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初探

2012-01-28 12:39荣希文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读书文章思维

■ 荣希文(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

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它能使人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以至变成一个心灵宇宙。的确,对于处于人生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阅读的作用尤为重要。然而,提高阅读能力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有序的培养。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提高阅读兴趣,遨游文学的海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兴趣了,学生才会对书籍产生乐于接触并力求融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乐于思考,开阔眼界,从而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感慨,现在学生一般不很喜欢而且不善于读书。为什么呢?因为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过多地强调品味、鉴赏,目的只重理解具体文章本身,而不在培养能力上下工夫。近年来,青少年课外阅读量减少,阅读品位娱乐化、浅层化。其中还有不少学生热衷于读网络文学、漫画报刊、优秀习作等。很少有人静下心来读完一整部名著。

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那怎样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呢?我觉得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采用以下一些途径和方法:

1.每周阅读课让学生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其他同学,或大家讲“名人读书故事”,把搜集到的名人读书故事轮流讲给周围的同学、朋友听,比一比谁讲得最好。

2.根据课文内容,搜集与课文内容相接近或相关的课外读物里的人、事、物,并进行课本剧的表演,组织竞赛并评奖。如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有些情节戏剧性很强,人物性格鲜明,教师就可以指导读书小组将其改编成戏剧来表演。学生要想自己的小组获胜,就必须把相关的书读好,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开阔了视野,又领略了文学的魅力,以后也会主动地走进文学的海洋中。

3.在班内提倡自己动手建立图书角,让学生互通有无。教室内可以安置一个小图书角,其中的图书可以由学生从家里带来,再从学校图书馆借一些,教师也可以把自己的藏书带来让学生一饱眼福。把图书室搬进教室,让书籍走向学生,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海洋。

4.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会。学生读完一遍名著后会有许多的想法,这时可以开展讨论会及时交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由学生自己主持,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大家说说自己初读时的收获、想法乃至困惑。如读了《水浒》后,学生对宋江的忠义各有看法,笔者就组织学生展开了辩论。在辩论中,学生们通过引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加深了对宋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些鉴赏积累,可以培养学生推敲语言的习惯,文笔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流畅,同样也增强了阅读的能力。

5.组织学生出有关自己读书经验的墙报,展示读书的物化成果。每学期初,笔者会向学生明确提出阅读范围与要求,规定笔记的数量与质量,要求每个小组学期末交出一份有关自己读书经验的墙报,展示出自己阅读文学作品后的收获与心得。这样,学生的读书活动就可以热热闹闹地展开了。学生不仅认真阅读原著,还收集、整理与原著相关的资料,边读边动笔,摘评语段,评析文章,写阅读体会……读的量多了,写的量也大大增加,学生参与的热情就随之增高。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大家分享读书的快乐,共同提高了阅读能力。

二、指导科学读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师只有指导学生科学的读书方法,才能让学生读懂各类文章,具有较好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阅读实践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一些学生教材不好好读,课外书不想看,至于“举一反三”,联系学过的课文去理解课外读物,更是成了空谈。所以,加强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迫在眉睫。

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教师要按照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终身习惯。

1.留心查工具书、参考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一定去查字典、词典,看到不懂的内容,想方设法查参考书,决不轻易放过。

2.精读与粗读相结合。精读是一种精心细致地、逐字逐句逐段地钻研和体味,并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对于一些精彩的语言、名人名言、名篇名段或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文章,都可以采取精读的方法。而对于题材较差、内容并不重要的书,就采用粗读,指导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把文章迅速、粗略地看一看。这样既可透彻理解一部分文章,又可以保证一定的阅读量。其中,要掌握好默读的方法,就是由视觉中心直接传到大脑阅读中心,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实际上,阅读课中的精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就可以很好地采用这种方法。

3.思想训练与语言文字训练有机结合。读书时,要把“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写”结合起来思考。要借助作者的语言去揣摩作者的思路,研究作者表达的目的和方法。养成了这个习惯,就不会离开语言环境去理解思想内容,对课文作架空的分析,也不会离开文章的宗旨去咬文嚼字,对语言作肤浅的理解。例如读《爱的教育》《童年》等小说时,学生最易为其中曲折的故事所吸引,但不能让学生就此止步。让学生理清小说的情节线索,掌握故事的梗概,然后引导他们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

4.培养学生做符号、写评语的习惯。不动笔便不看书。每次读书都将笔拿在手上,重点、难点、文眼、题眼、警句、佳句、新意、创见、关键词、疑问处等,一一画上符号或写出简要的、有见地的评语。按照这样的方法和习惯去读书,就一定能读出个中滋味。例如,有位学生读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他在每一处不理解的地方都做了标记,也在每一个有感悟的情节旁写了自己的评析,小说读完,他也最终懂得了小说的主题,体悟到鲁迅先生对小人物“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培养多向思维,提高阅读的能力

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分析文章就是分析客观事物,阅读能力是认识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能力。认识客观事物有一套思维方法,反映在阅读中就是要充分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充分利用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及创造性的想象、联想等思维形式,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那么,怎样来培养这种阅读的多向思维呢?

1.引导学生敢于对文章进行质疑。古人云:“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就要对文章的思想意义和写作方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论述,特别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一条评分指标,那就是“见解精辟,质疑中肯”。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永远是从疑惑开始的。让学生树立这样的思想,用辩证的观点多方位、多角度认真研究每一篇课文,在质疑中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角度定位。由于文本的“多义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摆脱过去那种封闭的、一元模式下的思维方式。而使学生在理解作品时不局限于一种答案、一种思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启发、精心点拨、巧妙引导学生,放手让他们自由讨论。比如在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时,除了要引导学生了解全书“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以及曹操的奸雄形象之外,更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明白在历史上他更像是一位杰出的英雄。

3.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与论证。所谓联想,是由此事物到相关的另一事物;所谓论证,是对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用理论和事实加以论述。如学生在读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由三味书屋的教学情况自然会联想到自身的学习情况。为了应考而死记硬背各种知识,采取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法不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这样就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必然途径,也是新课改的要求,最终会为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猜你喜欢
读书文章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