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赏析※

2012-01-28 14:25高尚社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11期
关键词:方证李老国医

高尚社



按语:为了弘扬国医大师名医文化,学习国医大师高尚医德,传承国医大师临床技艺,特设此栏目。请广大作者参照本期文稿之模板撰写论文。凡此类论文,均将列入“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中统一管理,欢迎来稿!

本刊编辑部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赏析※

高尚社

(河南省460-01医院,中牟 451460)

胃脘痛;痞满;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国医大师;李振华;萎缩性胃炎;验案

慢性萎缩性胃炎也称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表面反复受到损害后导致的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甚至消失,黏膜肌层常见增厚的病理改变。由于腺体萎缩或消失,胃黏膜有不用程度的变薄,并常伴有肠上皮化生,炎性反应及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浅表性胃炎失治或误治转化而成,少数萎缩性胃炎可演变为胃癌。据报道,我国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2.55%。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病情迁延,长期消化不良为特征。主要表现为腹胀,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口淡无味,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等得范畴。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熟谙四大经典,精通中医理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用中医药治疗各种疑难顽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疗效卓著。现结合一些医家对本病因机证治的认识和李老治疗本病验案的赏析,冀以弘扬李老学术思想,传承仁术。

1 病机阐微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董璐璐[1]等认为是脾胃虚弱、健运失司、转输失常的病理基础及气滞、痰凝、寒热互结病理因素和病理改变。白家温[2]等认为本病多是因外邪犯胃,饮食不节、进食粗糙或刺激性食物、嗜好烟酒,情志不遂、素体虚弱、劳倦内伤、用药不当、久病体虚等原因,使脾胃气滞,升降功能失常。其病位在胃。与肝脾有密切关系。本病初起在气,久病则由气及血,渐致气虚血瘀,胃络痹阻。刘翠霞[3]等认为本病病变在脾胃,但与肾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脾阳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与激化,肾阴又有濡润脾胃阴液的功能。因此,本病多伴有肾气虚衰。吴东昆[4]认为本病多因素体虚弱,气血瘀结,饮食劳倦,外邪等因素,使脾胃升降失常所致。黄干初[5]等认为本病多由慢性胃炎发展而来,究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寒湿痰浊内生,久郁化热;或外邪入侵,邪毒交结,化热入里,热寒错杂,痞阻中焦,升降失常;或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木郁克土,肝胃不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瘀阻胃络,凝结日久为本病。田泽民[6]也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胃,与肝脏关系密切,多为本虚标实。而李老认为,本病虽以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气滞血瘀,饮食停滞为常见病因,但多是由于为病久延不愈,或温热病伤阴及药物的副作用耗伤胃阴而致。

2 治则探幽

对于本病的治疗,石爱伟[7]宜用疏肝和胃、健脾和胃、补肾和胃三法来治疗。祁丽杰[8]针对本病的病理基础,认为主要应以活血理气、温中养胃为主。陈建雄[9]等认为治疗宜重在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姚杰良[10]认为治疗宜针对不同病因,分别采取疏肝和胃、健脾益胃,清肝和胃、活血化瘀等法;丁家祥[11]等认为根据“肾为胃之关”理论,治疗本病宜从肾治胃,通过滋肾阳而养胃阴。因为肾中所藏之真阴,乃诸阴液之本,亦为脾胃阴液生化之源。任世玉[12]认为治疗本病宜用补气升阳、甘寒濡润、辛开苦降之法;文明峰[13]针对本病的病机特点和临床特征,认为宜采用养阴益胃为主,佐以益气健脾治疗。而李老认为,本病多见于胃病后期,多为气阴衰败居多,治宜从益气补阴入手,以酸甘化阴,益气和胃为法。

