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瑾 王美玲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稳定并定型的重要阶段,这使大学时期的思想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大生学思想教育可以通过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体系、党团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而宿舍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一个独特的切入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会对大学生思想教育产生更切己、更个体化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宿舍为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文化和物态文化形式的总和,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1]。大学生宿舍文化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外在表现形式。
首先,宿舍文化能够更全面更具体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是校园,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园里的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生活场所。无论是在思想教育课堂还是在专业知识课堂上,无论是在个体消费活动还是在群体社团活动中,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与规范;相对而言,宿舍是大学生受约束程度最小的地方,在这里,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得到自由展现,大学生个体素质得到充分表达。
其次,宿舍文化与大学生的联系更切己。大学生思想教育涉及内容广泛,包括诸多要素。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宿舍文化与学生个体生活关系更密切,学生对宿舍文化的感受也更深刻。宿舍文化是大学生自主把“学识和见解”付诸行动并形成处事习惯的外在表现形式,宿舍文化的引导和建设可以对大学生的思想结构起到有效而积极的影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自主”,因为大学生在宿舍受到的限制和规范最少,其自主性发挥的可能性也最大。以宿舍文化为载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更有利于思想观念的内化与实践,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使“学识和见解”内化并升华为“素质和修养”。
最后,宿舍文化具有内部互感性。宿舍是大学生相对集中的生活空间,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大学生聚集到宿舍这样狭小的空间,如果单单容纳4~8人吃饭休息是可行的话,那要容纳4~8人各自不同的生活习惯、思想状态、个性表达等就成了宿舍不易完成的任务。大学生个体需要在宿舍中不断调整自我以适应宿舍生活,这个调整的过程有着强烈的互感性,各种思想观念在调整中不断碰撞、摩擦、妥协、重组,彼此对话、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摒弃偏见……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宿舍文化就在这种相对的平衡中保持着动态发展,大学生个体接受到的任何新思想、新观念都要在这个互感性很强的调整过程中经受考验,同时也在这个互感性很强的场域中快速传播。有学者认为,宿舍文化不具有强制性,具有与社会文化的互感性,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对大学生思想教育起到负面作用[2]。本文认为,任何人、任何思想、任何文化都存在受不良因素影响的风险,宿舍文化也不例外。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培养新型人才,使他们能够面对并适应这个经济一体化、政治主体多级化、文化多元化及生态关联化的世界。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受教育期间不仅做好知识技能储备,更要做好思想观念准备。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应重点着眼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教育,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命教育
这里的生命教育是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和珍惜,包括个体生命、他人生命和其他一切自然生命。以宿舍文化为载体进行生命教育更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本身,因而更加切实有效。
经济活动的增加和网络的出现,使人们被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经济的持续动荡波动中,在无休止的比较和纠缠中,人们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不断增强。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不仅切身感受着就业难的问题,更承载着家长因为焦虑和不安而在孩子身上寄托的不切实际的愿望。高校学生自杀率相对偏高与上述社会状况有着直接关系。
珍惜个体生命不仅要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本身,而且要引导他们积极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追求梦想和希望。积极心理学认为,否定负价值的效果至多达到零值,否定负价值并不能自动形成正价值。拿自杀来说,否定“自杀和死亡”并不能自动形成“有生机有活力”的人生状态,仅仅是达到了“活着”的状态。而只有积极倡导正价值,为学生介绍不同的人生正价值,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学生才有可能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追求“有生机有活力”的人生状态,从生命的零值走向正值。
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家庭经济条件差别悬殊的人可能会住到同一屋檐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增强贫困生的自信心,如何教育富二代、官二代自立自强,如何培养宿舍内及班级内同学间相互尊重、和谐融洽的氛围,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什么样的人都有生命权力。以马加爵事件为例,当马加爵遇到歧视侮辱性言行时,应该选择的既不是长期忍气吞声,也不是过激地伤害他人生命,而应该选择合适的行动来应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即便问题最终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作为受伤害的一方,自己已经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了,别人的恶劣和低俗那也仅仅是别人的问题,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能够宽容他人既是一种基本素质,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生态关联化的世界,动物、植物等每一种生命都有着平等的存在价值,面对生命的不同形式,我们当怀敬重之心。这一理念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宿舍活动加以传播和强化,使之内化于大学生的群体意识中。
