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学 朱素萍 范丽娟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文献综述
□天津科技大学 朱素萍 范丽娟
近几年,关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现在大学制度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目前能够看到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现代大学制度的层次与特征,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国外高校运行管理的几种模式。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现代大学制度;构建;行政权力;学术权力
17世纪,著名的捷克教育学家就强调了制度在学校运行过程当中的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认为制度是学校开展所有工作的“灵魂”。而在我国,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印发至今,已历时26年,此间,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经历了体制转型与机制转换的重大尝试,高等教育自身也不断地经历着自省与变革,但面对社会、经济的巨大转型,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新困境却时时掣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于是,在大学内部开展系统、深刻的制度创新,建立适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声音呼之欲出。目前,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开展相关探讨的资料、文献也越来越多,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总结各国大学现行制度的基础上,对现代大学制度本质、内涵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几下几个方面。
观点一: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已经存在的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可以走效仿西方的路子。
黄方、蒋来认为,“所谓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种特指,一般而言是指启蒙运动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1]明确地将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指向德国洪堡的柏林大学。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与中世纪大学相对应的大学制度。
观点二: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基于当前大学的现状,用以解决存在弊病的一种制度。是比照“传统”大学制度的一种新的制度。
此种观点主要是针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制度,有学者认为,“传统大学制度的特征是中央高度集权,大学无自主权,学术无独立性,大学运行以服从计划指令为特征。”[2]袁贵仁教授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3]张武升教授认为,“现代学校制度是按照教育市场法则运行的非计划性的教育制度,这个制度的内容主要有五点:学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政校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市场选择。”[4]另外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在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大学内部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问题。
观点三:认为我们所探讨的现代大学制度是一种新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别敦荣教授为此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天之所以建立的现代大学制度,既不是19世纪的德国大学制度,不是20世纪的美国大学制度,也不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我国大学制度,而是针对我国大学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解决数十年来大学制度存在积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大学制度。”[5]
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
一个制度的成立都有其立论的依据,因此,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现代大学制度立论的合理性。王冀生就从哲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辨析,他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提出在世界上存在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J·S·布鲁贝克的二元理论,即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另一种是伯顿·克拉克的四元理论,即争议、能力、自由和忠诚。[6]他认为,现代大学的本质表明现代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首先是认识论的:掌握高深学问;另外一个哲学基础是政治论的:大学对国家、社会的深远影响。这两个方面是统一的,前者是大学的“内在价值”,后者是“外在价值”。[7]
理论基础二:文化基础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一个文化组织而存在的,文化特征于大学而言,是与生俱来的特质。因此,对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必然会涉及到文化理论。杨东平教授就着重从大学精神的层面去解释,他认为,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是一个互为表里的关系,大学精神产生于大学制度,同时,大学精神又制约着大学制度的发展,具有超拔大学精神的大学制度才具有生命力。[8]邬大光也认为,大学制度的建立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大学精神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制度的建立是源于一定的大学理念,折射出一所大学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大学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学精神的表现形式。[9]而张应强教授也曾撰文明确提出,“大学是一个文化组织,它应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征,”“充分体现和保障大学的文化精神才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有之取向”。[10]
理论基础三:经济管理学基础
跨学科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也不例外,许多学者都试图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范畴中。杨望志就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要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以产权明晰为基础,因此,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实现大学产权和办学权的分离,实现专业化管理。”[11]有学者提出,可以在高等教育中引进产业机制,“实行股份制是一条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途径。”[12]张维迎也认为,虽然企业和大学是不同的,但都是由人构成的组织形式,其在管理方面应具有一些共性。[13]