3 方药撷萃

对于本病的选方用药,吕文亮[14]认为应运用方证对应原则来治疗,在临床分为藿香正气散方证、干姜泻心汤方证、香砂六君子汤方证、连枝饮方证、沙参麦冬汤方证等;王玉得[15]认为宜用叶天士“养胃汤”(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石斛、白扁豆、甘草)治疗。本方既能清胃火而生津液,又能防止滋阴之品助湿碍胃,是一剂比较理想的滋养胃阴的方剂;马彩兰[16]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气阴两虚,胃脉瘀阻。治疗关键在活血益气化痰。常用自拟验方胃复丹治疗,方中红参、香茶菜具有行气活血清热解毒作用,能改善胃黏膜病变部位血液循环,消除炎症,修复胃浅表黏膜,促进黏膜再生的作用。而枳壳功能理气化痰,消积除痞,既可防滋补之气之弊,又有加强活血散瘀之功。任丽霞[17]认为,治疗本病选方用药意在顺其升降之性,通常有升举、升清、升提得意思,常用药有:升麻、天麻、黄芪、人参、桔梗等;降有肃降、降泄、下气、下瘀、降气、降逆、降痰等.常用药有川牛膝、沉香、枳壳、陈皮、厚朴、旋复花、苏子、半夏、槟榔等;周来兴[18]认为,治疗本病用药特点要针对脏腑特性和病机特点,宜燥润同用、升降同施、寒温并治、补通结合,同时宜注意升之勿亢,降之勿陷,燥之勿刚,润之勿腻,温之勿燥,清之勿寒,以达“中和之道”及“度”字,即阴阳平衡之理。郭楠[19]认为,治本病宜用和胃化瘀汤,药用党参、炙甘草、佛手片、当归、焦山楂各10g,丹参、白花蛇舌草、白芍各15g,血竭末2g,炙甘草5g。赵琳[20]等认为可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黄芪30g,桂枝20g,白芍15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丹参10g,木香10g,砂仁10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10g)。柳中全[21]在临床上常用参芩化瘀汤,药用:党参、白芍各15g,茯苓、白术各12g,甘草4g,陈皮、蒲黄、五灵脂、刺猬皮各10g。伊书红[22]等在临床多喜用半夏泻心汤收功。罗桂香[23]等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半夏泻心汤主要是通过其有效成分黄芩来降低机体的TNF-a的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感染、抗炎作用,这也是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的机制之一。

4 验案欣赏

王某,女,58岁,退休工人。1990年5月18日初诊。

患者自述有5年的胃病史,3年前外院经胃镜确诊“萎缩性胃炎”,各医院多方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近日加重,遂来中医科就诊要求服中药,患者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胃腕痞满不舒,有时隐痛,饥不欲食,勉强食后胃脘胀满益甚,伴有口干舌燥,倦怠乏力,心慌气短,舌质红光无苔,脉细数。辨证属胃阴虚,胃失濡润和降,治宜酸甘化阴,益气和胃。处方:

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白术15g,石斛15g,沙参15g,杭芍药15g,乌梅10g,山药15g,枸杞子10g,谷芽15g,竹茹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9剂,胃脘痞满、隐痛、饥不欲食、口干舌燥明显好转,精神好,欲思食,自觉病减去大半,继服上方1个月,诸症消失,食欲增加,活动较前有力,舌质转红润已生薄白苔,为巩固疗效,将上方化裁改配丸剂,又服2个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食欲正常,体重增加2公斤,5个月随访无复发[24]。

5 大师心法

5.1 治病求本 益气养阴 从李老调治本验案可以看出,脉证合参,当为胃病日久,气阴双方。因病位在脾胃二脏,宗“太阴脾土,得阳始运;阳明胃土,得阴自安;脾喜则燥,胃喜柔润”。之旨。结合本证病机,当从益气养阴并举,太阴阳明同调。故李老在方中首先选用了气阴双补的各方生脉饮。方中太子参、麦冬、五味子三药各有特性,太子参补气养阴生津、麦冬三药各有侧重,相得益彰。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养阴,和胃生津之功。脾气健胃阴复则病因得降。

5.2 胃阴枯竭 酸甘化阴 本验案为胃阴枯竭重症。胃为水谷之海,胃喜润而恶燥。本证虽为气阴两虚,但胃津耗伤太重,从而使胃失濡润和降而出现胃阴虚的一系列症状。故李老在益气养阴的同时,又配伍了乌梅、北沙参、石斛这三味药。中医认为,苦寒相合则清热泻大,甘寒相合则滋水养阴,酸甘相合则生津化阴。乌梅味酸微涩性温,既与沙参、石斛共担酸目化阴之任;同时本验案又有心慌气短等心肺阴亏,阴不敛阳,心气浮越之证,而乌梅酸甘化阴的同时,又能收敛心肺之气。故《本草经疏》曰:“乌梅味酸,能敛浮热,能吸气归元,故主下气,除热烦满及安心也”。而沙参甘寒微苦,守而不走,能入胃清热生津而强阴,退热保胃以生气,为养胃阴、退虚热、生胃气之要药;石斛又是救胃生津之上品,徐究人曰:“石斛功能清胃生津,胃肾虚热者最宜。夫肺胃为温热之邪必犯之地,热邪灼津,胃液本易被劫。如欲清胃救津,自非用石斛之甘滋轻灵不为功”。胃阴得复,则津血丰盈,脉络畅利,诸症自消。

5.3 久病及肾 脾肾双补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胃气阴亏虚,日久穷必及肾。故李老在补益脾胃气阴的同时,又根据先天和后天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在方中配用了白术、山药、枸杞子以脾胃同调。白术可健脾胃助其化源,山药一药而具补脾养胃、益肺固肾、养阴生津之功。《本草正》曰:“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而配用枸杞子,寓意更深,本品味甘气平,质地滋润,能补肝血、益肾精、扶阳气、壮筋骨、润五脏,为养血补精之要药,固肾强脾之上品。故《本草经疏》曰:“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本草正》也曰:“枸杞,味重而纯,故能补阴,阴中有阳,故能补气,所以滋阴而不致阴衰,助阳而能使阳旺”。脾肾得补,胃气自复,阴津自固。气阴复,胃络充,则诸症自消、

