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涛(山西省朔州市第一中学)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文字记载多用文言,要了解和继承中国文化,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能够熟练掌握文言。可以说,学好文言文,是每个华夏子孙的责任和义务。另外,文言文言简意丰,用字准确凝练,学好文言文,对我们今天说话为文大有裨益。中学阶段是学习文化知识的特殊时期,因此,中学生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新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虽然学习文言文非常必要,但文言文毕竟是古代的语言,和白话文相比,无论在用字用语还是语法句式上都有诸多不同。加上中学生对古代文化、官制、礼仪及古人的思维习惯不太了解,所以读起文言文来感到特别费力。这些阅读上的障碍使一些同学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文言文教学,首先应该为学生扫清文字理解上的障碍。障碍不除,学生是没法深入学习的,也是无法产生学习兴趣的。现在的教材注释比较详细,这为语文老师减轻了不少负担。但学生仅仅依靠课下注释是不够的。由于部分文言文年代久远,一些注释存在争议,教材下面的注释也出现了一些错误。部分词语反复注释,部分词语又不加解释。另外,这几年,高中语文教材年年变化,初高中语文教材在衔接上存在一些不足。这些教材编写上的问题,又为学生理解文章制造了障碍。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扫清障碍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一步。
如何扫清障碍?最简单干脆的做法,就是对文章进行翻译。现在有些老师提倡文言文教学要多诵读,上文言文课应该使用诵读法,文言课堂应让学生多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为一篇文言文,学生背会了,也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这种提法是有失偏颇的。今天的中学生,不同于封建社会的读书人,需要学习九门功课(会考及高考不考的除外),如果学一篇文章还需要读百遍,时间上不允许。另外,古人强调背诵,更强调“解书”,古代先生上课,并不是像现在某些人提倡的那样,上课就是把课文翻来覆去地一读再读。从汤显祖的《牡丹亭》中老先生陈最良上课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古人从来就没有忽视翻译,他们要求学生先背熟经书,然后再在课堂上反复讲解。
文言文该不该诵读?应该。诵读可以促进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但是不是只要诵读就够了?远远不够。诵读无法代替对课文的理解。对文章里面相关实虚词的准确理解与把握,仅靠诵读是无法达到的。我提倡对短些的文言文首先要翻译全文。理由如下:
当我们——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读到一篇文章时,首先想到的是弄懂它的意思。如果一篇文章没有读懂,我们不会有更进一步的要求。而要弄清楚文意,翻译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能把一篇文章清楚流畅地翻译出来,我们就弄懂了它的意思。
高考主要考查文言文以下几个方面: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翻译句子及文章理解。要把文章翻译清楚,学生必需弄清楚文中涉及的实虚词意义及文言句式,而对文章理解的前提更少不了对文中各句的理解。对文章的理解归纳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以翻译出文中句子为前提。
既然课堂的重点是翻译,那么晨读的重心自然就是背诵,晨读为课堂服务,背诵为翻译服务。当然,如果学生有兴趣,有精力,我们鼓励学生一边读一边试着自己翻译。语文晨读,要让学生趁着早上头脑清醒、记忆力强的时候多多背诵,这一点我想谁也不会否定。既然我们晨读已经读得头昏脑涨了,学生下一步最希望的就是老师带着他们一起翻译,而不是仍然带着他们翻来覆去地读。上课重翻译是尊重学生需求的表现。
教参中部分译文不很流畅,读起来让人觉得生硬、别扭。十六七岁的孩子们要把这些古文翻译通畅,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语文学习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清楚明白地表达出来。近代学者讲翻译要作到“信、达、雅”的地步,要真正实现这个三字目标是很难的事,我们完全可以把文言文翻译当做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好办法。
课堂上的口头翻译,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在公众场合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天长日久,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也得到增强。另外,长久坚持课堂翻译,慢慢学生就会养成课下自己翻译文言文的习惯。一本新书到手后,学生会主动学习,自己找资料翻译,以期解决任务量相对较大的文言文部分。
当然,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并不是翻译课文,但翻译却是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在完成这项任务的基础上再谈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与探讨——为了翻译准确,译者必须对课文深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有多种意义及用法,为什么此处是这种意思而不是那种意思,为什么彼处是这种用法而不是那种用法,这些问题要弄清楚,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与认识。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字意弄准,就得对文章有整体的把握。
在准确理解文意,把握作者思想之后,下一步的任务是进一步鉴赏作品,“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教学大纲》)。虽然课文出自古代大家之手,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作者认识的局限性,很多文章的观点如果以现代眼光审视,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对于这些不足的方面,我们必须有清楚的认识,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否则今人的思想反被古人束缚住,那就“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例如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和六国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仁义不施”,而我们今天则会从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民心等方面更加详细地加以归纳总结。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石钟山是因声得名,但后人经过反复考察总结,发现石钟山得名之因既有“形”的一面,也有“声”的一面,苏轼的结论并不全面。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痛斥封建教育制度对人才的扭曲和扼杀,但我们今天却要看到教育对人才的引导和培育作用,否则学生受其思想影响,全盘否定今天的教育,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我除了带领学生翻译课文之外,另一重大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对文中观点进行探讨,或者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只有思考多了,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写起文章来才可能有话可说,观点才可能新颖深刻。
课堂讨论是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的一个好方法,但课堂时间有限,很难就某个问题有非常深入的探讨。为了促使所有学生上课都积极思考,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思想幼苗长大、开花、结果,上完课后让学生写相关的文章非常必要。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思考,整理思维的过程。因此,我的许多课堂设计后面都有一个思维训练的环节,这个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要学生通过写短文,进一步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在思想方面逐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