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琳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移植ICU,天津300192)
随着现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尿毒症即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近年来威胁社会人群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治疗上,肾脏移植手术是现今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最有效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也都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1]。为探讨肾移植受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状况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本院特进行了专项研究工作,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肾移植外科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肾功能障碍及尿毒症患者32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8~58岁,平均年龄(33±4.5)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且在手术前均伴随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调查分析 通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办法对患者术前进行详细的心理调查分析,其结果为:所有32例肾移植手术受者均不同程度地对其手术风险、身体排斥性等问题产生紧张及恐惧感;16例因对手术后疗效及自身生活质量改善问题产生疑虑而具有严重的术前抑郁情绪;12例因担心手术带来的经济负担产生焦虑情绪。
1.2.2 护理方法 针对上述受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特采取了围手术期系统化心理干预措施,具体为:①术前情绪护理,肾移植受者通常在手术前期因自身病情带来的痛苦及长久的治疗而产生大量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面对病情的心理。护士们应采用灵活的沟通技巧,使患者心中的恐惧及焦虑得以宣泄,并耐心地以语言交流的方式进行安慰。②患者认知护理,由于患者医学知识的贫乏以及对手术的盲目认知是造成患者心理负面情绪的重要因素。故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告知其手术的必要性及效果。护士则需进一步讲解其手术的具体环节、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使患者对手术充分了解,为手术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2]。③健康教育护理,护士应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多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宣讲的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一步介绍患者病症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情况。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整体的了解,使其建立治愈的信心。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所得结果以(±s)表示,并采用χ2检验以及t检验,且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肾移植手术前后所有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据两种量表评分显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尿毒症,即慢性肾衰竭是指由多种肾脏病致使患者肾功能发生不可逆性的减退,直至完全丧失功能后所产生一系列症状及代谢紊乱情况的临床综合性病症。虽然在治疗上肾脏移植手术是现今治疗终末期肾衰竭及肾脏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配合程度也都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肾移植手术患者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尤其在手术前期,患者更是会产生不同程度悲观、焦虑及抑郁等负面心理状况[3]。通过系统专业化的心理护理,通过情绪、认知以及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有效干预,能够明显地缓解其患者的负面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手术,为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心理焦虑、抑郁状况较干预前明显改善,据两种量表评分显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肾移植手术受者通常均会具有焦虑及忧郁等负面情绪,极易对手术产生不良影响。通过专业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调节患者心理状况,使其积极地配合手术,并增加自身战胜病痛的信心,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临床疗效,此方法值得推广运用。
[1]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1.
[2]杜运杰.肾移植患者30例常见心理问题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1):6130-6132.
[3]陈杰翔,缪克红,李利.肾移植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态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7):2665-2668.
[4]吴惠恩,苏少应,丁凤华.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肾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