有效途径。学生是体育教育的实践者,而体育锻炼总是伴随着克服自身的惰性,战胜各种困难,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和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使之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才能使得学生在思想意识中对体育锻炼欣赏、向往、关注进而努力实践,使学生在每节体育课中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的过程,并且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引导学生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他们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养成良好的锻炼行为和习惯。

中职体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和毕生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体育课程应注重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又不过于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基于此,推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潮流。按照《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中职体育课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要把快乐体育中多样和实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而又恰如其分地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产生感情上对体育的共鸣;要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体育实践能力的形成,激发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通过注重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调控”,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的好处和乐趣,培养学生对体育正确的态度,进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个人对健康的责任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一、渗透“快乐体育”,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大都提倡愉快教学,实行寓教于乐。赞可夫提出了“乐学原则”,倡导师生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教学要使学生有“叹赏、心情、愉悦、快乐、赞许”等心理状态。显然,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遵循了学生人体生理机能的发展规律,应当成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快乐体育”在实施过程中,要让不同层次学生体验到:通过在自己原有的技能水平上充分地运动,从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在向新的技能水平进行挑战中,体验运动学习的乐趣;在运动技能习得以后,通过技术和战术的创新,体验到探究和创新乐趣。因此“快乐体育”并不仅仅是让学生“笑”,更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和应用知识技能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喜悦感,形成战胜困难后的成功超越感,实现自我目标后的成就感,以及体育运动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舒适感等,使学生喜爱上体育运动锻炼。

快乐是体育的内在因素,是体育的魅力和生命,是从事体育人的一种质的追求,是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也是人一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在具体教学中,应尽量让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新颖、活泼、轻松,让学生的身、心、德、智在愉悦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喜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好动、好竞争是青少年学生的特点,将游戏、比赛贯穿于教学,渗透“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例如:在篮球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篮球可以给学生带来什么,学习篮球技术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享用篮球,包括个人享用、集体享用、协作享用和对抗性游戏中的享用,而不能只让学生去满足对篮球运动的需求。笔者在篮球教学中,采用了“循环传球追击”和“运球接力”两个游戏,不仅使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其中,也使他们在规则要求下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来,提高了运动的积极性,培养了集体意识。这样,既能巩固运球、传球、接球等动作技术,也通过游戏竞赛拓展了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同时,体育运动还带来了和谐人际关系的舒适感,在快乐的教学中使学生接受了锻炼,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形成,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以及开展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体育教学多为教师在课堂上发号施令,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而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强调“以人为本”,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通过学生“我想要学”的动机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逐步形成以终身受益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三个方面入手。

1.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师生间合作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情感,就是强调体现“以人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热身运动前与身边每一个学生击掌,完成项目学习后师生握手祝贺示意,师生一齐击掌结束一节课程。又如,教师进行教学示范,手把手辅导纠正动作,在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技术动作的演练中,要给学生安全保护,通过肢体上接触等细节的关心,突出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关爱、负责、尊重。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鼓舞、愉悦、自信等情感体验,从而营造温馨的教学气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继而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在具体教学实施中,应根据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和差异,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运动技术的教学进度要由易到难,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易于接受。例如,在篮球基本技术教学中,先从原地运球到行进间运球,从原地单双手传球到行进间单双手传球,从定点投篮到行进间不定点急停投篮,难度层次由浅到深,技术动作由简单到复杂。在行进间运球上篮的动作技术教学中,先分步骤徒手练习,当动作技术掌握后,再进行连贯的徒手练习和带球练习。在最后上篮的教学中,鼓励学生都尝试了解高手、低手上篮的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找感觉,选择其中较适应的一种技术加以掌握应用,并在通过观摩学习、反复练习不断充实技术知识后,自愿、自主、自然放松地展示自我,发挥自身的潜力,开展个性地练习。教师通过观察指导,对学生自创的五花八门、不合规范且危险的动作给予纠正,逐步提高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能的认识能力,并且对学生多加肯定、多启发诱导、多耐心辅导,由浅到深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对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充满了信心,积极性就会提高,就会努力想办法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认真完成每一个练习动作。只有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把“教师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了运动技能,才能从中体验到学习体育锻炼知识的深层次乐趣,为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3.重视体育知识技能传授,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体育锻炼是一个自我锻炼,自我完善的过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中融入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是满足学生心理需求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上篮技能动作后,可以适时引入拓展项目,组织“三人”篮球教学比赛,介绍一些比赛战术,要求双方进攻时都必须用行进间运球上篮的方法得分,这样,可以让学生体会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在实现比赛战术中的有利之处,从中体会只有运用正确、先进的技术才能更好地实现比赛战术而获胜。当然,学生在学习提高行进间运球上篮技术同时,也会逐步掌握篮球比赛的战术,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快速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信任度,也使每位同学充分体验到身在团队里的责任感,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成功感,使每一个参加者都能够满足在其他活动中难以得到的心理需求,为学生的精神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三、注意“心理调控”,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保持学生参与的热情,除了不断地进行情感调控外,应多采取积极性、鼓励性评价,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对个别有畏难情绪、态度消极的学生,多用鼓励和疏导方法。在评价中要先肯定好的方面,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例如,初学行进间投篮时,一些学生往往容易犯肢体不协调、人球分离等错误动作。这时,教师在示范纠正中,应特别注意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地对学生进行纠正辅导。对于那些表现欲望不强,不善于竞争的学生,则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因势利导,不宜直接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而是用“你行”、“不错”、“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话语,激励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要多加鼓励,对肯于独辟蹊径,大胆创新,自创出新颖且正确的传、接、运球方法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评价,适时的赞赏。此外,在学生演练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运动负荷,也可以设计一定的难度和障碍,有意识地让他们经受一定的困难和挫折,使学生经过反复努力练习后,能灵活应对各种技术难度和障碍,更好地掌握行进间运球投篮的技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并在真正体会到运动的苦和乐中,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协调发展。

总之,在《纲要指导》下进行体育教学,要和教学具体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将体育与身心健康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和加强体育锻炼的同时,体验到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从而形成学生终身参加体育实践的志向。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

[1]江仁虎.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郑厚成.体育与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G712

猜你喜欢
上篮运球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完形填空一则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我最喜欢的课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探讨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篮球突破上篮的技术、配合及训练研究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如何教“三步上篮”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