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 孙京新 王世清 李鹏 陈怡 王妍颖 沈德花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科类本科生就业适应性的影响
□青岛农业大学 孙京新 王世清 李鹏 陈怡 王妍颖 沈德花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本文通过分析该计划实施的背景和必要性,着重讨论该计划的实施对工科类本科生就业适应性的促进作用。
卓越工程师;工科类本科生;就业适应性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大大加快了世界各国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着各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模式。而未来工程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质量与各国的竞争力息息相关,成为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1]。工业革命是推动世界发展的第二次科技浪潮,尽管如今已出现第四次科技浪潮,但是工业对世界发展的促进作用仍不可小觑。
据《财富》杂志最新统计,美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程师有58万,中国只有18万,不到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而印度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工程师超过其总数的70%。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需要日本的3.68倍的工程师数量以创造单位GDP[2]。目前,中国开设工科类专业的本科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0%,可见,中国是一个工程师数量培养大国,却不是工程师质量培养强国,而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有多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付出了环境被破坏、资源被浪费等巨大的代价。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寻求国家的发展,则是竭泽而渔,断子孙后路的做法。因此,我国提出了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大批技术精、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工程师。
几十年来,中国培养了大批工科毕业生,可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师仍然显得紧缺。而很多学生毕业后到了工作单位,又很难适应岗位的需求;用人单位也反映本科生动手能力差、就业适应性不强、再培训的经费支出较大的问题。
就业适应性也叫职业适应性,是指一个人对从事一种职业或特定工作时所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总和,是其内在因素和成长环境共同作用而造就和形成的。就业适应性包括诸多方面,可因职业不同而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意愿、专业对口、兴趣、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安全意识、适应速度、思考力、行动力等。就业适应性反映了工科类本科生个体与从事的职业或工作之间,通过实践磨合而达到适应甚至热爱的过程和结果,是整个人生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适应性水平也是衡量工科类本科生职业生活是否满意的重要指标[3]。从目前情况看,影响学生就业适应性的因素有学校和学生两方面。
首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工科类本科生教育多以知识传授为主,往往将此做法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而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多方面都可以看出,高校的教育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习惯被动、消极与盲从地接受老师知识的灌输,不愿意动脑筋,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况且,老师也可能在某些知识方面存有不足,如若学生不加思索地接受知识,就容易受教师主观臆断的影响[4]。
其次,教师队伍工程能力不高。一方面,有工程背景的教师大多相继退休,而新生代教师的工程意识则显薄弱,他们中大多缺少系统的工程知识,也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经历。另一方面,受高校教师考评制度的影响,很多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往往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和考评上,在教学上也就无法投入太多的精力,从而造成对教学的忽视。
另外,有些学校和企业尚没有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企业没有参与到教学中,学校教师又大多没有在企业工作过的经历,无法真正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导致了学校教学上的盲目、教学内容的陈旧、教育方法呆板,进而形成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使得学生毕业后就业适应性差。
许多工科类学生虽然选择了工科专业,但实际并不了解自己学的专业具体是做什么,对专业学习的意义也认识不足,加之易受社会浮躁和功利思想的影响,缺乏职业规划。此外,有的学生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到相对轻松自由的大学生活后,又缺乏老师经常的督促,学习完全靠个人的自觉努力,由此很容易产生怠慢学习的态度。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习惯考前“突击”,而忽视平时有关工程基本功的训练。再加上有的学生从高年级同学那里得知工程课程难学,因此,在选修课、实践教学、毕业环节等研发题目的选择时,往往避重就轻,不愿付出艰苦努力。还有的学生将精力过多地沉浸在各种课外活动或个人生活中,难以系统地学到工程专业知识,更谈不上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其结果,几年下来,学生对所学知识往往知之甚少,甚至道不出个所以然来,毕业后难以胜任工作的需求,进而导致学生就业适应性差。
近年来,诸多有远见和责任感的工科类教育工作者或专家,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进行了不少努力和有益的探索,但我国工程教育质量仍然呈现下滑趋势。要走出目前工科教育的困境,必须得到国家、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为此,国家提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期能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
卓越工程师就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进而能够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服务。“卓越计划”培养的标准体系包括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三个层面。学校标准是以通用标准为指导,以行业标准为基础来制定的可操作、可作为评估依据的具体标准。在学校标准中,各校办学优势的特色标准应得以体现,这种办学优势主要表现在“社会公认、人无我有或人有我优”,而特色标准则建立在办学优势基础上,并结合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和行业特点制订[5]。
通用标准对行业标准以及学校标准的制订具有指导性。因此,笔者重点对通用标准及其内涵进行阐述。工科类本科层次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应是能够在工作岗位从事产品的生产、运营、管理和服务或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这就要求本科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学科理论知识,能够对生产工艺、设备与制造、包装、工厂或工程进行设计,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其次,应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及实践能力,即能敏感地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发现潜在问题,通过分析和思考,熟练运用各种知识、经验、专业技能,最终解决现实问题。
除此之外,工科类本科生还应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工程科技的快速发展;具有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要有团队协作能力;要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在工程项目开发和建设中尤其关注工程与自然、与人类的和谐[6]。