5.4 不荣则痛 和里缓急 中医认为,疼痛的原因,大多责之于“通则不痛,痛则不通”。但也有阴血亏虚,筋脉失濡,不荣则痛。从本验案方证可知,很显然之疼痛当属气阴亏虚,气虚则脉络失煦;阴虚则筋脉失濡而致。故李老用仲景《伤寒论》各方芍药甘草汤以治之,本方是治疗气血不和之腹痛、筋脉挛急效果很好的方子。方中白芍味酸性寒,能补能泻,补肝血、敛肝阳、疏脾土、调肝血以缓挛急,可健脾柔肝,缓急止痛;甘草可补益脾胃,和中缓急。二药合用,共奏酸甘化阴,敛阴和血,解痞止痛之功。

5.5 顺其升降 养胃和中 由于脾胃位于中焦,职司升降。脾胃气阴亏虚,常可致升降失司。故李老针对脾气以升为和,胃气以降为和之脏腑特性,在方中配用了竹茹、谷芽这两味药物。竹茹体轻微寒,味苦而甘,清胃泻胆而不伤中,开郁降气而不伐脾,去实邪不伤正,清邪热不化燥,为和降胃气之良品。故《药品化义》曰:“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清热痰,为宁神开郁佳品”而谷牙具去发之性,善启清阳以助气化,消壅滞而降浊逆,能快脾胃、益消化、下滞气、和中州,其性缓和,有消而不伤正的特点。故《本草纲目》曰:“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二药相伍,升降相因,相辅相成,故奏功独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李老治此案辨证精心,配伍缜密,用药巧妙。全方甘寒相配,酸甘相合,升降相因,轻灵清透,补而不腻,行而不散,润而不凉,通而不泻,故疗效卓著。药进9剂,诸症大减,后稍事调理,竟收全功,堪称匠心独运。

[1] 董璐璐,李严.1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6):22.

[2] 白家温,杜雪方,任传枝.李乾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J].光明中医, 2009,24(12):2246.

[3] 刘翠霞,付存穰.从肾论治萎缩性胃炎46例[J].光明中医,2010,25(4):687.

[4] 吴东昆.脾胃升降理论及其临床运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 7(6)179.

[5] 黄干初,李卫东.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4):97.

[6] 田泽民.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3):20.

[7] 石爱伟.浅谈治胃脘痛三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180.

[8] 祁丽杰.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10):128.

[9] 陈建雄,陈赛里.胃病治疗新概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3):25.

[10] 姚杰良,黎忠民.胃痛辨识[J].光明中医,2008,23(12):2017.

[11] 丁家祥,王福林,李伟新,等.滋肾养胃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7):136.

[12] 郭乾乾,陈慧,陈自珍.老中医任世玉治疗脾病用药经验[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6.

[13] 任丽霞.论脾胃气机升降在临床中的重要性[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77.

[14] 岳滢滢,吕文亮.吕文亮教授运用方证对应原则治疗胃脘痛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4):577.

[15] 王玉保.叶氏“养胃汤”临床应用举例[J].光明中医,2010,25(6):967.

[16] 马彩兰.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0):20.

[17] 文明峰.养阴益胃法慢性萎缩性胃炎14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8(7):136.

[18] 陈仰东,潘才丕,潘志明,等.周来兴治疗脾胃病用药特点[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7):5.

[19] 郭楠.和胃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6(6):540.

[20] 赵琳,孟国玮,解志坚.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26.

[21] 柳中全.参芩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66.

[22] 伊书红,张辉,宋菊梅.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痛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3):98.

[23] 罗桂香,尹抗抗,谭达全.半夏泻心汤及其有效成分黄芩苷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黏膜保护作用和对TNF-a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19.

[24] 徐江雁,沈娟,杨建宇.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脾胃卷[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0:54-55.

(2012-04-28)

北京21世纪环球中医药网络教育中心十二五科技攻关项目[No:21C125TCM001]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1.002

1672-2779(2012)-11-0004-03

本文校对:韩世辉

猜你喜欢
方证李老国医
基于胡希恕教授下利治验探溃疡性结肠炎六经方证
“我起床讲求三个半分钟”——国医大师金世元的养生经
传承孟河医派 弘扬国医精髓
重庆举办第十五届国医名师大讲堂
探访抗美援朝老战士
《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
我的高寿跟我从事的工作有关
做个“养心家”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治呃逆验案1则
李发枝谈方证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