大学制度的层次问题,学界一般有相对统一的认识,即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指国家的教育体制,微观指大学内部的管理机制。邬大光曾谈到,大学制度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大学总的管理体制、办学机制等,是国家整体的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微观层面是指大学的内部运行体制机制。[14]刘朝晖认为,现代大学制度一方面包含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层面,其中包括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另一方面也包含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以及运行规则的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宏观与微观这两个层面制度的有机结合和统一。[15]毕宪顺也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指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狭义的现代大学制度是指高等学校(办学者)建立的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内部权力配置体制完善的,运行机制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16]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特征是“学术自治、政校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17]有人认为,在我国创建现代大学制度应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建立“学校自治、教授治学、科学管理”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18]有人认为,现代大学制度应该具有“党委领导、校长行政、教授治学、民主管理”[19]几个基本特征。有的学者则从政府、高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概括现代大学制度的特点。有人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就是“政府宏观调控,大学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社会评估监督;举办者、行政管理者、办学者、学习者责、权、利分明。”[20]
现代大学制度内涵丰富,从外部关系来说,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涉及到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本文只从狭义的现代大学制度入手,针对大学内部结构管理制度的相关观点进行总结。尽管对于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探讨很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等学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多数学者都认为,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行体制下,多数学校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所替代,无法真正做到教授治学,教授、专家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权力被弱化。而使高校内部的各种权力得到有效配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问题。张德祥就曾比较完整地论述了高等学校的二元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方式,他认为,高等学校内部存在着不同的权力关系,院系各个层次,包括纵向和横向维度的权力关系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力关系。高等学校内部的二元权力(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实际可以做到互补,但是,二者实现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大学适应自身运行和外界需要,实现大学的目标,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相互制衡的客观要求。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片面地强调学术权力或是行政权力任何一方都是不科学、不现实的,只有使两者结合、协调,使其共同发挥作用,高等学校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21]夏再兴则从学术权力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认为高校的权力模式应以学术权力为主导。[22]李承先则提出了高校内部权力整合模式,即高校行政学术化。他认为,目前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政治权力占据核心地位,行政权力处于主导地位,学术权力处于次要地位,学生权力处于附属地位,针对这种现状,应放宽行政权力的束缚,加进开展学术权力制度化建设,切实提升学术地位,努力在行政人员学术化与行政工作学术化的基础上实现高校内部权力的合理整合。[23]许劲松则认为,“只有明确权利的大致范围,才是解决权利矛盾的有效办法。”[24]
二是有关如何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问题。我国高等学校采取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原则,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管理方式,这也就使得高校形成了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几种权力共存并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如何理解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中国高等教育》从2003年起,连续7期开辟了“笔谈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专栏,对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系列的探讨。其中,顾海良认为,我国高校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发展和探索下的,适合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种管理形式。[25]雷达、彪晓红认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中国特色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集中体现,也是在高等学校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论探索、实践总结和制度创新。”[26]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校长与党委书记必须要明确分工问题,“设计大学校长与党委书记的责任分工问题,可参照现代公司制度中的‘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角色分工”。[27]何爱华曾谈到“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关键在于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实现党委集体领导,校长对行政工作总负责。”[28]
三是关于高等学校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界有比较统一的认识,认为应当处理好校院两级管理中集权与分权的题,扩大中下层的管理权限,调动两个积极性。靳希斌教授提出,在我国高校,权利主要集中在学校这一层级,二级学院都由学校直接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因此,正确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至关重要。[29]潘懋元认为,制度设计应进一步确立学术组织在大学管理架构中的职能和作用,建立健全学术民主管理的组织机制,培植教师的集体权力;扩大中下层的管理权限范围,使学校中下层组织在学术及相关事务的管理上,拥有较大的决策权。[30]毕宪顺也认为,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学校、院系就要明确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享有的权力,权力分配要明晰,界定要规范,这样,才能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权责明确有利于调动基层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实现优化管理。[31]黄琦认为,“高校必须放权给院系,院系要建立教授委员会,决策重大治学事项。”[32]
四是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人事制度改革是近些年探讨比较多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谓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排头兵。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教师职务制度;教育职员制度;分配制度。管培俊认为,改革的焦点归根结底在于人事分配制度。教师聘任总的原则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公平竞争、择优聘用、契约管理。”[33]近几年,全国各高校纷纷施行了全员聘任制,岗位聘任制,高校人事制度动作巨大,成效显著,这对于改变原有的那种人浮于事的现状,增强人力使用效率,合理规划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各学校都根据各自的办学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量化考核指标,但由于实施时间尚短,且不够完善,各项政策还正在试行、总结、调整当中。