实施“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克服我国目前严重的工科类教育与产业脱节,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改革现有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实现学校学习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使工科类本科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够有机协调地发展,从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7]。“卓越计划”有以下3个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该计划对毕业生就业适应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根据上述的分析,企业尚没有深入参与到教学中,具体表现在没有提供给学校足够的行业信息,很多学生没能到企业顶岗实习,很多教师也没有在企业任职的经历。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就业适应性差的原因。对此,“卓越计划”提倡企业深度参与到教学中,让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来,定时派行业专家到高校讲学,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并参与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为老师提供任职轮岗的机会,等等。实践表明,企业深入参与到教学中,必定会给高校的教学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进而缩短学生的就业适应期。世界闻名、精英汇集的高科技尖端“硅谷”,便是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内建立并发展起来的。1959年,面对斯坦福大学八千英亩的面积,工程学院院长特曼提出了一个构想:将一千英亩土地以极低廉、只具象征性的地租,长期租给工商界或毕业的校友设立公司,再与他们进行校企合作,以提供各种研究项目和实习机会。这便是斯坦福大学腾飞的转折点。斯坦福大学成为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并使其置身于美国的前沿。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为人类文明、科技进步、世界政治经济和现代商业发展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8]。尽管斯坦福大学是相对年轻的大学,但是早已享誉世界,能与哈佛并驾齐驱,之所以如此,很大原因得益于产、学、研的结合与统一。我国的高校虽然不能照搬斯坦福大学的发展模式,但是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却值得我们借鉴。
在“卓越计划”新的培养模式下,高校必须根据新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科和区位优势及专业特色,整合、重组、优化培养方案,构建有利于提高工科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有计划地联合产业相关人力资源机构,编写工程特色鲜明的新教材。要在相关课程中增加工程伦理﹑环保﹑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管理等新内容,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助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在教师的考评上,要规定教师应有在企业任职或轮岗的经历,从而有利于避免教师教学中的盲目性。与此同时,要求本科生要有一年甚至一年以上在企业实习的经历。在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下,必将对毕业生就业适应性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如上所述,“卓越计划”要求学生最好有一年或以上在企业实习的经历。青岛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改革推出了工科类食品专业学生的“卓越计划”。
该计划由课程学习与企业实习两部分组成,其突出特色是,学生前三年进行本科课程学习,其中,利用暑假或寒假完成企业认知实践,后一年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分流,1/4考研的学生主要参与导师研究课题,以创新性研究论文为主,其他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0个月的校外实习,以完成毕业设计为主。在校外实习期间,企业会安排不同的岗位和项目,并指派专人进行指导和监督,以确保学生学有所获。在整个实习期间,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要完成1-2个课题。
通过实习训练,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以致用,也逐步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和创新方法,力求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一位学生在实习期间,直接参与完成了3个创新项目,其中包括年销量上千万元的产品。他说,“当我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看到自己参与开发的产品时,那种兴奋与成就感不言而喻。”[9]可见,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切地理解工程教育,并且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应该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经历,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企业和高校有相近的价值取向和内在的需求,因此,有利于促进校企的联合。但是,企业与高校模式的不同,又会给校企的合作带来困难。例如,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到企业实习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单靠校企的力量不足以弥补所有的资金缺口,因此,需要政府的支持。德国和日本的工程师教育在国际上领先,自然与企业普遍愿意参与工程教育有关,但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重视和基于政策或法律可持续的引导支撑[7]。
“卓越计划”是国家为了使我国由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而提出的,所以政府必定会参与到该计划的实施中来,进而制定各种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法律法规。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再加之各方的努力,笔者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工科类本科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显著强化,综合素质也会明显提高,由此也必定能大大缩短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期。
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和印度等国的工程人力资源持续增加,同时,世界经济不断融合,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这必将推动未来的工程和工程教育不断发生深刻的变革。通过在工科类本科专业实行“卓越计划”,着力培养造就数以万计的懂专业、善管理的复合型卓越工程师,必将促使我国从一个人力工程大国进入到工程强国的行列中。
[1]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课题组.培养下一代卓越的国际化工程师——“全球工程教育卓越计划”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24-43.
[2]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9.
[3]罗竖元,毛璐.现阶段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水平的路径选择——基于职业竞争力、社会支持网和家庭阶层背景的分析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1(2):153-156.
[4]王有良,费鲜芸.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山东农业教育,2006(1):115.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6]余志卫.论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81-84.
[7]鱼曼曼.“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官产学合作[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4):64-65.
[8]郑宇明.斯坦福大学的创业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301-302.
[9]王淑芳.UIUC3+2项目的实践及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启示[J].高教论坛,2011(5):74-77.
G649.21
项目名称: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号:TS10943;
项目名称: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项目号:2006044;
项目名称: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研究课题(食品类人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