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2012-01-28 09:47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年6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用人单位素质

麦肯锡公司发布的《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指出,中国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如此结果,实在令人诧异。仅就专业知识、技能是否对口来看,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盛行“先工作后就业”的求职者,不符合企业要求是难免的。但就人才素质来看,也就未免太低估中国大学生的水平了。如果让学生一到企业就像企业老员工一样成熟、适用,那只能让定位于专业基础理论教育的大学偏离方向。而且,这也只能凸显企业的极端功利性和目光短浅。实际上,人才是否适应企业需要,应分为几个不同层次来看,如需要半年工作时间就能满足企业要求、或者需要一年乃至更长的工作时间才能满足企业要求。如此用人,才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

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是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当前许多企业在用人方面变得越来越理性,关注人才素质而不仅仅是特殊的专业知识。据中国教育信息网针对“你的企业需要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调查,75%的企业选择的是“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学习、钻研;有良好的融合力和沟通能力”。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或者让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尽量小一些,是个系统工程。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让接受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拥有类似的美好未来生活及社会地位预期。家庭引导孩子选择职业时,也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企业应关注人才素质,系统考虑人才选聘、培训、人才优化配置和激励保障等措施的实施。学校应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采取如订单式培养、协议式培养、实践教学等,注重学生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力具有更强的可迁移性。而大学生,则应强化自身一般性素质能力训练,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用人单位素质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