2.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个方面。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卫生常识的教育。如个人卫生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知识、食品营养卫生知识、优生优育知识、性健康知识、吸烟的危害、家庭急救与防止意外伤害知识、疾病防治知识、公共卫生知识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目前,很多高校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相关管理部门还定期进行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活动。宿舍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地方,大学生的个体心理问题即便非常隐蔽,也比较容易在宿舍中表现出来。关注大学生宿舍行为和宿舍文化,有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疏导。同时,宿舍就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培育健康的宿舍文化也是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的重要途径。
3.社会适应性教育
社会适应性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学者认为,大学的任务应该是培养性格独立、思想自由、有崇高理想的精神人,而不是培养世事洞明、人情练达、顺势而为的经济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教育是在保持大学生独立创新精神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培养大学生选择适当方式方法处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历史产物,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生活中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每个人都要面临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大学生要学会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而不是一味愤世嫉俗[3]。同时,每个人都处于人际网络中,个体的行动总是依托一定的共同体进行的,在宿舍、班级、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共同体中,都需要具有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宿舍内部的人际交往是最简单的强制性交往,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室友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大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人际交往比较松散、自由和随意。宿舍是高校为数不多的强制性交往平台,每个人都必须学习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以便宿舍生活更和谐顺利。
4.消费观念引导
消费是人类的一个永恒主题,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实现科学消费、健康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尤为重要。消费教育内容包括消费知识、法律知识、商品知识、信贷知识、维权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教育可以在宿舍文化这个教育载体上贯彻和运行。因为只有这些知识内化到大学生的行为之中,教育的目的才有可能真正达到。
在大学生消费行为存在的所有问题中,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追求时髦。大学生追求时髦是生活态度积极、乐于接受新事物的表现。他们既追求时髦的装束装备,更追求时髦的观念,只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能够抓住宿舍文化这个切入点,运用先进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思想运动方式,把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植入大学生文化视野中并获得大学生的普遍认同,那么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表面问题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1.强调每一个大学生对宿舍的责任和义务
每一个人都处于不同层次的社会共同体中,处于任何一个共同体中的个体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在大学生宿舍中也不例外。辅导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学生对“共同体”初步的责任意识、认同意识和归属意识。学生只有能够正确面对并游刃有余地解决宿舍这个共同体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将来才有可能正确面对并解决家庭和工作单位这些共同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才有能力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有能力以工作单位为依托实现自己事业上的远大理想。
2.引导学生自己解决宿舍中出现的问题
大学生在宿舍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正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进行观念渗透和理念内化的最好时机,如果老师在这个时候能够合理引导,指导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协商自己解决问题,将大大促进大学生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如有的学生一出现与室友不和的情况就申请换宿舍,针对这种现象,辅导员要耐心、深入地了解情况,多方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社会适应性等观念渗透到问题处理的过程之中。
3.举办宿舍小型讨论会或宿舍间的辩论会
征集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在相互交流中相互了解并增进知识、丰富思想。以宿舍为讨论单位,学生们可以在茶余饭后或者在熄灯后的“卧谈会”上以放松的状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且其形式灵活,状态轻松,更容易受到年轻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辅导员也可以有目的地设定专题,如前面提到的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社会适应性教育等,要求大家以宿舍为单位写出专题报告,形式可以多样,体裁不限,然后组织不同宿舍进行专题报告,交流互动;最后针对学生专题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做专题讲座。这样,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思考发酵后,学生更容易关注同一问题的新观念和新看法。
4.组织宿舍内及宿舍间的文化交流活动
角色扮演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当大学生去扮演一个角色时,他就会对该角色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在情景体验中去理解别人。可以引导学生互换班干部和普通学生的角色,互换学习优秀者和学习落后者的角色,互换家庭背景,互换性别,自我角色变换(比如扮演父母、扮演老师、扮演推销员、扮演食堂师傅等),通过这些方式编排小短剧、小笑话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对不同角色获得感性认识。这些体验贯穿着大学生积极的反思与创造,可以拓展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摒弃偏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相互宽容和体谅。此外,良好习惯和礼仪的培养先从倡导宿舍文明做起,在宿舍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礼貌得体的处事方式。
[1]刘秉文 廉益人:《略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2]陈 琳:《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有效性探析》,载《学理论》,2011年第33期。
[3]王艳慧李 奇:《高校学生社会适应性生成的教育根基》,载《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