模式一:学术权力、行政权力两权分立,二者相互渗透、各司其职的模式,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美国高校运行管理采用“董事会模式”和“评议会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前者负责高校行政管理,后者承担学校的学术管理。校长由董事会推选,向董事会负责,是美国高等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和大部分管理任务。而学术事务则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教授评议会来集体决定,从而实现教授直接参与学校管理。在学院一级,也存在着此种二元权力结构。近些年来,美国有的高等学校的评议会成员逐渐增加了行政管理人员代表,学生代表等非教学科研人员,两种权力在各司其职的前提下有相互渗透的趋势。
模式二: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两权渗透、适当分离,学术权力起主导作用的模式,以意大利、德国、英国和日本为代表。
在这种模式下,高等学校的主要权力机构是评议会,学校通过评议会来行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无论在学校一级还是学院一级,教授都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在基层,学术权力完全掌握在教授手中。在意大利,校长也是从讲座教授中产生,他没有超越教授的权力,教授们能完全控制高等学校甚至高等教育。
模式三: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权分离,行政权力占主导的模式。以法国为代表。
在这种模式当中,国家的行政管理原则都深入到了高等教育的内部,如果校长不是正式教授,其任命必须由国民教育部长在听取全国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理事会的意见后批准。国家把握着教育管理的顶层权力,教授和行会把握基层的权力。法国属于教育行政相当强势的国家,因此,校长在学校决策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教授在决策中处于弱势地位,但他们在学术权力机构——咨询委员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4]
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可以发现,对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正在形成多视野、强阵容、多成果的研究态势。多视野是指在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中,已实现了借鉴其他学科有益成果用以开展本学科研究,而其他学科的介入,也为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强阵容是指不同层次的学者、高校管理者甚至其他学科的学者都在关注以及参与到现代大学制度构建的研究中;多成果是指在高等教育相关刊物上发表的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文章日趋增多,通过对CNKI中国全文数据库进行模糊匹配检索发现,从2001年至今,主题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学术论文综述已达到448篇,关键词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有1344篇,摘要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可检索到1022篇。
从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强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必要性基础上开展的对现代大学制度内涵的研究。二是在总结世界一流大学制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探讨现代大学制度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现代制度提供参考和借鉴。三是从历史的角度,通过对比的方式反思我国现在的大学制度,尝试提出如何开展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用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四是从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入手,集中讨论各种权力在大学运行中的作用,以探讨如何实现权力的有效分割、渗透。
[1]黄方,蒋来.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综述[J].复旦教育,2002(4):26.
[2]董云川.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政府、社会、学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2(5):23.
[3]袁贵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推进高教改革与发展[N].人民日报,2000-2-23.
[4]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49.
[5]别敦荣.我国现代大学制度探析[J].江苏高教,2002(11):28.
[6]王冀生.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J].高教探索,2002(1):14.
[7]王冀生.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攻坚阶段我国高教体制改革的重点[J].高教探索,2000(1):12.
[8]杨东平.现代大学制度的精神特质[J].中国高等教育,2003(23):15.
[9]邬大光.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J].现代大学教育,2001(1):32.
[10]张应强,高桂娟.论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2(11):31.
[11]杨望志,熊志翔.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0.
[12]李晓波.以股份制为契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3(6):31-33.
[1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2.
[14]邬大光.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J].中国高等教育,2006(19).
[15]刘朝晖.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大学权力结构运行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7(9):11.
[16]毕宪顺.权力整合与体制创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8.
[17]毕宪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128-131.
[18]杨化仁,吴振声,孙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6(10):20.
[19]张增泰.关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J].社科论苑,2005(2):42.
[20]赵文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7.
[2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92,297.
[22]夏再兴.什么是学术权力?读“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J].咸宁师专学刊,2001(1).
[23]李承先.高校行政学术化——我国高校内部权力整合模式初探[J].江苏高教,2003(2).
[24]许劲松,朱蓉蓉.把握权力边界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10(8).
[25]顾海良.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26]雷达,彪晓红.重要的问题在于贯彻好民主集中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
[27]陈武元.现代大学制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复旦教育论坛,2009,7(5).
[28]何爱华.大学的使命与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取向[J].人民论坛,2010(8).
[29]靳希斌.市场经济大潮下的教育改革[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204.
[30]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341-343.
[31]毕宪顺.权力整合与体制创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5.
[32]黄琦.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2).
[33]管培俊.在深化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高级研讨班上的讲话[J].教育人事,2001(9、10).
[34](加)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G647
项目名称:天津市2011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优化二元权力结构的实证性研究)。项目号:TJJX11-053;
项目名称: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提高管理效率为目标的高校大部制改革研究)。项目号:HE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